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17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包括双向车道的东西方向车道、南北方向车道,两方向车道的中间车道为双向行驶的快车道、两侧车道为慢车道,在东西方向车道通过交叉路口的地段设有公路地下隧道,南北方向车道在交叉路口处为露天车道,在交叉路口处东西方向车道和南北方向车道之间设有四个转弯车道;东西方向车道的快车道直接进入隧道,南北方向车道在交叉路口地设有用于车辆的掉头的立交桥。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红绿灯,有效提高了交叉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能够有效改善车流高峰期交叉路口交通堵塞问题。
【专利说明】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道路交叉口的结构系统,尤其是能改善交叉路口的交通流量的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平面交叉路口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因相互干扰致路口通行能力降低,引起交通堵塞。平面交叉路口在无交通管制时,车辆通过时因驶向不同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在冲突点上实际就是一个潜在的交通事故点。平面交叉路口的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叉路口的交通组织,如红绿灯,交通标志等。环形交叉路口虽然可以使车辆以交织运行的方式来消除冲突点,减少了交通事故,但其有占地面积大,车辆须绕行,交通量增大时易阻塞,行人交通不便等缺点。立体交叉路口是道路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相交形成的立体交叉。它主要立交桥,引道和坡道组成。它将互相冲突的车流分别安排在不同高程的道路上,既保证了交通顺畅,也保证了交通安全。立体交叉路口虽然解决了交通堵塞,交通冲突点,但其交通组织复杂,占地大,建设投资多,结构复杂,不适于城市市区交叉路口的建设。近年来,一些设计者相继设计了各种用于城市交叉路口的立交系统,如CN102561129A公开了一种快捷畅通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立交系统,这种立交系统包括双向多车道的东西方向车道,南北方向的车道以及人行道,并在道路交叉口设置控制大型车辆行驶的红绿灯。上述立交系统虽然解决了现有交叉路口的立交系统存在的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昂等问题,但对于大型车道上的交通堵塞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交通流量的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包括双向车道的东西方向车道、南北方向车道,东西方向车道的中间车道为双向行驶的快车道,东西方向车道的两侧车道为慢车道,南北方向车道的中间车道为双向行驶的快车道,南北方向车道的两侧车道为慢车道,在东西方向车道通过交叉路口的地段设有公路地下隧道,南北方向车道在交叉路口处为露天车道,在交叉路口处东西方向车道和南北方向车道之间设有四个转弯车道;
[0006]东西方向车道的快车道直接进入隧道,在隧道入口处,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设有隧道护栏;
[0007]南北方向车道在交叉路口地段两侧设有路边隔离带,在交叉路口的两个入口处设有用于车辆掉头的立交桥。
[0008]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0009]1、东西方向车道、南北方向车道均为双向六车道。
[0010]2、隧道采用预浇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隧道内部的快车道的两侧设有隧道排水沟,每个排水沟旁设有一个自动抽排水地下室,位于隧道内部的快车道的中间平行于车道方向设有公路护栏,隧道的顶部设有隧道通风口。
[0011]3、立交桥采用桁架钢结构,桥墩处的路基采用预浇注式钢筋混凝土制成。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由于不需要红绿灯,有效提高了交叉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能够有效改善车流高峰期交叉路口交通堵塞问题。采用单一预浇注式隧道,建设造价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整体结构制造简单,建造工期短,适合对现有市区交叉路口进行改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辆行驶路线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隧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8]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包括双向多车道的东西方向隧道车道、南北方向露天车道,在靠近道路交叉口处,东西方向车道和南北方向车道外侧车道为慢车道,道路中间的车道为快车道。东西方向快车道上的车辆在靠近交叉路口时直接进入隧道,南北方向快车道上的车辆直接行使,东西方向快车道上的车辆与南北方向快车道上的车辆在空间和时间上互不冲突,因此可以取消交叉路口上的红绿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单方向隧道与单方向掉头立交桥系统,在交叉路口上,只有一个方向采用预浇注式隧道,而另一个方向与正常道路建设相同。这样的设计有利于降低交叉路口的工程量和造价,对现有的含有红绿灯的交叉路口进行改造也非常适合和方便。
[0019]整个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为双向六车道,非常适合在现有市区道路上修建或改建。中间四车道为双向行驶的快车道,最外侧为用于车辆转向或掉头的慢车道对于不需要转向和掉头的车辆,可以在快车道上直接通过交叉路口直行。由于没有设置红绿灯,不需等待红绿灯。对于需要转向的车辆,可以在未进入隧道前或者通过交叉路口前由快车道进入慢车道向左转弯或向右转弯即可。
[0020]对于需要掉头的车辆,在有隧道的道路方向上,车辆需在进入隧道前由快车道进入慢车道,并在隧道的上方进行掉头。在没有隧道的道路方向上,车辆需在通过交叉路口前由快车道进入慢车道,并从立交桥上行驶进行掉头。
[0021]本实用新型隧道采用预浇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实现现场快速建造,方便对现有的道路交叉口进行改造,降低制造成本。对于不含隧道的方向车辆掉头问题,采用立交桥,立交桥可以使用钢桁架结构,这种结构现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和现场快速安装,具有极低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行人通过交叉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不能直接从交叉路口通过,需要走人行天桥。
[0022]在图1中,靠近交叉路口处,东西方向车道和南北方向车道均为双向六车道,东西方向车道和南北方向车道中位于道路中间的车道为快车道8,外侧车道为慢车道9。东西方向车道车辆通过交叉路口需要通过公路地下隧道1,隧道进入口与外侧车道设有护栏2,隧道道路中间设有公路护栏10。该隧道采用预浇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隧道宽10m,深5m,预浇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实现现场快速建造,方便对现有的道路交叉口进行改造。隧道顶端设有隧道通风口 4,便于隧道内空气流通。通风口旁边设有绿化花坛3,便于美化环境。南北方向车道车辆通过交叉路口只需在快车道上直行即可,南北方向车道上快车道两侧设有路边隔离带7。南北方向车道慢车道上设有用于车辆掉头的立交桥6,立交桥可以使用钢桁架结构,这种结构现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能够实现工厂化生产和现场快速安装,立交桥的桥墩处可以铺设0.45m的路基,路基可以采用预浇注式制成。东西方向车道上车辆掉头只需从慢车道上通过隧道上方的道路即可。东西方向车道与南北方向车道均设有转弯车道5。
[0023]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需要通过交叉路口的车辆全部在道路中间的快车车道上行驶,由于交叉路口实行空间分离,不需要红绿灯控制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车辆通行,因此车辆通过交叉路口不需要减速,也没有等待通行的时间,有效避免了车辆高峰期堵车现象的发生。需要右转的车辆在通过交叉路口前需进入慢车道,右转的车辆可在道路最外侧用于右转的慢车道上行驶,并通过转弯车道直接右转进入另一车道的慢车道,从而实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车辆的右转通行。对于需要掉头的车辆,在南北方向车道上,由于没有隧道,车辆在通过交叉路口前,由快车道驶入慢车道,然后左转顺势穿过为于车道上方的立交桥,车辆完成掉头。对于东西方向车道上需要掉头的车辆,由于车道通过交叉口处修有隧道,车辆在通过交叉路口前,由快车道驶入慢车道,然后左转顺势穿过位于隧道上方的道路,车辆完成掉头。行人需要穿越交叉路口时,可通过人行天桥方便的完成不同方向的穿越,或者通过人行地下隧道完成穿越,不需要直接从交叉路口处通过。
[0024]在图3所示隧道结构图,在隧道两侧设有自动抽排水地下室11,隧道排水沟12,隧道顶侧设有隧道通风口。隧道中间设有护栏用来隔开相对行驶的车辆。
【权利要求】
1.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车道的东西方向车道、南北方向车道,东西方向车道的中间车道为双向行驶的快车道,东西方向车道的两侧车道为慢车道,南北方向车道的中间车道为双向行驶的快车道,南北方向车道的两侧车道为慢车道,在东西方向车道通过交叉路口的地段设有公路地下隧道,南北方向车道在交叉路口处为露天车道,在交叉路口处东西方向车道和南北方向车道之间设有四个转弯车道; 东西方向车道的快车道直接进入隧道,在隧道入口处,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设有隧道护栏; 南北方向车道在交叉路口地段两侧设有路边隔离带,在交叉路口的两个入口处设有用于车辆掉头的立交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东西方向车道、南北方向车道均为双向六车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道采用预浇注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位于隧道内部的快车道的两侧设有隧道排水沟,每个排水沟旁设有一个自动抽排水地下室,位于隧道内部的快车道的中间平行于车道方向设有公路护栏,隧道的顶部设有隧道通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交桥采用桁架钢结构,桥墩处的路基采用预浇注式钢筋混凝土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浇注式道路交叉口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交桥采用桁架钢结构,桥墩处的路基采用预浇注式钢筋混凝土制成。
【文档编号】E01C1/04GK203782508SQ20142015862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邹广平, 熊海林, 孙杭其 申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