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移动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45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移动台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移动台车,主要由移动式台车(1)和外悬挑吊笼(2)组成,其中:钢梁式构架(11)的外伸端(12)悬挑一个吊笼(2),它的高度可相对移动式台车(1)进行调整;移动式台车(1)为了施工安全,在侧向设置安全门(108)。本实用新型可满足防护屏安装、检修要求,提高了施工速度,确保了施工安全,满足了火车站既有线运营期间防护屏的施工安装。
【专利说明】多功能移动台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台车,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以满足桥外施工、桥外侧作业的装置,同时无需增加任何安全防护设施,对桥下行车、行人、接触网及高压线不造成任何影响的施工作业台车。
【背景技术】
[0002]过去,我国在桥梁建设中,防护栏板、隔音屏障往往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其施工时有足够的工作面及安全防护设施满足施工。但对已经竣工完成的桥梁项目再进行各种防护屏,隔音屏的施工由于其已经通车运行,下方将出现车流、客流等情况,特别是在火车站、机场等桥建合一的建筑中在高架桥上增加防护屏等施工变得十分困难,下方是火车线路和高达千伏的高压接触网,安全要求程度极高。原有搭设防护后再进行防护屏作业方式将不能实现。可见,设计出一种能够高度安全、灵活能够适应现场条件的施工用车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台车,该移动台车通过悬挑至桥外侧的封闭吊笼及安全翻板,彻底解决了施工中安全问题,同时台车随施工同步移动,安全灵活,满足铁路既有线路上方高架桥上安全施工要求。施工吊笼可上下调节移动,从而改变了施工吊笼单一标高的施工,且该台车还可以作为设备平台、实验平台使用等,解决了现有台车单一工作的缺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多功能移动台车,主要由主体框架配重区(I)和悬挑至桥外侧的吊笼(2)组成,其中:移动式台车(I)配有钢梁结构架体,主体框架配重区(I)及吊笼(2)全部封闭,吊笼(2)与桥墩(3)之间设置活动钢翻板(103),吊笼(2)相对移动式台车(I)的高度通过活动销栓(104)进行调整。
[0006]所述的主体框架配重区(I)包括两个方钢梁,方钢梁与台车纵向梁采用焊接连接,方钢梁上满设钢板作为设备放置区(106),主体框架配重区(I)底部配置车底万向轮(101)。
[0007]所述的移动台车顶端设置吊装滑轮(105)、安全带挂设环(107)及侧向安全门(108)。
[0008]所述的钢翻板(103)在作业时可翻转下来与桥墩(3)贴合。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0010]1、根据实际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式台车可以满足高架桥防撞墩外侧施工安全要求,不用额外增设任何安全防护设施。既能满足对下方行车线路、高压线路、行人等的安全防护要求又能使台车随施工进度移动,减少了桥上工作面占用汽车行车线路时间,施工中还可作为设备存放平台、实验平台等,完工后期还可以作为解决防护屏内外检查、检修用车,一车多用。
[0011]2、本实用新型中施工吊笼与桥墩间缝隙设置安全活动翻板,台车移动前上翻,移动到位后下翻,彻底封闭与桥墩间缝隙,能更好的保证施工安全要求,防止杂物坠落的作用。
[0012]3、本实用新型中的台车与吊笼连接处有活动销栓,通过该销栓可以上下移动吊笼,满足不同高度桥墩间的安全操作要求。
[0013]4、本实用新型通用性高、除可作为高架桥防护屏、隔音屏安装工具外、经过适当改装,降低吊笼高度还可以作为桥墩外侧装饰粉刷或结构模板支拆操作平台,还可作为桥墩外侧各种照明、轮廓灯、监控、标识牌等的安装操作平台,通用性高。
[0014]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零件强度有保证,操作简便,易于安装和拆卸,通用性强。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用料普通,采用焊接工艺制成,生产加工十分方便,一般工厂及施工现场都有条件自制、加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台车与吊笼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台车的纵向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台车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由图1、图2示出,一种多功能移动台车,主要由主体框架配重区I和悬挑至桥外侧的吊笼2组成,其中:主体框架配重区I及吊笼2全部封闭,吊笼2与桥墩3之间设置活动钢翻板103,吊笼2相对移动式台车I的高度通过活动销栓104进行调整。
[0020]由图2至图4示出,主体框架配重区I包括两个方钢梁,该方钢梁与台车纵向梁采用焊接连接,方钢梁上满铺花纹钢板作为配重及配套机械设备放置区106,主体框架配重区I底部配置带驻车功能的车底万向轮101。
[0021]施工作业时,移动台车通过车底万向轮101沿桥防撞墩平行移动,便于桥外侧平行施工作业,移动台车移动为在桥面上人工进行,移至桥墩3上方,固定车底万向轮101后,施工人员站在桥上车内放下活动钢翻板103与桥墩3顶部贴合,使移动台车的吊笼2与防撞墩面严密重合,施工人员进入吊笼2内,挂设安全带至安全带挂设环107,通过设备放置区106的设备在吊笼2内进行打孔植筋作业,立柱及防护屏安装作业需挂设吊装绳索至吊装滑轮105上,施工人员站在移动台车内部采用绳索进行吊装配合吊笼内人员进行安装作业,防护屏安装则通过人员站在台车内及吊笼内共同作业安装,原有防撞栏杆恢复则需打开台车侧向门108进行贯穿施工,台车作业沿防撞墩平行进行移动施工,包括打孔、植筋、立柱安装及防护屏安装等一系作业,移动台车全封闭结构确保了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全封闭作业中,对高架桥下火车行车不造成任何影响,无需中断行车施工。通过绳索将钢立柱及防护屏201安装到位。如吊笼2高度与桥墩3高度不一致,可通过吊笼2与主体框架配重区I间的活动销栓104进行高度调节。
[0022]另外,移动台车悬挑至桥墩外侧,可配合进行实验作业,并能实现对防护屏等类似屏障的日常检查、检修保养的工作。
[002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移动台车,主要由主体框架配重区(I)和悬挑至桥外侧的吊笼(2)组成,其中:移动式台车(I)配有钢梁结构架体,主体框架配重区(I)及吊笼(2)全部封闭,吊笼(2)与桥墩(3)之间设置活动钢翻板(103),吊笼(2)相对移动式台车(I)的高度通过活动销栓(104)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框架配重区(I)包括两个方钢梁,方钢梁与台车纵向梁采用焊接连接,方钢梁上满设钢板作为设备放置区(106),主体框架配重区(I)底部配置车底万向轮(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台车顶端设置吊装滑轮(105 )、安全带挂设环(107 )及侧向安全门(108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移动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翻板(103)在作业时可翻转下来与桥墩(3)贴合。
【文档编号】E01D19/10GK203755147SQ201320814194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王艳东, 白顺涛, 袁伟, 章军福, 齐旭燕, 李济州, 王贵宝, 李保川, 赵保江, 刘伟峰, 孙启堂, 张志民 申请人: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