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调平内爬式变截面高墩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65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利用液压进行调平的内爬式变截面高墩施工装置,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桥梁结构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致使桥梁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精度受到极大关注,特别是超高墩和大跨度桥梁的施工安全及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败及其使用性能。研究表明,桥梁施工监控是桥梁建设安全与质量保证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在国内外一些重要的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桥梁变截面高墩施工是大型桥梁建设经常遇到的内容,近年来,变截面墩身高度已经由30~50米发展到超百米,甚至近200米,变截面高墩施工亟待标准化、规范化,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另外,在变截面高墩桥梁施工中,墩身工期一般处于关键线路,对总工期有重要影响,所以在保证变截面高墩施工效率及质量以及如何监控器高墩施工稳定性,加快施工速度也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了液压调平内爬式变截面高墩施工装置,该施工装置用于对变截面的施工监测及其分析,由此判断桥墩结构的安全状态,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数据;通过监测及其分析,可为下一步施工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的决定提供决策依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液压调平内爬式变截面高墩施工装置,该装置包括立杆1、移动滑轮2、钢索3、固定滑轮4、液压缸伸缩杆5、液压缸6、支座7、配重块8、套筒9、滑动杆10。

移动滑轮2、配重块8、套筒9、滑动杆10组成的滑动结构设置在立杆1内侧,滑动杆10与变截面高墩11的外表面相对应;液压缸伸缩杆5、液压缸6、支座7组成的调节结构设置在立杆1外侧;固定滑轮4设置在立杆1的顶部。

钢索3的一端与液压缸伸缩杆5连接,钢索3穿过固定滑轮4后另一端与移动滑轮2连接;立杆1竖直固定在地面上,

移动滑轮2两侧设有导轨,移动滑轮2能够沿立杆1竖直滑动,移动滑轮2的外侧连接有水平方向的套筒9,滑动杆10套在套筒9内,滑动杆10能够沿套筒9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节伸缩。

配重块8设置在移动滑轮2的底部;液压缸6安装在支座7上,液压缸伸缩杆5与液压缸6连接,液压缸伸缩杆5的伸出长度由液压缸6控制。

滑动杆10的外侧安装有传感器模块组和摄像头。

所述传感器模块组为高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的外侧设有传感器模块组和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拍摄变截面高墩的外侧成型质量,传感器模块组用于采集记录变截面高墩的高度信息,两者相配合完成变截面高墩的施工参数采集。

2、本装置设有配重块,能够有效保证移动滑轮、套筒、滑动杆的稳定,保证立杆的平稳。

3、套筒和滑动杆组成水平滑动装置,能够对变截面高墩的表面质量进行自由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立杆,2、移动滑轮,3、钢索,4、固定滑轮,5、液压缸伸缩杆,6、液压缸,7、支座,8、配重块,9、套筒,10、滑动杆,11、变截面高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液压调平内爬式变截面高墩施工装置,该装置包括立杆1、移动滑轮2、钢索3、固定滑轮4、液压缸伸缩杆5、液压缸6、支座7、配重块8、套筒9、滑动杆10。

移动滑轮2、配重块8、套筒9、滑动杆10组成的滑动结构设置在立杆1内侧,滑动杆10与变截面高墩11的外表面相对应;液压缸伸缩杆5、液压缸6、支座7组成的调节结构设置在立杆1外侧;固定滑轮4设置在立杆1的顶部。

钢索3的一端与液压缸伸缩杆5连接,钢索3穿过固定滑轮4后另一端与移动滑轮2连接;立杆1竖直固定在地面上,

移动滑轮2两侧设有导轨,移动滑轮2能够沿立杆1竖直滑动,移动滑轮2的外侧连接有水平方向的套筒9,滑动杆10套在套筒9内,滑动杆10能够沿套筒9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节伸缩。

配重块8设置在移动滑轮2的底部;液压缸6安装在支座7上,液压缸伸缩杆5与液压缸6连接,液压缸伸缩杆5的伸出长度由液压缸6控制。

滑动杆10的外侧安装有传感器模块组和摄像头。

所述传感器模块组为高度传感器。

本装置的外侧设有传感器模块组和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拍摄变截面高墩的外侧成型质量,传感器模块组用于采集记录变截面高墩的高度信息,两者相配合完成变截面高墩的施工参数采集。

本装置设有配重块,能够有效保证移动滑轮、套筒、滑动杆的稳定,保证立杆的平稳。

套筒和滑动杆组成水平滑动装置,能够对变截面高墩的表面质量进行自由调节。

桥梁施工控制的任务就是对桥梁施工过程实施控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参数始终处于容许的范围内以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仪器的选择;监测资料的整编、初步分析和信息反馈;进度保证措施。

由项目负责人定时向领导和专家组报告各个环节的项目进展情况,并对每一环节的所需时间进行规划,进而控制整体项目进度。单位领导将及时和有关单位联系,并责成项目负责人按时完成相应的进度计划,并对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审核,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项目负责人将对各个分项研究的时间进行控制,以能在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进度,调控各个环节的进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