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4315发布日期:2019-07-03 04:0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警用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法分子在公路上闯卡、强闯收费站、利用机动车犯罪逃跑的现象日益增多,破坏民房及警用设备,故意碰伤执法人员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制止强闯事故的发生,执法人员在路面设置防闯路障,是唯一的有效的手段。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3113240U的中国专利中提到的警用快装式可移动肇事机动车防闯路障。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 机架、荆棘固定座、荆棘、警示牌和警示信号灯。机架的下方有车轮,电机通过带传动副与车轮传动轴连接,蓄电瓶提供动力。导轨横贯在道路上。荆棘固定座固定在底板上,荆棘固定座为管状体,多只荆棘均布安装在管状体的中上部。底板上垂直安装警示牌支柱,警示牌横向安装在两根警示牌支柱上,警示牌支柱的上端安装警示信号灯,一旦发生机动车闯卡或其他紧急情况需要封堵道路时,启动电动机或推动手柄即可迅速封堵道路阻断嫌疑汽车逃逸,能够瞬间封锁指定区域的所有机动车出口。

在犯罪分子强行闯路障时,上述的防闯装置虽然能够快速的实现布置路障的目的,然而其依靠荆棘刺破犯罪分子的轮胎,进而起到阻拦犯罪分子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将轮胎刺破并不能够完全停止汽车的前进,因此不能够控制犯罪分子的行动,同时将轮胎刺破由于汽车失控不仅会对犯罪分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同时也可能由于汽车失控对他人的身体造成危害。因此不利于将犯罪分子抓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很好的控制犯罪分子的汽车,进而将犯罪分子快速高效的抓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包括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间连接有用于固定二者相对位置的固定件,所述前固定座设置有用于将汽车导向至该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的坡口,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间连接有多根用于架空汽车并且为汽车提供缓冲的处于紧绷状态的钢丝绳,所述后固定座面向所述前固定座的面上还设置有防止汽车和后固定座直接相撞的缓冲气囊;

所述多根钢丝绳与地面形成钢丝夹角,该钢丝夹角大于等于所述坡口与地面形成的坡夹角,所述钢丝绳间的距离大于等于30cm且小于等于40cm;

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前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将钢丝绳导向成竖直运动的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与所述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导向辊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钢丝绳在所述导向辊的轴向上滑动的导向槽;

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增大该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与地面阻力的阻力装置,该阻力装置包括与所述钢丝绳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后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滑移连接的竖直方向上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后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的固定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后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滑块滑移连接的滑孔,所述滑块的下连接有用于增大所述滑块与地面间阻力的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与地面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汽车通过前固定座的坡口进入到该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上时,由于钢丝绳的间距大于汽车轮胎的间距,因此轮胎进入到钢丝绳的间隙中,由于钢丝夹角的存在,汽车在运动一段一端距离后失去与地面不在接触因此失去动力,此时,钢丝绳的弹性会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冲,同时钢丝绳由于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前进的惯性会绕着导向辊进行转动,从而拉动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通过连接杆的杠杆作用对第二连接件产生更大的向下的压力,进而能够对滑块和阻尼件产生向下的压力,由于钢丝绳汽车的重力和汽车的惯性转换为阻尼件与地面接触的正压力,并且正压力能够增大阻尼件和地面间的阻力,因此能够有效对该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进行缓冲;同时为了防止汽车和后固定座直接相撞,进一步设置缓冲气囊对汽车进行缓冲;钢丝绳间的距离设置成大于等于30cm且小于等于40cm是由于现有汽车左右轮胎间距一般为150cm作用,因此能够保证轮胎间的底盘面与4根到5根的钢丝绳接触,从而保证车辆的稳定性,使得车辆不会侧翻;钢丝夹角大于等于坡夹角能够使得车辆更快的进入到无动力的状态,从而更好的控制逃逸的汽车;综上所述,该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能够很好的控制逃逸的汽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固定座上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前固定座的多根缓冲绳,所述缓冲绳间的间距等于所述钢丝绳间的间距,且所述多根后固定座上设置有改变所述缓冲绳另一端运动方向的缓冲辊,所述缓冲辊位于所述导向辊的下方,所述缓冲辊的与所述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缓冲绳的另一端连接有拉伸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丝绳变形量较大时由于汽车与缓冲绳进行接触,由于缓冲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有弹簧,因而能够对车辆起到的缓冲作用,从而能够更好的对该汽车进行减速,进而对汽车进行控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丝绳间的间距为3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丝绳的间距设置为35cm能够保障当汽车进入到该装置时,轮胎间的底盘4根以上的钢丝绳接触,从而能够保障车辆在钢丝绳上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尼件为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硬质橡胶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质橡胶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因数,因此在正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提供更大的摩擦力,从而对该装置进行缓冲。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尼件为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钉板,所述钉板的下端设置有钉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钉板作为阻尼件由于在正压力作用下钉刺会扎入地面中,因此能够提供更大的阻力,从而对该装置进行缓冲。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夹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5°,所述钢丝夹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夹角和钢丝夹角在上述范围内能够避免车辆飞起不与钢丝绳接触同时能够使得车辆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到无动力状态,钢丝夹角在上述范围内对于车辆的缓冲减速具有良好的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对车辆起到很好的减速效果,同时该装置能够将汽车的重力和汽车的惯性转换为阻尼件与地面接触的正压力,从而增大对该装置的阻力,进而对该装置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从而达到控制逃逸汽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后固定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正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在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滑块与硬质橡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滑块与钉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固定座;2、后固定座;3、固定件;4、坡口;5、钢丝绳;6、缓冲气囊;7、钢丝夹角;8、坡夹角;9、导向辊;10、导向槽;11、第一连接件;12、第一滑槽;13、连接杆;14、固定轴;15、固定孔;16、第二连接件;17、滑块;18、滑孔;19、缓冲绳;20、缓冲辊;21、拉伸弹簧;22、硬质橡胶块;23、钉板;24、钉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参照图1至图5,包括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间连接有用于固定二者相对位置的固定件3,该固定件3为两根与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固定连接的固定杆。前固定座1设置有用于将汽车导向至该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的坡口4,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2间连接有多根用于架空汽车并且为汽车提供缓冲的处于紧绷状态的钢丝绳5。后固定座2面向前固定座1的面上还设置有防止汽车和后固定座2直接相撞的缓冲气囊6;钢丝绳5与地面形成钢丝夹角7,坡口4与地面形成的坡夹角8,由于钢丝夹角7大于等于坡夹角8能够使得车辆更快的进入到无动力的状态,因此设置钢丝夹角7大于等于坡夹角8。在满足钢丝夹角7大于等于坡夹角8的条件下,钢丝夹角7为10°或13°或15°,坡夹角8为10°或13°或15°。本实施例中钢丝夹角7和坡夹角8均为10°。

将钢丝绳5的间距设置为35cm能够保障当汽车进入到该装置时,轮胎间的底盘4根以上的钢丝绳5接触,从而能够保障车辆在钢丝绳5上时的稳定性。钢丝绳5的间距可为30cm或40cm;

钢丝绳5的一端与前固定座1固定连接,后固定座2上设置有用于将钢丝绳5导向成竖直运动的导向辊9,导向辊9与后固定座2转动连接,导向辊9上设置导向槽10,导向槽10能够防止钢丝绳5在导向辊9的轴向上滑动的。

钢丝绳5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增大该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与地面阻力的阻力装置,该阻力装置包括与钢丝绳5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1,后固定座2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11滑移连接的竖直方向上的第一滑槽12,第一连接件1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3,后固定座2上设置有固定轴14,连接杆1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1转动连接,连接杆13上设置有与固定轴14转动连接的固定孔15,连接杆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16,固定孔15与第一连接件11间的距离大于固定孔15与第二连接件16间的距离;

第二连接件16的一端与连接杆1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1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17,后固定座2设置有与滑块17滑移连接的滑孔18,滑块17的下连接有用于增大滑块17与地面间阻力的阻尼件,阻尼件与地面接触。将阻尼件设置成硬质橡胶块22或钉板23。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阻尼件为硬质橡胶块22。硬质橡胶块22与地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因数,因此在正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提供更大的摩擦力,从而对该装置进行缓冲。也可以使用钉板23,钉板23由于在正压力作用下钉刺24会扎入地面中,因此能够提供更大的阻力,从而对该装置进行缓冲。

为了进一步对汽车进行减速,在后固定座2上设置有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一端固定在前固定座1的多根缓冲绳19,缓冲绳19间的间距等于钢丝绳5间的间距,且多根后固定座2上设置有改变缓冲绳19另一端运动方向的缓冲辊20,缓冲辊20位于导向辊9的下方,缓冲辊20的与后固定座2转动连接,缓冲绳19的另一端连接有拉伸弹簧21。当钢丝绳5变形量较大时由于汽车与缓冲绳19进行接触,由于缓冲绳19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有弹簧,因而能够对车辆起到的缓冲作用,从而能够更好的对该汽车进行减速,进而对汽车进行控制。该实施例中设置了两层缓冲装置,通过多次缓冲能够对汽车进行更好的减速。

当汽车通过前固定座1的坡口4进入到该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上时,由于钢丝绳5的间距大于汽车轮胎的间距,因此轮胎进入到钢丝绳5的间隙中,由于钢丝夹角7的存在,汽车在运动一段一端距离后失去与地面不在接触因此失去动力,此时,钢丝绳5的弹性会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缓冲,并且设置的两层缓冲装置的缓冲绳19接触汽车后会对汽车进行减速;同时钢丝绳5由于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前进的惯性会绕着导向辊9进行转动,从而拉动第一连接件11,第一连接件11通过连接杆13的杠杆作用对第二连接件16产生更大的向下的压力,进而能够对滑块17和阻尼件产生向下的压力,由于钢丝绳5汽车的重力和汽车的惯性转换为阻尼件与地面接触的正压力,并且正压力能够增大阻尼件和地面间的阻力,因此能够有效对该防止汽车逃逸的控制装置进行缓冲。

汽车继续运动,为了防止汽车和后固定座2直接相撞,进一步设置缓冲气囊6对汽车进行缓冲。当汽车的速度降低警察能够对犯罪分子方便的进行抓捕行动。由于该装置能够良好的控制逃逸汽车,方便的对犯罪分子进行抓捕,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多根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