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应急桥梁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6399阅读:9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应急桥梁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平台,具体是一种模块化应急桥梁平台,属于桥梁建筑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水灾后的路面积水、地震后的路面塌陷和桥梁断裂等情况,为灾后的救援工作带来阻碍,必须首先修复,增大了救援难度;此外,对于一些没有桥梁的河流和水沟,有时会有临时通行的需求。

现有技术条件下,对于灾后的受损路桥均采用常规作业紧急修复或绕远路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均耗时较长,增大了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应急桥梁平台,能够拆解成小体积零件由车辆运输,到达指定位置后快速搭起桥梁平台,可作为河流、水沟、断桥、深坑以及水灾后路面的应急桥梁,便于行人和小型车辆的临时通行,而且桥面长度灵活可变、成本低、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应急桥梁平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桥搭板、桥面固定端、模块化桥面加长段、桥面加长段承载梁以及桥面加长段防倾覆梁;所述的上下桥搭板搭接在桥面固定端一侧,便于行人和车辆上下桥;所述的桥面加长段承载梁和桥面加长段防倾覆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桥面固定端上,分别负责承载由模块化桥面加长段传递过来的质量和防止模块化桥面加长段因两侧受力不均而倾覆;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模块化桥面加长段的数量,从而快速搭起应急桥梁平台。

所述的上下桥搭板、桥面固定端以及模块化桥面加长段的制作采用铸造工艺,桥面固定端的底面有肋板,以增强其承载稳定性。

所述的桥面加长段承载梁的材质为一体化的T型结构钢。

与现有的灾后路桥修复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块化应急桥梁平台,能够拆解成小体积零件由车辆运输,到达指定位置后快速搭起桥梁平台,可作为河流、水沟、断桥、深坑以及水灾后路面的应急桥梁,便于行人和小型车辆的临时通行,而且桥面长度灵活可变、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化应急桥梁平台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上下桥搭板,2、桥面固定端,3、模块化桥面加长段,4、桥面加长段承载梁,5、桥面加长段防倾覆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面固定段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应急桥梁平台原理示意图,它包括上下桥搭板1、桥面固定端2、模块化桥面加长段3、桥面加长段承载梁4以及桥面加长段防倾覆梁5;所述的上下桥搭板1搭接在桥面固定端2一侧,便于行人和车辆上下桥;所述的桥面加长段承载梁4和桥面加长段防倾覆梁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桥面固定端2上,分别负责承载由模块化桥面加长段3传递过来的质量和防止模块化桥面加长段3因两侧受力不均而倾覆;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模块化桥面加长段3的数量,从而快速搭起应急桥梁平台。

所述的上下桥搭板1、桥面固定端2以及模块化桥面加长段3的制作采用铸造工艺。

所述的桥面加长段承载梁4的材质为一体化的T型结构钢。

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应急桥梁平台桥面固定端原理示意图。

所述的桥面固定端2的底面有肋板,以增强其承载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