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281990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及制备方法,基层材料包括级配碎石和水泥,级配碎石组成范围满足:0.07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0~7%,0.6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6%~25%,2.36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16%~40%,4.7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22%~55%,9.50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31%~80%,19.0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60%~95%,26.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79%~100%,31.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100%;液限<28%,塑指<9%,压碎值<26%。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级配碎石配比:采用加州承载比和永久应变率双指标控制配比;2)按配比分选粗集料、细集料和水泥;3)调试设备;4)拌合,运送;5)摊铺;6)整形、反复精平;7)压实。
【专利说明】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公路交通飞速发展,为了适应重载交通日益增长的需要,道路界对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碎石形成的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半刚性基层具有良好的板体性、较大的刚度、较高的扩散荷载能力以及承载能力,使得其上的浙青面层最大弯拉应力值降低,从而提高了浙青面层抵抗行车疲劳破坏的能力。因此,半刚性基层被广泛应用在高等级公路的路面基层中,国内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90%以上是半刚性基层路面。然而半刚性基层自身固有的易于收缩开裂、自愈能力差的缺陷,导致路面开裂严重;路面结构排水条件差,雨水聚积后,在高速行车下容易产生唧泥,从而导致浙青面层网裂破坏。
[0003]在浙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设置级配碎石之类松散型的柔性材料,是一种有效地延缓浙青路面反射开裂的方法。采用优质级配碎石作为半刚性路面结构过渡层,能起消减应力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病害的出现,从而延缓或消除浙青路面的其它病害。
[0004]级配碎石基层处于半刚性基层的上面,对于半刚性基层是很好的隔温保护层。它保护未开裂的半刚性基层避免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也可隔断半刚性基层的已有裂缝对浙青面层的影响,甚至消除反射裂缝。同时,由于骨料之间的嵌锁作用,使级配碎石成为能够承受一定交通荷载的结构层。
[0005]但由于级配碎石是一种松散材料,一般具有塑性变形大、刚度小、应力扩散能力差、耐冲刷性能差等缺点,同时实际工程中(特别对于二级及其以下公路),级配碎石的料源差,破碎加工、堆放、拌和、运输、摊铺、找平等一系列生产施工环节质量难以严格控制,易导致材料结构级配不合理,成型后的混合料均匀性差,其应用效果并不能总是得到保证,在重交通作用下会产生过大的工后变形,致使浙青路面平整度受到影响,严重时会使浙青面层产生剪切和疲劳破坏。同时,抗冲刷能力低,更加剧了浙青路面的破坏。
[0006]水泥稳定类半刚性基层材料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控制设计,而级配碎石采用加州承载比CBR指标控制设计。CBR值虽可以表征级配碎石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但仅反映其在特定变形下的强度,且无法直接反映材料在荷载循环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而塑性变形是级配碎石的主要弱点,仅采用CBR单一强度指标无法有效平衡级配碎石不同性能之间的要求,不利于其综合性能的优化,可能会导致一些重要功能无法充分发挥。为此,需要进一步补充提出级配碎石设计的控制指标及其标准。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级配碎石路面基层的质量、降低路面工程造价和维修费用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包括级配碎石和水泥,所述级配碎石组成范围满足:0.07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O?7%, 0.6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6%?25%, 2.36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16%?40%,4.7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22%?55%,
9.50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31%?80%,19.0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60%?95%,26.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79%?100%,31.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100% ;液限〈28%,塑指〈9%,压碎值〈26%。
[0010]所述水泥为级配碎石中的粘接料,水泥剂量按质量百分比算为级配碎石干质量的1% ?2.5%。
[0011]用所述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制成加州承载比CBR试验试件,测得的7天龄期的CBR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0012]对于中等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IO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0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8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0013]对于重载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9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
[0014]对于特重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0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7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50%。
[0015]用所述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制成板式试件,测得的永久应变率PSR1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0016]对于中等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252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2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124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3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81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4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610 μ ε/万次;
[0017]对于重载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217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2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107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3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71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4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530 μ ε/万次;
[0018]对于特重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2010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2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100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3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66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4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490 μ ε/万次。
[0019]一种上述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I)设置级配碎石配比:采用加州承载比CBR指标值和永久应变率PSR1指标值双指标控制级配碎石配比;
[0021]2)按配比分选集料和水泥;
[0022]3)集中拌合,分散运送混合料至工地;
[0023]4)摊铺混合料;
[0024]5)整形、反复精平;
[0025]6)按施工规范用碾压机碾压压实。
[0026]所述步骤I)包括以下分步骤:
[0027]1.1)按级配范围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在级配范围内选取三组粗细配比不同的级配碎石混合料,三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配比取值分别位于设计级配曲线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三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0028]1.2)根据每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成型加州承载比CBR试验试件,压实度为97%?99%,每组级配碎石混合料所用试件不少于三个,在龄期到期前4天进行泡水,水面应高于试件顶面2.5cm以上,测得的7天龄期的CBR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0029]对于中等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IO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0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8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0030]对于重载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9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
[0031]对于特重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0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7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50% ;
[0032]1.3)根据每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成型板式试件,压实度为97%~99%,养生龄期为60天,泡水4昼夜后,使用循环加载试验系统进行板式试件的永久变形试验,加载10000次,永久变形率PSR1指标值计算公式为:
[0034]式中,N0为级配碎石板式试件永久变形由迁移期进入稳定期的转换点的荷载加载次数,ε ^为级配碎石板式试件永久变形由迁移期进入稳定期的转换点的永久应变,N1为稳定期试验终止点的荷载加载次数,ε I为稳定期试验终止点的永久应变,
[0035]测算得到的永久应变率PSR1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0036]对于中等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252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2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124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3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81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4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610 μ ε/万次;
[0037]对于重载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217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2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107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3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71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4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530 μ ε/万次;
[0038]对于特重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201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2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100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3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66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4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490 μ ε/万次;
[0039]1.4)当所选择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能同时满足加州承载比和永久应变率双指标要求时,则可作为备选级配;当所选择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均无法同时满足加州承载比和永久应变率双指标要求时,则在级配范围内重新选择配比取值,并重复1.2)步骤和1.3)步骤,直至所选择的级配碎石混合料能同时满足加州承载比和永久应变率双指标要求。
[0040在进行所述步骤5)时,松铺系数为1.24~1.28。
[0041]在进行所述步骤6)时,高程误差控制在O~1cm。
[0042]在进行所述步骤7)后,采用湿砂进行养生,砂层厚为7~10cm。[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44]本发明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通过改善级配碎石材料的液限指标和塑限指标,可提高材料的水稳定性;同时改善级配碎石材料的级配组成范围,可提高初期和后期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通过合理的级配调整,可进一步发挥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排水功能;控制掺入水泥的量并不会引起收缩开裂问题,并且仍可使材料保留一定的松散性,继续发挥其作为过渡层而起到的抗反射裂缝的作用;通过以上改进本发明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一方面能提高级配碎石路面基层的质量,另一方面可降低路面工程造价和维修费用,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0045]本发明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制备方法,采用加州承载比CBR指标值和永久应变率PSR1指标值双指标控制级配碎石配比,可以确保制得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同时具备更高的承载能力和抗永久变形能力;能够放宽级配碎石材料的级配组成范围,特别适应于级配碎石质量难以控制的工程,在确保级配碎石路面基层质量的同时,降低路面工程造价和维修费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6]图1是按表I级配范围绘制的设计级配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7]本发明的一种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包括级配碎石和水泥,级配碎石组成范围满足:0.07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O?7%, 0.6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6%?25%,2.36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16%?40%,4.7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22%?55%,9.50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31%?80%,19.0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60%?95%,26.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79%?100%,31.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100% ;液限〈28%,塑指〈9%,压碎值〈26% (参见表I)。本发明通过在级配碎石材料中加入水泥,改善了级配碎石材料的液限指标和塑限指标,可提高材料的水稳定性;同时改善了级配碎石材料的级配组成范围,放宽了级配碎石配比要求,解决了实际工程中级配碎石配比难以有效控制的问题,使施工难度降低,施工质量更容易得到保证,并且通过合理的级配调整,可提高初期和后期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并进一步发挥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排水功能;控制掺入水泥的量并不会引起收缩开裂问题,并且仍可使材料保留一定的松散性,继续发挥其作为过渡层而起到的抗反射裂缝的作用;通过以上改进本发明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能提高级配碎石路面基层的质量和路用性能,降低路面工程造价和维修费用,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0048]表1:级配碎石的级配组成范围筛孔尺寸筛孔质量通过率(%) 液限塑指压碎值
【权利要求】
1.一种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级配碎石和水泥,所述级配碎石组成范围满足:0.07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O~7%, 0.6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6%~25%,2.36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16%~40%,4.7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22%~55%,9.50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31%~80%,19.0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60%~95%,26.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79%~100%,31.5mm筛孔对应质量通过率100% ;液限〈28%,塑指〈9%,压碎值〈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级配碎石中的粘接料,水泥剂量按质量百分比算为级配碎石干质量的1%~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其特征在于:用所述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制成加州承载比CBR试验试件,测得的7天龄期的CBR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对于中等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0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8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 对于重载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9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 对于特重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0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7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其特征在于:用所述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制成板式试件,测得的永久应变率PSR1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对于中等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252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2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124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3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81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4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610 μ ε /万次; 对于重载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217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2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107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3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71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4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530 μ ε /万次; 对于特重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201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2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1000 μ ε /万次,若基层厚度为3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660 μ ε/万次,若基层厚度为40cm,其永久变形率应不大于490 μ ε /万次。
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级配碎石配比:采用加州承载比CBR指标值和永久应变率PSR1指标值双指标控制级配碎石配比; 2)按配比分选集料和水泥; 3)集中拌合,分散运送混合料至工地; 4)摊铺混合料; 5)整形、反复精平; 6)按施工规范用碾压机碾压压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包括以下分步骤: ·1.1)按级配范围绘制设计级配曲线,在级配范围内选取三组粗细配比不同的级配碎石混合料,三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配比取值分别位于设计级配曲线范围的上方、中值及下方,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三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1.2)根据每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成型加州承载比CBR试验试件,压实度为97%~99%,每组级配碎石混合料所用试件不少于三个,在龄期到期前4天进行泡水,水面应高于试件顶面2.5cm,测得的7天龄期的CBR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规定: 对于中等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0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8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 对于重载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9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 对于特重交通等级,若基层厚度为1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10% ;若基层厚度为2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0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 ;若基层厚度为3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6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2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40% ;若基层厚度为40cm,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3MPa时,CBR值应不低于17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45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30%,当其最大竖向应力不大于0.6MPa时,CBR值应不低于250% ; .1.3)根据每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成型板式试件,压实度为97%~99%,养生龄期为60天,泡水4昼夜后,使用循环加载试验系统进行板式试件的永久变形试验,加载10000次,永久变形率PSR1指标值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步骤5)时,松铺系数为1.24~1.2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步骤6)时,高程误差控制在O~1c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剂量水泥改性级配碎石路面基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步骤7)后,·采用湿砂进行养生,砂层厚为7~10cm。
【文档编号】E01C7/12GK103590295SQ20131062769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周志刚, 冯永平, 袁秀湘, 苏应全, 张军, 蒋腾腾, 孙绪康, 蒋少稀, 罗竞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