引导纠偏型桥梁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534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导纠偏型桥梁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引导纠偏型桥梁拱。
背景技术
拱桥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是我国最早实用新型和建造。拱桥是我国最常用的一种桥梁型式,特别多用于公路桥梁。在拱桥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拱的合拢是技术难度最大,施工过程最为复杂的施工过程,是决定桥梁工期最为重要的因素。现有技术中,拱合拢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在两岸拱座处分别沿竖向安装拱脚区段拱肋,拱肋下端与拱座通过转动铰连接后再作临时固结处置;再沿竖向逐段拼装钢箱拱肋的其余上部节段,并同步完成相应钢筋混凝土横向联系的安装,形成直立的半跨钢箱拱排架;用钢缆绳系住钢箱拱排架,拆除钢箱拱肋下端与拱座的临时固结还原为转动铰连接,控 制钢缆绳的放松速度,使两岸的钢箱拱排架绕转动铰缓慢转动至跨中合拢联结成拱;然后在两半跨拱之间设置合拢段(过渡段),焊接或/和混凝土浇注后合拢完成。以上施工过程存在以下不足1.两半跨拱之间在水平面或/和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通常无法对正,需要调节,调节过程复杂,时间长;2.两半跨拱需合拢端面除存在前述不能对正的问题以外,还同时出现横截面形状相互错开一定角度的问题,这种问题出现后调节过程更为复杂,有时甚至基本无法对正;3.合拢过程需要在两半跨拱之间设置合拢段(过渡段),在两半跨拱没有完全对正的情况下影响外观,并且存在两条接缝,对合拢后的拱强度有不利影响;4.无法进行并列双拱或多拱同时合拢,单拱在合拢时对正问题明显,由于并列双拱或多拱合拢前已经通过系梁固定连接,因此无法进行同时合拢。以上问题,严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无法进行后续工程,大大延长了桥梁的施工周期,还影响了拱形的外观和强度。因此,需要一种桥梁拱合拢的装置,能够在进行拱合拢时自动进行调节对正,降低施工难度,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可进行并列双拱或多拱同时合拢,使合拢后的拱外观美观,强度高于现有技术的合拢技术。现有技术中亦出现了引导纠偏型桥梁拱,由多根定位块及其对应的定位槽构成,其结构较为复杂,制造难度和制造成本相对较大,且其定位块较细,强度相对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纠偏型桥梁拱,在拱两需合拢端面设置自动引导纠偏装置,结构简单,强度高,能够在进行拱合拢时利用两半跨拱自身重力自动进行调节对正,降低施工难度。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拱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拱的一半垮内表面四角分别设置有定位块I,定位块I之间的间隙为定位槽I,所述拱的另一半垮内表面的四边中间设置有定位块II,定位块II两侧的间隙则为定位槽II,所述定位块I与定位槽II相对应,所述定位块II与定位槽I相对应。进一步,所述定位块I端部与定位块II配合的一侧至少部分为斜面,定位块II端部具有与定位块I端部配合的斜面。进一步,所述定位块I端部与定位块II端部横截面面积小于根部横截面面积,所述定位块I端部与定位块II端部到根部横截面的面积由小到大平滑过渡。进一步,所述拱的为钢箱拱。进一步,所述定位块I与定位块II为空心。进一步,所述拱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劲肋板。本实用新型的引导纠偏型桥梁拱,采用在拱需合拢的两端面上设置定位块和定位 槽的结构,能够在进行拱合拢时利用两半跨拱自身重力自动进行调节对正,降低施工难度,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可进行并列双拱或多拱同时合拢,使合拢后的拱外观美观,合拢后只有一道接缝,并且定位块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拱合拢后强度高于现有技术的合拢技术,不需专门的对正工作,大幅度节约施工成本;由于并列拱肋的互相支持作用,不需要钢索横向固定,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和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中,在横截面为矩形钢箱拱两半跨拱其中之一内表面四角设置定位块,另一半跨拱内表面四边中间设置定位块,结构非常简单,使制造难度和成本都相应降低,而且使定位块的体积较大,强度相应提高,定位块可以为空心,以节约材料并提高韧性,更加便于合拢。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沿A-A剖视图;图3为图I沿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3,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拱的为横截面为矩形的钢箱拱,所述引导纠偏型桥梁拱,在所述拱的左半跨41内表面四角设置有定位块II,定位块Il之间的间隙为定位槽111,所述拱的右半跨42内表面四边中间设置有定位块112,定位块112两侧的间隙则为定位槽1121,所述定位块Il与定位槽1121相对应,所述定位块112与定位槽Ill相对应。所述定位块Il与定位块112可设置为空心,以节省材料,并可提高韧性,更加便于合拢。所述定位块Il端部与定位块112配合的一侧部分为斜面,定位块112端部具有与定位块Il端部配合的斜面,以便于引导和纠偏。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块Il端部与定位块112端部横截面面积小于根部横截面面积,所述定位块Il端部与定位块112端部到根部横截面的面积由小到大平滑过渡。所述拱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劲肋板。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两岸拱座处分别沿竖向安装拱脚区段并列拱肋,并列拱肋下端分别与拱座通过转动铰连接后再作临时固结处置;再沿竖向逐段拼装钢箱拱肋的其余上部节段,并同步完成相应钢横向联系的安装,形成直立的半跨钢箱拱排架;用钢缆绳系住钢箱拱排架,拆除钢箱拱肋下端与拱座的临时固结还原为转动铰连接,控制钢缆绳的放松速度,使两岸的钢箱拱排架绕转动铰缓慢转动至跨中合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引导和纠偏作用,使并列拱肋左半跨41和右半跨42联结成拱;焊接接缝后合拢完成。整个过程不需要合拢段(过渡段),不需要复杂的吊装对正过程,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两个或多个并列拱肋同时施工,节约合拢时间,并且由于并列拱肋的互相支持作用,横向稳定,不需要钢索固定,节约施工成本,并且使整个施工过程占地面积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引导纠偏型桥梁拱,所述拱的横截面为矩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拱的一半垮内表面四角设置有定位块I (I),定位块I (I)之间的间隙为定位槽I (11),所述拱的另一半垮内表面的四边中间的定位块II (2),定位块II (2)两侧的间隙则为定位槽II (21),所述定位块I(I)与定位槽11(21)相对应,所述定位块11(2)与定位槽I(Il)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导纠偏型桥梁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I(I)端部与定位块II (2)配合的一侧至少部分为斜面,定位块II (2)端部具有与定位块I (I)端部配合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引导纠偏型桥梁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I(I)端部与定位块II (2)端部横截面面积小于根部横截面面积,所述定位块I (I)端部与定位块II (2)端部到根部横截面的面积由小到大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引导纠偏型桥梁拱,其特征在于所述拱的为钢箱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纠偏型桥梁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I(I)与定位块11(2)为空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导纠偏型桥梁拱,其特征在于所述拱的内表面设置有加劲肋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引导纠偏型桥梁拱,所述拱的一半垮内表面四角分别设置有定位块I,定位块I之间的间隙为定位槽I,所述拱的另一半垮内表面的四边中间设置有定位块II,定位块II两侧的间隙则为定位槽II,所述定位块I与定位槽II相对应,所述定位块II与定位槽I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中,在横截面为矩形钢箱拱两半跨拱其中之一内表面四角设置定位块,另一半跨拱内表面四边中间设置定位块,结构非常简单,使制造难度和成本都相应降低,而且使定位块的体积较大,强度相应提高,定位块可以为空心,以节约材料并提高韧性,更加便于合拢。
文档编号E01D21/10GK202509408SQ20122013188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
发明者乔东华, 冯伟, 张领先, 束懿, 谭石, 邵艳, 魏建明 申请人:张领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