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4062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走桥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走桥工装,特别是一种轻质大跨度通道式走桥。



背景技术:

各型船舶、钻井平台水下建造过程中,根据吃水需要或海底状态,船舶及平台的站位有时距离岸边或陆地较远,并有多达30米的特殊情况,通常使用的10-20米长走桥不能满足施工人员的登船需要。2014年5月28日公告的CN203613451U公开了这样一种长为26米的超长登船走桥,这种走桥桥身由两根工字钢及焊接在两者中间的横梁构成,桥身通过加强栏杆进行加固。该超长登船走桥由于重量太大且走桥中间没有支撑结构,其搭设对船体结构有较大影响,安全性能不佳,而且也不适用于更远距离的登船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质大跨度走桥,以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远距离登船的需要,且减小其质量对船体结构的影响,提高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走桥工装,包括桥身,安装在桥身两侧的护栏,焊接在桥身上的吊装眼板。所述桥身包括顶层桥面和底层桥面;所述顶层桥面和底层桥面通过斜向拉筋焊接封固,形成通道式走桥;所述顶层桥面和底层桥面为钢板上敷设防滑条,且桥面下方布置有加强筋;所述吊装眼板共4枚布置于顶层桥面的侧立面;所述护栏安装在底层桥面侧面;所述斜向拉筋的材质为槽钢28a;所述桥身在横向上为分三段分别制造后拼接而成,两段桥身相接处斜向拉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需拼接的两段桥身上,且斜向拉筋一端焊接在一段桥身的底层桥面上,另一端焊接在另一段桥身的顶层桥面上。

其中,所述桥身设计长度为34米;所述护栏采用直径10mm的圆钢;所述顶层桥面()和底层桥面两个平面之间的通道净高度为2米。

本发明走桥工装包括顶层桥面和底层桥面两个平面,顶层桥面和底层桥面通过斜向拉筋焊接封固,形成通道式走桥。相较于通常的拱形护栏式走桥,通道式走桥在同等重量条件下能够显著提升桥身的结构强度。由于采用了通道式走桥的设计,所以整个走桥工装结构稳固,强度可靠。顶层桥面的侧立面布置有四枚吊装眼板,便于转运吊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走桥工装为分段式建造。走桥工装分为3个分段,分别制作完成后再合拢成整桥。这样整个工装安装方便,能满足大批量人员通行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走桥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走桥工装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走桥工装的首段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走桥工装的中段结构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走桥工装的尾段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8为图7中C-C截面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走桥工装护栏的示意图。

图中:1,顶层桥面;2,底层桥面;3,斜向拉筋;4,吊装眼板;5,加强筋;6,防滑条(加强筋和防滑条在图上没表示出来);7,护栏;8,桥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走桥工装包括顶层桥面1和底层桥面2两个平面,该顶层桥面1和底层桥面2通过斜向拉筋3焊接封固,形成通道式走桥。如图4,图5和图6所示,走桥工装分为3个分段,这三个分段分别制作完成后再合拢成整桥。斜向拉筋3a的底部焊接在走桥工装首段的底层平面2上,合拢时,将斜向拉筋3a的顶端焊接在走桥工装中段部分的顶层桥面1处,再将走桥工装的中段和首段的顶层桥面1和底层桥面2分别焊接。走桥工装的中段和尾端的连接方式相同,也是将斜向拉筋3b的底部焊接在走桥工装中段的底层桥面2上,待合拢时将斜向拉筋3b的顶部焊接在走桥工装尾端的顶层桥面1上,之后再将两部分的顶层桥面1和底层桥面2分别焊接起来。斜向拉筋3的材质为槽钢28a。

如图4和图6所示,在走桥工装的顶层桥面1的侧立面布置有四枚吊装眼板4。如图2,图7和图8所示,桥身由桥面及加强筋5构成,桥面为普通钢板上敷设防滑条6,加强筋5为T型材。走桥工装的顶部和底部结构相同,通过翻转顶部和底部可以互换,并均可作为桥身供施工人员通行(非同时通行)。在走桥工装的侧面设有护栏7。

因本发明主要解决一些特殊情况远距离登船的情况,所以走桥设计长度34米,重量约12吨。护栏为非承载结构,采用直径10mm的圆钢即可。两层桥面之间的通道净高度为2米,能够满足施工人员正常通行。但本发明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长度以满足实际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