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942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产品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在沥青产品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沥青物料需要升温、降温的过程,升温的常规做法是将原料沥青通过导热油加热的换热器,达到加热的目的,在生产的搅拌罐上增加伴热或者伴冷管道,采用通过油、水、蒸汽的办法,达到升温、降温的目的。由于罐体本身的直径粗,伴热/伴冷管道焊接在罐体表面,所以传热的效率低,加热/冷却的过程消耗的时间较长;而在生产最终制品时,存在着沥青产品温度太高对包装物有损害、温度太低流动性差的问题,因此要求沥青温度降低到一定的灌装温度才能进行成品生产和包装;如何快速的降温控温是沥青产品在成品灌装环节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现有的对沥青产品进行降温的方案为专利号:201120413252.9,名称:便携式移动卧式橡胶沥青生产设备,但是此专利只能对沥青产品进行降温,无法对温度过低的沥青产品进行升温,而沥青产品温度过低之后流动性会变差而无法顺利进行灌装。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新的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通过所述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在成品灌装环节对沥青产品快速地进行温度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储罐、一级出料管、沥青泵和沥青输送管,所述储罐与沥青产品生产管线连通,所述储罐通过所述沥青输送管与外部灌装装置连通;还包括与所述沥青输送管并联设置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与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进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出料端与所述储罐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沥青输送管的进料端设置有输送管电磁阀,所述换热器的进料端设置有换热电磁阀,所述输送管电磁阀和所述换热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为电磁阀,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输送管包括二级出料管和三级出料管,所述二级出料管与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与外部灌装装置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和所述二级出料管的出料端通过二进一出三通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的进料端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所述回流管通过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连接;所述回流管的进料端设置有回流电磁阀,所述三级出料管的出料端设置有灌装电磁阀;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灌装电磁阀和所述回流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输送管包括二级出料管和三级出料管,所述二级出料管与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与外部灌装装置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所述二级出料管的出料端和所述回流管通过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二进二出电磁阀与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输送管包括二级出料管和三级出料管,所述二级出料管与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与外部灌装装置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和所述二级出料管的出料端通过二进一出三通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的进料端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所述回流管通过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与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罐内设置有储罐调温管,所述储罐调温管的两端分别与外部流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截止阀和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还一种具有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的灌装系统,包括如上任一所述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1、本实用新型采用包括所述储罐、所述一级出料管、所述沥青泵、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沥青输送管的设计,对于已经处于灌装温度的液料通过所述沥青输送管直接进入所述灌装装置进行灌装,对于所述一级出料管中高于或低于灌装温度的液料通过所述沥青泵泵入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对进入其中的液料进行加温或降温后再进入所述灌装管线进行灌装,解决了在罐体表面设置伴热或半冷管对所述液料进行温度调整传热效率低,消耗时间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还包括所述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进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出料端与所述储罐连通的设计;从所述换热器流出的高温的所述液料(或低温的所述液料)可流回所述储罐内,与所述储罐内的液料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流出的高温的所述液料(或低温的所述液料)不断的流回所述储罐内,通过不断的循环使所述储罐内液料达到灌装温度。

3、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沥青输送管的进料端设置有所述输送管电磁阀,所述换热器的进料端设置有所述换热电磁阀,所述输送管电磁阀和所述换热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设计;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沥青泵流出的所述液料的温度,当测得的温度在灌装温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输送管电磁阀,所述输送管电磁阀打开,导通所述一级出料管和所述沥青输送管,所述液料通过所述沥青输送管进入所述灌装装置进行灌装;当测得的温度不在灌装温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换热电磁阀,所述换热电磁阀打开,导通所述一级出料管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料端,所述液料进入所述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判断自所述沥青泵流出液料的温度,自动控制所述输送管电磁阀和所述换热器电磁阀的开闭情况,对不符合灌装温度的液料进行温度调整。

4、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为电磁阀,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电连接的设计;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沥青泵流出的所述液料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当测得的温度在灌装温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导通所述一级出料管与所述沥青输送管,所述液料通过所述沥青输送管进入所述灌装装置进行灌装;当测得的温度不在灌装温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导通所述一级出料管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料端,所述液料进入所述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通过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判断自所述沥青泵流出液料的温度,自动控制所述输送管电磁阀和所述换热器电磁阀的开闭情况,对不符合灌装温度的液料进行温度调整。

5、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流管的进料端设置有所述回流电磁阀,所述三级出料管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灌装电磁阀的设计;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的温度,当所述未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感器向所述回流电磁阀发送信号,所述回流电磁阀打开,所述液料进入所述回流管并流回所述储罐内;从所述换热器或所述二级出料管流出的所述液体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感器向所述灌装电磁阀发送信号,所述灌装电磁阀打开,所述液料进入所述灌装装置进行灌装;本实用新型可对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料进行温度判断,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可直接进入外部灌装装置进行灌装,节省了资源,避免了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重新进入所述储罐后再通过所述二级出料管进入所述灌装管线,加快了生产速度,且避免了资源浪费。

6、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所述二级出料管的出料端和所述回流管通过所述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的设计;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的温度,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当未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导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回流管,所述液料进入所述回流管并流回所述储罐内;当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导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三级出料管,所述液料进入所述三级出料管进行灌装;本实用新型可对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料进行温度判断,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可直接进入外部灌装装置进行灌装,节省了资源,避免了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重新进入所述储罐后再通过所述二级出料管进入所述灌装管线,加快了生产速度,且避免了资源浪费。

7、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三级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所述回流管通过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的设计;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的温度,当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未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导通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回流管,所述液料进入所述回流管并流回所述储罐内;当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导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三级出料管,所述液料进入所述三级出料管进行灌装;本实用新型可对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料进行温度判断,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可直接进入外部灌装装置进行灌装,节省了资源,避免了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重新进入所述储罐后再通过所述二级出料管进入所述灌装管线,加快了生产速度,且避免了资源浪费。

8、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储罐内设置有所述储罐调温管,所述储罐调温管的两端分别与外部流体连通的设计;所述储罐调温管可在所述储罐内对所述液料进行温度调整,与所述换热器分别对所述液料进行温度调整,加快了对所述液料进行温度调整的速度。

9、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截止阀和所述压力表的设计,从所述压力表可观察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的压力;所述截止阀用于一般检修时截断所述沥青泵后与所述二级出料管或所述换热器的连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储罐11、一级出料管12、沥青泵13和沥青输送管14,所述储罐11与沥青产品生产管线5连通,所述储罐通过所述沥青输送管与外部灌装装置连16通;还包括与所述沥青输送管并联设置的换热器15,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153与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一级出料管连接,所述沥青输送管和所述换热器分别与所述一进二出三通阀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盘管通过多项连接阀155与外部热源或冷源连通,使热源或冷源内的流体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盘管内,进入所述盘管内的流体与进入所述换热器内的所述液料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调整进入所述换热器内所述液料的温度。本实施例采用包括所述储罐、所述一级出料管、所述沥青泵、所述换热器和所述沥青输送管的设计,对于已经处于灌装温度的液料通过所述沥青输送管直接进入所述灌装装置进行灌装,对于所述一级出料管中高于或低于灌装温度的液料通过所述沥青泵泵入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对进入其中的液料进行加温或降温后再进入所述灌装管线进行灌装,解决了在罐体表面设置伴热或半冷管对所述液料进行温度调整传热效率低,消耗时间长的问题。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回流管17,所述回流管的进料端171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152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出料端172与所述储罐连通。本实施例采用还包括所述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进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出料端与所述储罐连通的设计;从所述换热器流出的高温的所述液料(或低温的所述液料)可流回所述储罐内,与所述储罐内的液料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器流出的高温的所述液料(或低温的所述液料)不断的流回所述储罐内,通过不断的循环使所述储罐内液料达到灌装温度。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132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101,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153为电磁阀,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电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为电磁阀,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电连接的设计;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沥青泵流出的所述液料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当测得的温度在灌装温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导通所述一级出料管与所述沥青输送管,所述液料通过所述沥青输送管进入所述灌装装置进行灌装;当测得的温度不在灌装温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导通所述一级出料管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料端,所述液料进入所述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通过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判断自所述沥青泵流出液料的温度,自动控制所述输送管电磁阀和所述换热器电磁阀的开闭情况,对不符合灌装温度的液料进行温度调整。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沥青输送管14包括二级出料管147和三级出料管148,所述二级出料管与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132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与外部灌装装置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152和所述二级出料管的出料端142通过二进一出三通阀183与所述三级出料管的进料端181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163,所述回流管通过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163与所述三级出料管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102;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与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和所述二级出料管的出料端分别与所述二进一出三通阀的进料端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与所述二进一出三通阀的出料端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所述三级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所述回流管通过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第六温度传感器的设计;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的温度,当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未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导通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回流管,所述液料进入所述回流管并流回所述储罐内;当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导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三级出料管,所述液料进入所述三级出料管进行灌装;本实用新型可对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料进行温度判断,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可直接进入外部灌装装置进行灌装,节省了资源,避免了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重新进入所述储罐后再通过所述二级出料管进入所述灌装管线,加快了生产速度,且避免了资源浪费。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储罐内设置有储罐调温管113,所述储罐调温管的两端分别与外部流体连通。本实施例采用所述储罐内设置有所述储罐调温管,所述储罐调温管的两端分别与外部流体连通的设计;所述储罐调温管可在所述储罐内对所述液料进行温度调整,与所述换热器分别对所述液料进行温度调整,加快了对所述液料进行温度调整的速度。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截止阀133和压力表134。本实施例采用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截止阀和所述压力表的设计,从所述压力表可观察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的压力;所述截止阀用于一般检修时截断所述沥青泵后与所述二级出料管或所述换热器的连通。

本实施例还一种具有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的灌装系统,包括如上所述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所述储罐通过沥青产品生产管线5与沥青产品生产管线连通,所述沥青出料管与灌装装置连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均为上海深沪牌DN15三通电磁阀,当然还可以选择FUD I牌一进二出电磁阀或功科牌一进二出电磁阀,此处所列的电磁阀仅为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可选择的型号,并不对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的型号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其他品牌型号的一进二出三通电磁阀,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顺次连通的储罐21、一级出料管22、沥青泵23和沥青输送管24,所述储罐21与沥青产品生产管线6连通,所述储罐通过所述沥青输送管与外部灌装装置连26通;还包括与所述沥青输送管并联设置的换热器25,所述换热器通过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253与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第一一进二出三通阀的进口与所述一级出料管连接,所述沥青输送管和所述换热器分别与所述一进二出三通阀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盘管通过多项连接阀与外部热源或冷源连通,使热源或冷源内的流体进入所述换热器的盘管内,进入所述盘管内的流体与进入所述换热器内的所述液料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调整进入所述换热器内所述液料的温度。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回流管27,所述回流管的进料端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出料端与所述储罐连通。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232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01,所述沥青输送管的进料端241设置有输送管电磁阀243,所述换热器的进料端251设置有换热电磁阀254,所述输送管电磁阀和所述换热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沥青输送管的进料端设置有所述输送管电磁阀,所述换热器的进料端设置有所述换热电磁阀,所述输送管电磁阀和所述换热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设计;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沥青泵流出的所述液料的温度,当测得的温度在灌装温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输送管电磁阀,所述输送管电磁阀打开,导通所述一级出料管和所述沥青输送管,所述液料通过所述沥青输送管进入所述灌装装置进行灌装;当测得的温度不在灌装温度范围内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将电信号传输至所述换热电磁阀,所述换热电磁阀打开,导通所述一级出料管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料端,所述液料进入所述换热器内进行热交换,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判断自所述沥青泵流出液料的温度,自动控制所述输送管电磁阀和所述换热器电磁阀的开闭情况,对不符合灌装温度的液料进行温度调整。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沥青输送管24包括二级出料管247和三级出料管248,所述二级出料管与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232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与外部灌装装置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252和所述二级出料管的出料端242通过二进一出三通阀283与所述三级出料管的进料端281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上设置有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263,所述回流管通过所述第二一进二出三通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连接;所述回流管的进料端271设置有回流电磁阀273,所述三级出料管的出料端设置有灌装电磁阀264;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202;所述灌装电磁阀和所述回流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回流管的进料端设置有所述回流电磁阀,所述三级出料管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灌装电磁阀的设计;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的温度,当所述未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感器向所述回流电磁阀发送信号,所述回流电磁阀打开,所述液料进入所述回流管并流回所述储罐内;从所述换热器或所述二级出料管流出的所述液体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第二温度传感感器向所述灌装电磁阀发送信号,所述灌装电磁阀打开,所述液料进入所述灌装装置进行灌装;本实用新型可对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料进行温度判断,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可直接进入外部灌装装置进行灌装,节省了资源,避免了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重新进入所述储罐后再通过所述二级出料管进入所述灌装管线,加快了生产速度,且避免了资源浪费。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储罐内设置有储罐调温管213,所述储罐调温管的两端分别与外部流体连通。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设置有截止阀233和压力表234。

本实施例还一种具有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的灌装系统,包括如上所述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所述储罐通过沥青产品生产管线6与沥青产品生产管线连通,所述沥青出料管与灌装装置连接,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电磁阀、所述灌装电磁阀、所述输送管电磁阀和所述换热电磁阀均为亚德客品牌2V130-15型一进一出电磁阀,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geerte品牌两通电磁阀、澎博环保品牌DMF-Z-25DMF-Z-20、FESTO品牌VUVY-F-L-B52-H-G18-1C1等,此处所列的电磁阀仅为各所述电磁阀可选择的型号,并不对其规格型号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其他品牌型号的一进一出电磁阀,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的沥青快速升降温系统是在实施例二基础上的改进,实施例一中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沥青输送管34包括二级出料管347和三级出料管348,所述二级出料管347与所述沥青泵的出料端332连通,所述三级出料管348与外部灌装装置36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352、所述二级出料管的出料端342和所述回流管37通过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383与所述三级出料管348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352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302,所述二进二出电磁阀与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所述二级出料管的出料端和所述回流管通过所述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与所述三级出料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料端设置有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的设计;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可感应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体的温度,并将信号发送至所述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当未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导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回流管,所述液料进入所述回流管并流回所述储罐内;当达到灌装温度时,所述二进二出四通电磁阀导通所述换热器与所述三级出料管,所述液料进入所述三级出料管进行灌装;本实用新型可对自所述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液料进行温度判断,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可直接进入外部灌装装置进行灌装,节省了资源,避免了达到灌装温度的所述液料重新进入所述储罐后再通过所述二级出料管进入所述灌装管线,加快了生产速度,且避免了资源浪费。

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与实施一相同,且具有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功能,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六温度传感器均为铠装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当然还可以选择MEAS品牌TSED-01、MEAS品牌TEEM-08或MEAS品牌TESP-01其中之一,此处仅为各温度传感器可选择的型号,并不对各温度传感器的型号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其他品牌型号的温度传感器,此处不再过多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