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微型场地自行车赛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806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微型场地自行车赛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拼装式微型场地自行车赛道,包括基座和赛道,所述基座由桁架顺次连接组成,相邻两块单坡桁架的支撑面上安装固定地板,桁架表面的地板依次贴合形成整体的封闭环状赛道;所述环状的基座和赛道设有两条直行道部分和两条弯道部分,直行道部分的支撑面为直斜面结构且向外倾斜角度为13°,弯道部分的支撑面为带有弧度的扇环形结构;弯道部分的两端边倾斜角为13°,中线边的倾斜角为38°,从两端边向中线边逐渐均匀增大倾斜角,直行道部分的地板与弯道部分的地板逐渐圆滑过渡;每条直行道部分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弯道的低端接通形成环状基座。本实用新型具有拆装简便、体积小、耗材少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拼装式微型场地自行车赛道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赛道设备,尤其是一种场地自行车赛道。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自行车运动作为一种健身和竞赛项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已知,自行车 竞技运动分为公路自行车竞赛、山地自行车竞赛和场地自行车竞赛,对于公路自行车竞赛 和山地自行车竞赛来说,需要在公路或山路上进行,其比赛用地距离较远、区域较大,在举 行车赛时还需进行封路、加装护栏、人员管控、天气预警等工作,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并且存 在安全性差、管理不便等问题,只适合正规比赛却无法在群众基层进行广泛推广。而场地自 行车竞赛只需在场馆内设置一个小型赛道便可进行比赛或训练,赛道占地面积小,而且不 受外界恶劣天气影响,因此场地自行车运动近年来逐渐成为普通百姓和自行车爱好者非常 钟爱的体育健身项目。
[0003] 目前,现有的室内场地自行车赛道主要由底层基座和基座表面的地板组成,基座 作为支撑台面使用,基座表面的地板形成赛道,骑行者在地板上完成骑车运动。但是,现在 的场地自行车赛道大多采用整体设计结构,赛道的长度是250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在安 装后很难拆卸,更不利于搬运移动,只能在固定场馆安装使用,无法在普通社区、体育场馆、 广场应用,因此很难为普通自行车爱好者使用,不利于自行车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另外,目 前的场地自行车赛道的倾斜角度较为固定,整体赛道缺少直行道面,不利于骑行者启动和 停车。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简便、体积小、耗材少、不易变形、受力效果好 的拼装式微型场地自行车赛道。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基座和赛道,所述基 座是由单坡桁架顺次拼装连接组成的环状支撑台结构,在相邻两块单坡桁架的支撑面上安 装固定地板,桁架表面的地板依次贴合形成整体的封闭环状赛道;所述环状的基座和赛道 设有两条直行道部分和两条弯道部分,直行道部分的支撑面为直斜面结构且向外倾斜角度 为13°,弯道部分的支撑面为带有弧度的扇环形结构;弯道部分的两端边倾斜角为13°, 中线边的倾斜角为38°,从两端边向中线边逐渐均匀增大倾斜角,直行道部分的地板与弯 道部分的地板逐渐圆滑过渡;每条直行道部分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弯道的低端接通形成环状 基座,基座的内环边为低端,基座整体为内凹的环状支撑台结构。
[0006] 所述桁架为落叶松LVL龙骨桁架。
[0007] 在基座的内环部分安装防护垫。
[0008] 所述相邻的桁架可通过木钉或螺栓连接组装。
[0009] 使用过程大致如下:
[0010] 首先将桁架并排顺次安装组成环状支撑台状的基座,在每个桁架上安装固定地 板,所有地板顺次连接后形成一个环形支撑面状的赛道,赛道分为两条直行道和两条弯道。 将场地自行车放置在赛道的直行道赛段,骑行者在直行道赛段上骑上自行车开始加速骑 车,当自行车通过该直行道之后顺着弧形坡面逐渐向上进入弯道赛段,经过弯道赛段的最 高点后沿着弧形坡面逐渐向下进入另一条直行道赛段,再从另一条直行道赛段进入另一条 弯道赛段,最后从另一条弯道赛段进入最开始的直行道赛段,完成一圈骑行任务。在基座内 环部分的防护垫可提供保护作用,在骑行者摔倒时提供缓冲支撑作用,降低危险性。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2] 1、基座由多块桁架依次连接组成,便于安装和拆卸,而且安装后的稳定性较高;
[0013] 2、赛道含有两条直行道,便于骑行者对单车的启动和停车操控;
[0014] 3、直行道具有较小的倾斜角,既能提供良好的斜向支撑又能提供直行赛段;
[0015] 4、采用落叶松LVL龙骨桁架作为基座的支撑部件,可有效降低基座重量并提升抗 弯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简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座部分的俯视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1桁架的结构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3桁架的结构图。
[0022]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4桁架的结构图。
[0023]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5桁架的结构图。
[0024]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6桁架的结构图。
[0025]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7桁架的结构图。
[0026]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8桁架的结构图。
[0027]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9桁架的结构图。
[0028]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10桁架的结构图。
[0029]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ll桁架的结构图。
[0030]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12桁架的结构图。
[0031]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13桁架的结构图。
[0032]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A14桁架的结构图。
[0033] 附图标号:1_基座、2-赛道、3-单坡祐1架、4-地板、5-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36]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基座1和赛道2,所述基座是由单坡桁架3 顺次拼装连接组成的环状支撑台结构,在相邻两块单坡桁架的支撑面上安装固定地板4,桁 架表面的地板依次贴合形成整体的封闭环状赛道;所述环状的基座和赛道设有两条直行道 部分和两条弯道部分,直行道部分的支撑面为直斜面结构且向外倾斜角度为13°,弯道部 分的支撑面为带有弧度的扇环形结构;弯道部分的两端边倾斜角为13°,中线边的倾斜角 为38°,从两端边向中线边逐渐均匀增大倾斜角,直行道部分的地板与弯道部分的地板逐 渐圆滑过渡;每条直行道部分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弯道的低端接通形成环状基座,基座的内 环边为低端,基座整体为内凹的环状支撑台结构。
[0037] 所述桁架为落叶松LVL龙骨桁架。
[0038] 在基座的内环部分安装防护垫5。
[0039] 所述相邻的桁架可通过木钉或螺栓连接组装。
[0040] 实施例1 :
[0041] 如图4?17所示,基座由10支A1桁架、4支A2桁架、4支A3桁架、4支A4桁架、 4支A5桁架、4支A6桁架、4支A7桁架、4支A8桁架、4支A9桁架、4支A10桁架、4支All 桁架、4支A12桁架、4支A13桁架、22支A14桁架组成。所述桁架可为木质结构,也可使用 钢制结构。采用木质结构时,使用木钉连接固定,采用钢制结构时,使用螺栓连接组装。在 桁架上铺设地板,所述地板为2层9mm厚耐水胶合板制成,地板依次相连组成环形赛道。其 中,
[0042] A1 长 2193. 61mm、高 544. 89mm、坡度 13。、坡面长度 2200mm。
[0043] A3 长 2190. 31mm、高 558. 97mm、坡度 13. 4。、坡面长度 2200mm。
[0044] A4 长 2184. 61mm、高 582. 39mm、坡度 14。、坡面长度 2200mm。
[0045] A5 长 2175. 21mm、高 618. 75mm、坡度 15。、坡面长度 2200mm。
[0046] A6 长 2158. 70mm、高 677. 2mm、坡度 16. 6。、坡面长度 2200mm。
[0047] A7 长 2133. 15mm、高 757. 44mm、坡度 18. 8°、坡面长度 2200mm。
[0048] A8 长 2097. 48mm、高 852. 31mm、坡度 21. 4。、坡面长度 2200mm。
[0049] A9 长 2134. 61mm、高 958. 78mm、坡度 23. 6。、坡面长度 2274. 09mm。
[0050] A10 长 2173. 60mm、高 1099. 88mm、坡度 27. 4。、坡面长度 2276. 88mm。
[0051] All 长 2001. 20mm、高 1229mm、坡度 31. 1。、坡面长度 2279. 75mm。
[0052] A12 长 1928. 03mm、高 1342. 38mm、坡度 34. 5。、坡面长度 2279. 75mm。
[0053] A13 长 1876. 15mm、高 1414. 7mm、坡度 36. 8°、坡面长度 2279. 75mm。
[0054] A14 长 1846. 46mm、高 1453. 55mm、坡度 38。、坡面长度 2279. 75mm。
[0055] 3条A1桁架依次连接一组桁架,从该组桁架的一端开始,顺次与1条A3桁架、1条 A4桁架、1条A5桁架、1条A6桁架、1条A7桁架、1条A8桁架、1条A9桁架、1条A10桁架、 1条All桁架、1条A12桁架、1条A13桁架及11条A14桁架连接,A14桁架的另一端再顺次 与1条A13桁架、1条A12桁架、1条All桁架、1条A10桁架、1条A9桁架、1条A8桁架、1 条A7桁架、1条A6桁架、1条A5桁架、1条A4桁架、1条A3桁架及另一组并排连接的3条 A1祐1架连接,形成半环状基座结构;另一半环状的基座安装方式同上;两个半环状基座合 并后组成环状基座,在桁架上安装地板,地板形成封闭状环面赛道。并排连接的A1桁架上 的地板组成直行道赛道,从A3桁架至A14桁架开始,坡度逐渐升高,直至最大倾斜角38°。 在地板组成的赛道上绘制标志线,标志线围绕基座内环绘制,标志线与赛道的外环边距离 为 1800mm。
[0056] 在基座的内环部分铺设橡胶防护垫或海面防护垫,提高安全性。在实际使用时,也 可在基座外围铺设防护垫,进一步提高保护措施。
[0057]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 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拼装式微型场地自行车赛道,包括基座和赛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是由单 坡桁架顺次拼装连接组成的环状支撑台结构,在相邻两块单坡桁架的支撑面上安装固定地 板,桁架表面的地板依次贴合形成整体的封闭环状赛道;所述环状的基座和赛道设有两条 直行道部分和两条弯道部分,直行道部分的支撑面为直斜面结构且向外倾斜角度为13°, 弯道部分的支撑面为带有弧度的扇环形结构;弯道部分的两端边倾斜角为13°,中线边的 倾斜角为38°,从两端边向中线边逐渐均匀增大倾斜角,直行道部分的地板与弯道部分的 地板逐渐圆滑过渡;每条直行道部分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弯道的低端接通形成环状基座,基 座的内环边为低端,基座整体为内凹的环状支撑台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微型场地自行车赛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为 落叶松LVL龙骨桁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微型场地自行车赛道,其特征在于:在基座的内 环部分安装防护垫。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式微型场地自行车赛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 桁架可通过木钉或螺栓连接组装。
【文档编号】E01C13/04GK203904799SQ201420236330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宋立山 申请人:大连千森体育设施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