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2293293阅读:5175来源:国知局
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多个预制路基连接体,预制路基连接体上方设置多个预制路面结构体,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侧凸起插入与之相邻的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侧凹槽内;预制路面结构体下侧面设置有下凸起,相邻预制路基连接体沿道路方向进行铺设形成横切面为锯齿的整体式连接体,整体式连接体面向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一侧面形成下凸嵌入凹槽,下凸起插入下凸嵌入凹槽内。预制路面结构体包括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第一分体块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凹槽,第二分体块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凸起,分体连接凸起插入分体连接凹槽内,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能快速的、方便的架设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
【专利说明】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道路结构,具体是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有乡村道路的施工极其复杂,其施工的流程为:整平路基、架设围板(混凝土浇筑围合结构)、铆钉安装、混凝土浇筑、整平路面、铺设稻草层保湿、阴干、切割路面形成膨胀缝、养护浇水。整个施工周期长,效率低,一天的施工量只能达到几十米,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材料成本的上升,整体施工成本很高,同时,需要很好的前期施工处理,而且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道路要封闭施工,不能有车辆形成在道路上行走,因此对当地人们的生活出行造成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可以降低道路施工成本、施工时可以允许小车辆、行人出行、施工周期短,不需要很复杂的施工流程。
[0004]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采用模板混凝土浇筑方式生产预制路基连接体,采用模板混凝土浇筑方式生产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其中,预制路基连接体为四边形棱柱体,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均为大小一致的直角三角形,浇筑形成第一分体块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凹槽,浇筑形成第二分体块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凸起,保证分体连接凸起可以插入分体连接凹槽内,浇筑形成侧凸起设置在第一分体块的直角边A上,浇筑形成侧凹槽设置在第一分体块的直角边B上,采用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组合形成矩形的预制路面结构体,在预制路面结构体下侧面浇筑形成下凸起,其中,直角边A为预制路面结构体的前侧面,直角边B为预制路面结构体的后侧面;
步骤B、采用碾平装置整平路基;
步骤C、采用碾压装置在平整的路基上形成轴线沿道路宽度方向延展、且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预埋凹槽,碾压装置包括路基碾压车体,碾压车体通过车轮连接件连接有车轮,其中,碾压车体的下方、且位于相邻两个车轮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碾压板,碾压板面向地面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沿道路前进方向依次排布的碾压下凸件,碾压下凸件的轴线是由道路一侧边指向另一侧边的水平线,碾压下凸件的横切面为三角形,还包括液压缸,其中,碾压板远离底面的一侧与液压缸的液压缸输出轴连接,液压缸输出轴贯穿碾压车体延伸到碾压车体上方,液压缸的外壳通过液压缸固定件固定在碾压车体上方;碾压操作时,使车轮沿道路两侧的边缘区域前进,每前进一定距离后,碾压装置不再前进,此时液压缸启动,液压缸输出轴带动碾压板向地面方向前进,碾压板的碾压下凸件碾压进路基内,在路基表面形成预埋凹槽,然后液压缸复位,本装置继续前进,如此反复多次将整条道路的路基表面形成上述预埋凹槽; 步骤D、采用铆钉穿过预制路基连接体,将预制路基连接体固定在预埋凹槽内,多个预制路基连接体形成整体式连接体,整体式连接体面向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一侧面形成三角形凹槽;
步骤E、吊装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使得分体连接凸起可以插入分体连接凹槽内,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组合形成矩形的预制路面结构体,使得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下凸起插入三角形凹槽内;
步骤F、拼接相邻2个预制路面结构体,使得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侧凸起插入与之相邻的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侧凹槽内;
上述方法构成的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包括与路基进行嵌入式铆接的多个预制路基连接体,预制路基连接体上方设置有沿道路前进方向设置的多个预制路面结构体,每个预制路面结构体的前侧面设置有侧凸起,每个预制路面结构体的后侧面设置有侧凹槽,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侧凸起插入与之相邻的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侧凹槽内;预制路面结构体下侧面设置有下凸起,预制路基连接体的横切面为四边形棱形,路基表面形成轴线沿道路宽度方向延展、且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预埋凹槽,预制路基连接体的两棱边插入预埋凹槽内,采用铆钉穿过预制路基连接体与路基进行铆接,相邻预制路基连接体沿道路方向进行铺设形成横切面为锯齿的整体式连接体,整体式连接体面向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一侧面形成下凸嵌入凹槽,下凸起插入下凸嵌入凹槽内;预制路面结构体包括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均为大小一致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侧凸起设置在第一分体块的直角边A上,侧凹槽设置在第一分体块的直角边B上,第一分体块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凹槽,第二分体块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凸起,分体连接凸起插入分体连接凹槽内,使得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组合构成矩形结构体,直角边A为预制路面结构体的前侧面,直角边B为预制路面结构体的后侧面。
[0005]上述结构中,路基表面形成轴线沿道路宽度方向延展、且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预埋凹槽,预制路基连接体的两棱边插入预埋凹槽内,采用铆钉穿过预制路基连接体与路基进行铆接,可以保证路基与预制路基连接体具备良好的整体性,结构更加稳定,使得整个结构不易移位。
[0006]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利用预制的预制路基连接体作为连接结构、预制的预制路面结构体作为路面承载结构,通过预制路基连接体将预制路面结构体固定到路基上,预制路基连接体和预制路面结构体为厂家预制生产的预制混凝土结构体,路面施工时,将道路碾平形成平整的路基,再对路基进行碾压形成预埋凹槽,依次铺设预制路基连接体到预埋凹槽内,多个预制路基连接体形成整体式连接体,将预制路面结构体吊装到整体式连接体上,保持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下凸起插入整体式连接体的下凸嵌入凹槽内,使得整体式连接体与制路面结构体形成嵌入式配合,同时在安装预制路基连接体的时候,采用铆钉将固定预制路基连接体到路基上,相邻的预制路面结构体利用凹凸结构配合连接,这样预制路面结构体之间既形成了连接同时还存在缝隙,该缝隙即可为膨胀缝隙。上述结构整体造价便宜,施工过程无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因此,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开放道路,方便人们出行,在整体道路施工完成后,可以立即投入使用,而传统的道路施工后还需要完成后期的自然晾干保养操作,至少I个月后才允许道路开放通行,本发明的整体结构采用嵌入式配合,整体性能好,不易开裂,而道路损坏后,也可以跟换相应的预制路面结构体即可,不会像传统道路那样需要很复杂的施工操作,而传统道路损坏后,需要采用切割机将损坏区域切割下来,如果道路硬度过高,则需要人工凿开路面,然后填充混凝土,因此操作极其复杂和繁琐,施工周期也长,本发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操作,操作施工周期短,施工操作可以在夜间进行,白天开放道路通行。
[0007]为了方便运输和安装,减少单个安装件的重量,同时为了使得在道路两侧方向受力后,预制路面结构体不移动,本发明中的预制路面结构体包括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均为大小一致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侧凸起设置在第一分体块的直角边A上,侧凹槽设置在第一分体块的直角边B上,第一分体块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凹槽,第二分体块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凸起,分体连接凸起插入分体连接凹槽内,使得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组合构成矩形结构体,直角边A为预制路面结构体的前侧面,直角边B为预制路面结构体的后侧面。道路两侧方向受力后,第一分体块挤压第二分体块,使得沿预制路面结构体对角线方向产生受力分量,而该分量受力斜向与下凸嵌入凹槽的轴线不平行,这样即可使得预制路面结构体不移动。
[0008]优选的,下凸起的横切面为下底短上底长的等腰梯形或三角形。
[0009]优选的,侧凸起为半圆形柱体构造的凸起部。
[0010]优选的,侧凹槽为半圆形构造的凹槽部。
[0011]优选的,预制路基连接体的两侧腰边开有贯通到底边的通孔,从通孔内插入铆钉,柳钉插入路基内部。
[0012]优选的,预制路面结构体沿道路前进方向的尺寸为2米至5米,沿道路宽度方向的尺寸为2米至5米。
[0013]优选的,为了防止预制路面结构体向道路两侧方向滑行,同时保持预制路面结构体与预制路基连接体形成粘接,预制路基连接体的两侧腰边表面设置有多个沿道路前进方向设置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填充有浙青层,预制路基连接体与预制路面结构体之间采用浙青层粘接。
[0014]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能快速的、方便的架设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预制路面结构体的示意图。
[0016]图2为预制路面结构体拆分后形成第一分体块和第二分体块的分体图。
[0017]图3为预制路面结构体安装到预制路基连接体的示意图。
[0018]图4为碾压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预制路面结构体;2、侧凹槽;3、侧凸起;4、下凸起;5、预制路基连接体;11、第一分体块;12、第二分体块;13、分体连接凹槽;14、分体连接凸出;6、路基,7、路基碾压车体;71、液压缸;72、液压缸固定件;73、车轮连接件;74、车轮;
8、碾压板;9、碾压下凸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1]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不。
[0022]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采用模板混凝土浇筑方式生产预制路基连接体5,采用模板混凝土浇筑方式生产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其中,预制路基连接体5为四边形棱柱体,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均为大小一致的直角三角形,浇筑形成第一分体块11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凹槽13,浇筑形成第二分体块12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凸起14,保证分体连接凸起14可以插入分体连接凹槽13内,浇筑形成侧凸起3设置在第一分体块11的直角边A上,浇筑形成侧凹槽设置在第一分体块11的直角边B上,采用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组合形成矩形的预制路面结构体1,在预制路面结构体下侧面浇筑形成下凸起5,其中,直角边A为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前侧面,直角边B为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后侧面;
步骤B、采用碾平装置整平路基;
步骤C、采用碾压装置在平整的路基上形成轴线沿道路宽度方向延展、且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预埋凹槽,碾压装置包括路基碾压车体7,碾压车体7通过车轮连接件73连接有车轮74,其中,碾压车体7的下方、且位于相邻两个车轮74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碾压板8,碾压板8面向地面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沿道路前进方向依次排布的碾压下凸件9,碾压下凸件的轴线是由道路一侧边指向另一侧边的水平线,碾压下凸件的横切面为三角形,还包括液压缸71,其中,碾压板8远离底面的一侧与液压缸71的液压缸输出轴连接,液压缸输出轴贯穿碾压车体7延伸到碾压车体7上方,液压缸71的外壳通过液压缸固定件固定在碾压车体7上方;碾压操作时,使车轮沿道路两侧的边缘区域前进,每前进一定距离后,碾压装置不再前进,此时液压缸71启动,液压缸输出轴带动碾压板8向地面方向前进,碾压板8的碾压下凸件碾压进路基内,在路基表面形成预埋凹槽,然后液压缸复位,本装置继续前进,如此反复多次将整条道路的路基表面形成上述预埋凹槽;
步骤D、采用铆钉穿过预制路基连接体5,将预制路基连接体5固定在预埋凹槽内,多个预制路基连接体5形成整体式连接体,整体式连接体面向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一侧面形成三角形凹槽;
步骤E、吊装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使得分体连接凸起14可以插入分体连接凹槽13内,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组合形成矩形的预制路面结构体1,使得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下凸起5插入三角形凹槽内;
步骤F、拼接相邻2个预制路面结构体1,使得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侧凸起3插入与之相邻的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侧凹槽2内;
上述方法构成的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包括与路基6进行嵌入式铆接的多个预制路基连接体5,预制路基连接体上方设置有沿道路前进方向设置的多个预制路面结构体1,每个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前侧面设置有侧凸起3,每个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后侧面设置有侧凹槽2,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侧凸起3插入与之相邻的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侧凹槽2内;预制路面结构体下侧面设置有下凸起5,预制路基连接体的横切面为四边形棱形,路基表面形成轴线沿道路宽度方向延展、且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预埋凹槽,预制路基连接体的两棱边插入预埋凹槽内,采用铆钉穿过预制路基连接体与路基进行铆接,相邻预制路基连接体沿道路方向进行铺设形成横切面为锯齿的整体式连接体,整体式连接体面向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一侧面形成下凸嵌入凹槽,下凸起5插入下凸嵌入凹槽内;预制路面结构体包括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均为大小一致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侧凸起3设置在第一分体块11的直角边A上,侧凹槽设置在第一分体块11的直角边B上,第一分体块11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凹槽13,第二分体块12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凸起14,分体连接凸起14插入分体连接凹槽13内,使得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组合构成矩形结构体,直角边A为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前侧面,直角边B为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后侧面。
[0023]上述结构中,路基表面形成轴线沿道路宽度方向延展、且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预埋凹槽,预制路基连接体的两棱边插入预埋凹槽内,采用铆钉穿过预制路基连接体与路基进行铆接,可以保证路基与预制路基连接体具备良好的整体性,结构更加稳定,使得整个结构不易移位。
[0024]基于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利用预制的预制路基连接体作为连接结构、预制的预制路面结构体作为路面承载结构,通过预制路基连接体将预制路面结构体固定到路基上,预制路基连接体和预制路面结构体为厂家预制生产的预制混凝土结构体,路面施工时,将道路碾平形成平整的路基,再对路基进行碾压形成预埋凹槽,依次铺设预制路基连接体到预埋凹槽内,多个预制路基连接体形成整体式连接体,将预制路面结构体吊装到整体式连接体上,保持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下凸起插入整体式连接体的下凸嵌入凹槽内,使得整体式连接体与制路面结构体形成嵌入式配合,同时在安装预制路基连接体的时候,采用铆钉将固定预制路基连接体到路基上,相邻的预制路面结构体利用凹凸结构配合连接,这样预制路面结构体之间既形成了连接同时还存在缝隙,该缝隙即可为膨胀缝隙。上述结构整体造价便宜,施工过程无现场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因此,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开放道路,方便人们出行,在整体道路施工完成后,可以立即投入使用,而传统的道路施工后还需要完成后期的自然晾干保养操作,至少I个月后才允许道路开放通行,本发明的整体结构采用嵌入式配合,整体性能好,不易开裂,而道路损坏后,也可以跟换相应的预制路面结构体即可,不会像传统道路那样需要很复杂的施工操作,而传统道路损坏后,需要采用切割机将损坏区域切割下来,如果道路硬度过高,则需要人工凿开路面,然后填充混凝土,因此操作极其复杂和繁琐,施工周期也长,本发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操作,操作施工周期短,施工操作可以在夜间进行,白天开放道路通行。
[0025]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方便运输和安装,减少单个安装件的重量,同时为了使得在道路两侧方向受力后,预制路面结构体不移动,本发明中的预制路面结构体包括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均为大小一致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侧凸起3设置在第一分体块11的直角边A上,侧凹槽设置在第一分体块11的直角边B上,第一分体块11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凹槽13,第二分体块12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凸起14,分体连接凸起14插入分体连接凹槽13内,使得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组合构成矩形结构体,直角边A为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前侧面,直角边B为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后侧面。道路两侧方向受力后,第一分体块11挤压第二分体块12,使得沿预制路面结构体对角线方向产生受力分量,而该分量受力斜向与下凸嵌入凹槽的轴线不平行,这样即可使得预制路面结构体不移动。
[0026]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的,下凸起5的横切面为下底短上底长的等腰梯形或三角形。
[0027]优选的,侧凸起3为半圆形柱体构造的凸起部。
[0028]优选的,侧凹槽为半圆形构造的凹槽部。
[0029]优选的,预制路基连接体的两侧腰边开有贯通到底边的通孔,从通孔内插入铆钉,柳钉插入路基内部。
[0030]优选的,预制路面结构体I沿道路前进方向的尺寸为2米至5米,沿道路宽度方向的尺寸为2米至5米。
[0031]优选的,为了防止预制路面结构体I向道路两侧方向滑行,同时保持预制路面结构体I与预制路基连接体5形成粘接,预制路基连接体5的两侧腰边表面设置有多个沿道路前进方向设置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填充有浙青层,预制路基连接体5与预制路面结构体I之间采用浙青层粘接。
[0032]如图4,为了使得路基表面形成轴线沿道路宽度方向延展、且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预埋凹槽,本发明采用如图4上述的碾压装置,该碾压装置包括路基碾压车体7,碾压车体7通过车轮连接件73连接有车轮74,其中,碾压车体7的下方、且位于相邻两个车轮74之间的区域设置有碾压板8,碾压板8面向地面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沿道路前进方向依次排布的碾压下凸件9,碾压下凸件的轴线是由道路一侧边指向另一侧边的水平线,碾压下凸件的横切面为三角形,还包括液压缸71,其中,碾压板8远离底面的一侧与液压缸71的液压缸输出轴连接,液压缸输出轴贯穿碾压车体7延伸到碾压车体7上方,液压缸71的外壳通过液压缸固定件固定在碾压车体7上方。该装置运行时,车轮沿道路两侧的边缘区域前进,每前进一定距离后,装置不再前进,此时液压缸71启动,液压缸输出轴带动碾压板8向地面方向前进,碾压板8的碾压下凸件碾压进路基内,在路基表面形成预埋凹槽,然后液压缸复位,本装置继续前进,如此反复多次将整条道路的路基表面形成上述预埋凹槽。
[0033]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路基(6)进行嵌入式铆接的多个预制路基连接体(5),预制路基连接体上方设置有沿道路前进方向设置的多个预制路面结构体(1),每个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前侧面设置有侧凸起(3),每个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后侧面设置有侧凹槽(2),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侧凸起(3)插入与之相邻的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侧凹槽(2)内;预制路面结构体下侧面设置有下凸起(5),预制路基连接体的横切面为四边形棱形,路基表面形成轴线沿道路宽度方向延展、且横切面为三角形的预埋凹槽,预制路基连接体的两棱边插入预埋凹槽内,采用铆钉穿过预制路基连接体与路基进行铆接,相邻预制路基连接体沿道路方向进行铺设形成横切面为锯齿的整体式连接体,整体式连接体面向预制路面结构体的一侧面形成下凸嵌入凹槽,下凸起(5)插入下凸嵌入凹槽内;预制路面结构体包括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均为大小一致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侧凸起(3)设置在第一分体块(11)的直角边A上,侧凹槽设置在第一分体块(11)的直角边B上,第一分体块(11)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凹槽(13),第二分体块(12)的斜边设置有分体连接凸起(14),分体连接凸起(14)插入分体连接凹槽(13)内,使得第一分体块(11)和第二分体块(12)组合构成矩形结构体,直角边A为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前侧面,直角边B为预制路面结构体(I)的后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下凸起(5)的横切面为下底短上底长的等腰梯形或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侧凸起(3)为半圆形柱体构造的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侧凹槽为半圆形构造的凹槽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制路基连接体的两侧腰边开有贯通到底边的通孔,从通孔内插入铆钉,铆钉插入路基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制路面结构体(I)沿道路前进方向的尺寸为2米至5米,沿道路宽度方向的尺寸为2米至5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乡村道路硬化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预制路基连接体(5)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沿道路前进方向设置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内填充有浙青层,预制路基连接体(5)与预制路面结构体(I)之间采用浙青层粘接。
【文档编号】E01C3/00GK104195912SQ20141041279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1日
【发明者】何学友 申请人:四川金锋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