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屏风和植物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914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屏风和植物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屏风,包括种植槽、种植槽内的泥土以及植物,还包括沿种植槽上沿的围栏;所述植物为具有高密度枝叶的植物。还公开了一种植物墙,使用多个上述的植物屏风排列而成,分别设于道路上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和/或机动车道左行道与右行道之间。通过使用可移动的植物屏风构成灵活的植物墙,以填补街道上树冠下方的空白,最大程度减少街道上机动车的噪声污染,既可消减噪声,又能美化城市、减少灰尘;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根据需要随时迁移。
【专利说明】一种植物屏风和植物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屏风和植物墙。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化建设带来了城市中汽车行进的噪声。为减少噪声污染,人们会在接近居民区的高架桥两侧,或接近公路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侧加上挡护板以减少噪声对居民楼的影响。或是在高速公路两侧种上不同高度的树木和灌木以期通过高密度树叶和树丛的枝叶减少噪声污染。
[0003]然而,大多数城市街道还是完全裸露在汽车噪声之中,因为即使在路边种树,树冠会部分减少噪声,但在树冠之下一两米高的树干部分仍是没有任何枝叶可隔离噪声。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植物屏风和植物墙,用于填补街道上树冠之下的空白,以最大程度减少街道上机动车的噪声污染,而且可根据需要设置或移动,使用灵活。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屏风,包括种植槽、种植槽内的泥土以及植物,还包括沿种植槽上沿的围栏;所述植物为具有高密度枝叶的植物。
[0006]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槽两侧上沿分别设有提拉把手。
[0007]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槽上沿设有容置灌溉水管的导槽缺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槽底部设有透水通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槽底部透水通槽下方为一开口槽,开口槽四个方位角分别设有护板。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上下两端开口的辅助生长槽,该辅助生长槽内填有泥土,所述种植槽叠在辅助生长槽上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围栏为金属网架;所述种植槽为水泥长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具有高密度枝叶的植物为藤类植物、芦苇类植物、灌木类植物、竹类或低矮松柏类植物。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物墙,使用多个上述的植物屏风排列而成,分别设于道路上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和/或机动车道左行道与右行道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植物屏风种植槽底部透水通槽下方的道路地面为裸露的土壤。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可移动的植物屏风构成灵活的植物墙,以填补街道上树冠下方的空白,最大程度减少街道上机动车的噪声污染,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根据需要随时迁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植物屏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一左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植物屏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二左视图;
[0020]图5为实施例二的种植槽俯视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植物屏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植物墙应用示例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植物墙实施例一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植物墙实施例二示意图;
[0025]图10为植物墙实施例二地面示意图。
[0026]附图标示:100、植物屏风;110、种植槽;111、导槽缺口 ;112、透水通槽;113、开口槽;114、护板;120、泥土 ;130、围栏;140、提拉把手;150、植物;160、辅助生长槽;200、植物墙;300、水泥地面;310、土壤;400、机动车道;500、人行道;600、房屋;700、树冠。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8]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可移动的植物屏风构成灵活的植物墙,以填补街道上树冠下方的空白,最大程度减少街道上机动车的噪声污染,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根据需要随时迁移。
[0029]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屏风100,如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一,包括种植槽110、种植槽110内的泥土 120以及植物150,还包括沿种植槽110上沿的围栏130,如沿种植槽110上面设置的长方形金属网架,用于防止植物倾斜或伏倒,防止植物150随风大幅摇摆或长到道路上,或是让藤类植物攀爬。其中,植物150为具有高密度枝叶的植物,如藤类植物、芦苇类植物、灌木类植物、竹类或低矮松柏类植物等,这些类植物的高度较低,正好可以填补街道上树冠下方的空白。
[0030]该实施例中的种植槽110为水泥长槽,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在种植槽110两侧上沿分别设有提拉把手140,优选金属把手,方便使用机械工具通过该提拉把手140将种植槽110或植物屏风100吊起搬动。在种植槽110上沿设有容置灌溉水管的导槽缺口 111,可以通过铺设灌溉水管对该植物屏风100内的植物150进行滴灌或是人工施水。
[0031]如图3-5所示的植物屏风100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种植槽110底部设有透水通槽112,方便种植槽110内植物150的根部穿透槽底,吸取地面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并在种植槽110底部边缘设有护板114,防止泥土 120溢出;在透水通槽112下方为开口槽113,在移动植物屏风100时,方便电锯通过该开口槽113深入种植槽110底下,以将深入地面土壤中的植物根部切断,使植物屏风100快速与地面分离和搬运。
[0032]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上下两端开口的辅助生长槽160,该辅助生长槽160内填有泥土 120,将种植槽110叠在辅助生长槽160上面。特别是在苗圃里培育该植物屏风100时,在底下增加一辅助生长槽160,移植的时候从辅助生长槽160底部切割植物根部,从而在种植槽110底部可以获得更长的植物根部,利于移植。
[0033]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墙200即使用多个如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植物屏风100排列而成,分别设于道路上人行道500与机动车道400之间,和/或机动车道400左行道与右行道之间。如图7所示的应用示例,机动车道400与人行道500和房屋600之间种植有一排绿化树,树冠700较高,树冠700下方机动车道400与人行道500之间无遮挡。通过在机动车道400与人行道500之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墙200,即沿机动车道400与人行道500之间摆列一排植物屏风100,构成消减机动车噪声的植物墙200,既可消减噪声,又能美化城市、减少灰尘;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根据需要随时迁移。同时也可在机动车道400左行道与右行道之间摆列植物墙,以减少两个行向道路之间的噪声或灯光相互串扰。
[0034]该植物墙200的种植方式可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一,直接将植物屏风100摆列在道路旁的水泥地面300上,通过收集雨水、灌溉水管滴灌或人工施水等方式,提供植物需要的水分。
[0035]也可以如图9和10所示的实施例二,在摆列植物屏风100的水泥地面300上,种植槽110底部透水通槽112下方的地面开槽,裸露出土壤310,使植物屏风100内的植物根部可深入到地面的土壤310中,以吸取地面土壤310的养分和水分。该实施例,可通过收集雨水、灌溉水管滴灌或人工施水等方式,提供植物需要的水分,或是植物根部直接扎入地面土壤中,吸取地面土壤中的水分。
[0036]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植物屏风,包括种植槽、种植槽内的泥土以及植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种植槽上沿的围栏;所述植物为具有高密度枝叶的植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两侧上沿分别设有提拉把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上沿设有容置灌溉水管的导槽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底部设有透水通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植物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底部透水通槽下方为一开口槽,开口槽四个方位角分别设有护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植物屏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上下两端开口的辅助生长槽,该辅助生长槽内填有泥土,所述种植槽叠在辅助生长槽上面。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植物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栏为金属网架;所述种植槽为水泥长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植物屏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高密度枝叶的植物为藤类植物、芦苇类植物、灌木类植物、竹类或低矮松柏类植物。
9.一种植物墙,其特征在于:使用多个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植物屏风排列而成,分别设于道路上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和/或机动车道左行道与右行道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植物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屏风种植槽底部透水通槽下方的道路地面为裸露的土壤。
【文档编号】E01F8/02GK203912693SQ201420115143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4日
【发明者】吴砺, 吴天健, 吴坤, 吴雷 申请人:吴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