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584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在公路交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在城市化建设中道路建设举足轻重,关系到千家万户出行道路是否畅通,现在世界各国的大城市道路交通都不同程度地在高峰期出行受阻,究其原因主要是红绿灯太多、人行道太多、十字路口太多、车流量未能及时分流等等,都是造成道路交通拥挤受阻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十字路口是行人过往和车辆交会之处,如遇行人或者车辆抢道红绿灯很容易出现交通混乱,甚至交通堵塞,为了杜绝行人或者车辆不文明行为引起的十字路口交通堵塞的情况再次发生,科学地分流不断增加的车流量,确保道路畅行无阻,本发明的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能解决十字路口交通受阻问题,科学合理地分流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有条不紊,畅通无阻,不用设置红绿灯,更加人性化,体现了以人为本,方便人们愉快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以彻底解决上述可能出现的交通混乱或者堵塞情况的发生,相比于现有的多层立交桥,本发明成本低,施工方便,科学分流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充分体现了行人和人力自行车的出行方便,非常适合环保绿色出行。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路口由纵横两条道路构成,其纵向道路设有立交桥架设在横向道路上方,所述立交桥为单层双向结构设有主桥、分流桥、引桥、引桥进出口、缓行道,所述横向道路设有二条半沉式无障碍通道分别位于立交桥的两边,横向道路两边和二条半沉式无障碍通道内还设有环形道和人行道,所述环形道包括非机动车道、人力自行车道,所述十字路口不用设置红绿灯,在相对于横向道路上方的立交桥面只设有机动车道,本发明的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相对于多层立交桥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成本,方便了非机动车和人力自行车行驶,以人为本,从而减少碳排放量,半沉式无障碍通道方便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公路,更加人性化。

作为优选:所述纵横两条道路都是双向道路,其中纵向道路包括A方向道路和C方向道路,横向道路包括B方向道路和D方向道路,所述主桥设有四个不同方向的分流桥与横向道路相连接,分流桥之间的主桥面设有至少包括八条机动车道且不得设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所述A方向道路、C方向道路、B方向道路和D方向道路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互不交叉;如果在分流桥之间的主桥面再设置非机动车道或者人行道,就会出现交叉通行的情况,不能实现各行其道,很可能发生交通混乱或者交通堵塞。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桥为八字造型,中间设有出入口,出入口内设有机动车道,出入口的两边的分流桥面都设有机动车道,分流桥可导航不同方向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桥的外侧设有非机动车道,A方向道路和C方向道路的分流桥与缓行道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引桥设在立交桥下方,引桥的一端与引桥进出口相连接,引桥的另一端与地面相连接,引桥用于机动车辆左转弯或者调头;其作用是分流机动车辆减少主桥面的机动车道。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引桥进出口设置在立交桥的A方向道路和C方向道路的主桥两端,引桥进出口两端的间距比横向机动车道的路面宽,是为了分流机动车道的车辆行驶,A方向道路和C方向道路分别设有三个进出口,用于分流A、C、二个方向的机动车辆调头,B、D二个方向的机动车辆左转弯。

作为优选:所述缓行道设置在A方向道路和C方向道路上的分流桥外侧的非机动车道和半沉式无障碍通道之间,因B方向道路和D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是上坡,其缓行道都从半沉式无障碍通道直接连接到立交桥上的非机动车道供人力自行车使用,B方向道路和D方向道路右边的半沉式无障碍通道口上方设有人力自行车平台桥横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缓行道连接,可方便B方向道路和D方向道路右转弯的人力自行车使用,还能节省体力,及时转向,为半沉式无障碍通道口遮风挡雨,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环保出行。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半沉式无障碍通道包括地下部分和桥下部分组成,地下部分中的人行道部分高度不超过一米一与横向道路两边的人行道相连接形成环形的人行道,行人再不用等红绿灯和上天桥过公路,桥下部分不低于一米二,因此,车辆行驶道路的坡度有限,既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又方便非机动车和行人穿过公路,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三者兼顾,科学合理,体现了以人为本。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半沉式无障碍通道的地下部分和桥下部分的高度达到二米三以上,如在半沉式无障碍通道内设置隔墙将非机动车和行人分开,即安全又防尘防噪,一举多得,更加人性化。

作为优化:所述环形道上的非机动车只能逆时针方向行驶,所有非机动车只能通过环形道完成直行、左转弯和调头行驶,所述环形道设置在环形的人行道的内侧,环形道由非机动车道和半沉式无障碍通道连接在一起组成,所述环形道内的非机动车道设有人力自行车专用车道,环形道设置在横向道路两侧的立交桥和A、B、C、D四个分流桥下方并与半沉式无障碍通道连接,环形人行道由包括横向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和半沉式无障碍通道连接组成,行人不用上立交桥,也不用等红绿灯,避免了下长梯步走地下通道。

作为优化:所述纵向道路中A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排列从右向左分别是A1、a4、a3、a2和a1,C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排列从右向左分别是C1、c4、c3、c2和c1,横向道路中B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排列必须为从右向左分别是B1、b4、b3、b2和b1,D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排列必须为从右向左分别是D1、d4、d3、d2和d1,如果排列不正确将导致机动车的行驶出现交叉,可能造成交通混乱。

作为优化:所述A方向道路和C方向道路分别设有三个进出口,共计Af1、Af2、Af3、Cf1、Cf2、Cf3六个进出口,其中Af1和Cf1进出口只能由机动车辆驶入,Af2、Af3、Cf2、Cf3进出口只能由机动车辆驶出,否则会导致交通阻塞,危害交通安全,所述立交桥下方的横向道路两边设有机动车道、环形道和人行道,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畅通无阻。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Af1和Cf3、Cf1和Af3分别用于A方向道路和C方向道路上的机动车调头,如将Af1、Cf3和Cf1、Af3设置在距离十字路口较远的地方,有利于减少立交桥的车流量,有利于减少环形道和环形的人行道路程;作为进一步优化,可将两个半沉式无障碍通道之间的横向道路填平以减少横向道路的起伏。

附图说明

图1为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中的十字路口交叉示意图。

图3为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中半沉式无障碍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主桥与分流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主桥与分流桥的底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5所式,本发明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包括所述十字路口1由纵横两条道路构成,其纵向道路2设有立交桥4架设在横向道路3上方,所述立交桥4为单层双向结构设有主桥5、分流桥6、引桥7、引桥进出口8、缓行道9,所述横向道路3下方设有二条半沉式无障碍通道10分别位于立交桥4的两边,横向道路3两边和二条半沉式无障碍通道10内还设有环形道11和人行道14,所述环形道11包括非机动车道12、人力自行车道13,所述十字路口1不设置红绿灯,在横向道路3上方相对的立交桥4面只设有机动车道15。

实施时,首先,在十字路口1的纵向道路2上架设好立交桥4和分流桥6,将引桥7架设在立交桥4下方的地面与引桥进出口8之间连接好,将立交桥4两边的横向道路3下沉不超过一米一的通道,然后在下沉通道16的两边架设桥墩17,在桥墩17上铺设好桥梁18形成半沉式无障碍通道10铺设在横向道路3下方,再将缓行道9连接在A、C方向的分流桥6和半沉式无障碍通道10进口之间,在B方向道路和D方向道路右边的半沉式无障碍通道10口上方架设人力自行车平台桥19与缓行道9连接,在横向道路3两边、半沉式无障碍通道10内和主桥5下方设定好环形道11、在环形道11内的非机动车道12外侧设置人力自行车道13,然后,在环形道11外设置环形人行道14,最后,将纵向道路2中A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12和机动车道15的排列从右向左分别是A1、a4、a3、a2和a1,C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12和机动车道15的排列从右向左分别是C1、c4、c3、c2和c1,横向道路3中B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12和机动车道15的排列必须为从右向左分别是B1、b4、b3、b2和b1,D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12和机动车道15的排列必须为从右向左分别是D1、d4、d3、d2和d1;在主桥5两端的A方向道路和C方向道路分别设三个进出口8,共计Af1、Af2、Af3、Cf1、Cf2、Cf3六个进出口8,其中Af1和Cf1进出口8只能由机动车辆驶入,Af2、Af3、Cf2、Cf3进出口8只能由机动车辆驶出。

另外,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5所式,所述A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行驶路线是,右转弯时非机动车在A方向道路的最右边非机动车道12A1上行进,经过A方向道路上的分流桥6外车道实现右转弯;直行时非机动车经过A方向道路上的分流桥6外车道在路口21向右转经过转盘22进入环形道,再经D方向道路的转盘23从路口24进入非机动车D1实现直行,而人力自行车经过A方向道路上的分流桥6进入缓行道9,然后通过环形道11再进入D方向道路的缓行道9实现直行;左转弯时非机动车在环形道11通过C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的出入口20实现左转弯;调头时非机动车经过环形道11绕过B方向道路的右边转盘25从路口26进入B1非机动车道右转弯实现调头,而人力自行车调头时经过环形道11进入B方向道路的缓行道9实现调头。所述B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行驶路线是,右转弯时非机动车进入B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B1,经过路口26和B方向道路右边的分流桥6实现右转弯,而人力自行车通过B方向道路右边的人力自行车平台桥19进入缓行道9实现右转弯行驶,需要直行、左转弯和调头的非机动车沿非机动车道B1在B路口26右转绕过转盘25进入非机动车环形道11行驶;直行的非机动车在通过A方向道路旁边连接的分流桥6的出入口20进入非机动车道实现直行,而人力自行车通过B方向道路右边的人力自行车平台桥19进入缓行道9,再进入环形道11从A方向道路旁边连接的分流桥6的出入口20进入非机动车道实现直行,左转弯的非机动车在进入环形道11通过D方向道路右边转盘23经过路口24进入非机动车道D1实现左转弯,而人力自行车在进入环形道11通过D方向道路的半沉式无障碍通道10出口进入缓行道9实现左转弯,调头的非机动车和人力自行车都通过C方向道路连接的分流桥6的出入口20进入非机动车道12实现调头。所述C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行驶路线是,非机动车右转弯时在C方向道路的最右边非机动车道路12C1上行进,非机动车经过C方向道路上的分流桥6外车道实现右转弯,直行时非机动车经过C方向道路上的分流桥6外车道在路口28向右转经过转盘27进入环形道11,再经B方向道路的转盘25从路口26进入非机动车B1实现直行,人力自行车可经过C方向道路上的分流桥6进入缓行道9,然后进入环形道11经过半沉式无障碍通道10出口,再进入B方向道路的缓行道9实现直行,左转弯时非机动车在环形道11通过A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的出入口20实现左转弯,调头时非机动车经过环形道11绕过D方向道路的右边转盘23从路口24进入D1非机动车道右转弯实现调头,而人力自行车调头时经过环形道11进入D方向道路的缓行道9实现调头。所述D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行驶路线是,右转弯时非机动车进入D方向道路的非机动车道D1,经过24路口和D方向道路右边的分流桥6实现右转弯,而人力自行车通过D方向道路右边的人力自行车平台桥19进入缓行道9实现右转弯行驶,需要直行、左转弯和调头的非机动车沿非机动车道D1在路口24右转绕过转盘23进入非机动车环形道11行驶,直行的非机动车在进入环形道11通过C方向道路旁边连接的分流桥6的出入口20进入非机动车道实现直行,而人力自行车通过D方向道路右边的人力自行车平台桥19进入缓行道9,再进入环形道11从C方向道路旁边连接的分流桥6的出入口20进入非机动车道实现直行,左转弯的非机动车在进入环形道11通过B方向道路右边转盘25经过路口26进入非机动车道B1右转实现左转弯、而人力自行车在进入环形道11通过B方向道路的半沉式无障碍通道10出口进入缓行道9实现左转弯,调头的非机动车和人力自行车都通过A方向道路连接的分流桥6的出入口20,右转弯进入非机动车道实现调头。

另外,具体实施时,所述A方向道路的机动车行驶路线是,在A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的排列是在非机动车道12A1旁边从右向左分别是a4、a3、a2和a1机动车道15;a4机动车道15是右转弯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主桥面a4机动车道15,然后通过A方向道路右边的分流桥6右转进入B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实现右转弯;a3机动车道15是左转弯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主桥5面a3机动车道,然后直行在D方向道路旁边的分流桥6右转弯进入D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实现左转弯;a2机动车道15是调头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A方向道路主桥5面机动车道15,然后通过A方向道路的引桥进出口8Af1进入引桥7,左转弯经过主桥5下方的机动车道15进入C方向道路的引桥7从引桥进出口8Cf3出来进入C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实现调头;a1机动车道是直行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主桥面a1机动车道,然后可在A方向道路上的a1机动车道快速直线行进通过十字路口1。所述B方向道路的机动车行驶路线是,在B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的排列是在非机动车道12B1旁边从右向左分别是b4、b3、b2和b1机动车道15;b4机动车道15是右转弯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B方向道路的b4机动车道15,然后经过B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右转弯进入C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实现右转弯;b3机动车道15是左转弯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B方向道路的b3机动车道15,然后右转进入B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下方的出入口20,再通过主桥5下方的机动车道15通过引桥7从A方向道路上的引桥进出口8Af2出来进入A方向道路实现左转弯;b2机动车道15是调头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B方向道路的b2机动车道15行进,然后右转进入B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下方的出入口20,再左转通过主桥5下方右转再次进入B方向道路的b2机动车道,再右转弯上A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进入A方向道路直行,最后在D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右转弯进入D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实现调头;b1机动车道15是直行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B方向道路的b1机动车道15,就可在B方向道路上的b1机动车道15快速直线行进,经过主桥5下方通过十字路口1。所述C方向道路的机动车行驶路线是,在C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的排列是在非机动车道12C1旁边从右向左分别是c4、c3、c2和c1机动车道15;c4机动车道15是右转弯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C方向道路c4机动车道15,然后通过C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右转弯进入D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右转实现右转弯;c3机动车道15是左转弯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C方向道路c3机动车道15直行,然后到B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右转弯进入B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实现左转弯;c2机动车道15是调头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C方向道路c2机动车道15,然后在C方向道路的引桥进出口8Cf1进入引桥7,左转弯经过主桥5下方的机动车道15从A方向道路的引桥7通过引桥进出口8Af3进入A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实现调头;c1机动车道15是直行车道,机动车进入C方向道路的c1机动车道15,就可在c1机动车道15上快速直线行进通过十字路口1。所述D方向道路的机动车行驶路线是,在D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的排列是在非机动车道12D1旁边从右向左分别是d4、d3、d2和d1机动车道15;d4机动车道15是右转弯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D方向道路的d4机动车道15,然后右转弯经过D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外侧车道右转进入A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实现右转弯行驶;d3机动车道是左转弯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D方向道路的d3机动车道15,右转进入D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下方的出入口20,然后通过主桥5面下方的机动车道15从引桥7进入C方向道路的引桥进出口8Cf2出来再进入C方向道路实现左转弯;d2机动车道15是调头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D方向道路的d2机动车道15行进,然后右转进入D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下方的出入口20,再左转通过主桥5面下方再次右转进入D方向道路的d2机动车道15,再右转弯上C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内侧车道进入C方向道路直行,最后右转弯通过B方向道路的分流桥6内侧车道进入B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15右转实现调头;d1机动车道15是直行车道,首先机动车进入D方向道路的d1机动车道15,然后可在D方向道路上快速直线行进,经过主桥5面下方通过十字路口1行驶。

作为再一优化:将A方向道路和C方向道路、B方向道路和D方向道路的调头车辆在未到达十字路口时进行调头,所述A、C、B、D四个方向道路的机动车道在十字路口可从四个机动车道减少为三个机动车道,即纵横两条道路在十字路口从八车道减少为六车道;所述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中的半沉式无障碍通道可单独用于替代人行横道穿过公路,特别适合山地和丘陵地区道路建设使用。

作为再一优化:本发明的一种无障碍十字路口交通设施,可作为江河大桥桥头堡的配套设施,为非机动车和行人过江过河提供方便,有利于绿色交通,环保出行。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限制,具体实施时,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作出种种同等变形。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和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