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

文档序号:229277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其步骤为:(1)土质地基表面清表30cm并超挖2m,超挖后土基采用重锤夯实处理下层地基,有效处理深度不小于1m;(2)夯实后的土基通长铺筑1m厚6%灰土并压实;(3)铺筑灰土后,素土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采用18t振动压路机以4km/h的走速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96%;(4)每填筑3m采用重锤夯实补强一遍;(5)素土回填至路床下1m处,路床下1m内回填6%灰土并压实。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在传统振动压路机压实工艺的基础上结合重锤补夯的施工工艺,缩短了预压沉降期。
【专利说明】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高填方路堤处理方法一般是采用振动、冲击压路机分层铺土、分层碾压,该类方法要求路堤在施工完毕后经过较长(一般是6至12个月)的预压沉降期才能进行路面铺筑,在工期要求紧张的道路工程中明显不能满足工期的要求。再者,这些传统的高填方处理技术,在处理超高黄土填方体时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有些有效工艺在使用过程中,或受到场地因素等限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消除或尽量减少施工后路堤沉降变形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 其步骤为:
(1)土质地基表面清表30cm并超挖2m,超挖后土基采用重锤夯实处理下层地基,有效处理深度不小于Im ;
(2)夯实后的土基通长铺筑Im厚6%灰土并压实;
(3)铺筑灰土后,素土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采用18t振动压路机以4km/h的走速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96% ;
(4)每填筑3m采用重锤夯实补强一遍;
(5)素土回填至路床下Im处,路床下Im内回填6%灰土并压实。
[0005]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在传统振动压路机压实工艺的基础上结合重锤补夯的施工工艺,不仅缩短了预压沉降期,还有效地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同时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以及消除或尽量减小工后路堤沉降变形的目的,方法实用,效果明显,安全可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所述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中夯点梅花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说明。
[0008]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
其步骤为:(1)土质地基表面清表30cm并超挖2m,超挖后土基采用重锤夯实处理下层地基,有效处理深度不小于Im ;
(2)夯实后的土基通长铺筑Im厚6%灰土并压实;
(3)铺筑灰土后,素土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采用18t振动压路机以4km/h的走速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96% ;
(4)每填筑3m采用重锤夯实补强一遍;
(5)素土回填至路床下Im处,路床下Im内回填6%灰土并压实。
[0009]具体实施时,本发明对路基填料(6%灰土、素土)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1.填料的强度和粒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权利要求】
1.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步骤为: (1)土质地基表面清表30cm并超挖2m,超挖后土基采用重锤夯实处理下层地基,有效处理深度不小于Im ; (2)夯实后的土基通长铺筑Im厚6%灰土并压实; (3)铺筑灰土后,素土分层填筑压实,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300mm,压实采用18t振动压路机以4km/h的走速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96% ; (4)每填筑3m采用重锤夯实补强一遍; (5)素土回填至路床下Im处,路床下Im内回填6%灰土并压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步骤(3)素土填筑压实过程中,在填方区一层素土填料上料完成后,按层厚30cm的填筑厚度,采用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对于机械无法到达的边角处人工找平,并在初步摊平后的素土填料上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每层初步压实完成后,形成路拱形成排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步骤(4)完成后,若未立刻进行步骤(5),需预留200?300mm厚土层,下一步施工时再挖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遇新旧路基交界处理时,步骤(3)和步骤(4)应符合: 路床下5米以下新旧路基交界处,旧路基陡坡向内切削Im厚,将表层虚土切除,分层填筑时,加强交界处碾压;重夯补强时,交界处3m范围内满夯; 路床下5米以上新旧路基交界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 ;分层设置蹬搭茬,每级蹬蹬宽2m,蹬高0.6m,朝向就路基侧的坡度3%,每级铺设一层4m土工格栅,上下级格栅竖向错开2m,路基顶铺一层5m 土工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步骤(3)素土填筑压实过程中,碾压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便于后期边坡的削坡;且碾压时的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m,纵向碾压轮迹重叠0.4?0.5m,振动压路机初压时采用静压,后改为振动压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 本发明步骤(4)重锤夯实的遍数为3遍,前两遍为按梅花形布置的间隔点夯,最后一遍是满夯,同一点处的夯击数为5至6击,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2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重锤夯实两遍之间的间歇时间为3?7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堤的综合压实方法,其特征在于,重锤夯实的重夯机械的夯能为500KN.m,夯锤重5t,落距10m。
【文档编号】E01C3/04GK103993533SQ201410262497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王文正, 巨玉文, 聂明杰, 胡颖, 任有旺, 杨洋, 孙强, 薛凯元, 于春波, 韩雪刚 申请人: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