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623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



背景技术:

护栏即围栏,护栏这里说的是指工业用“防护栏”。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

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城市生活中,由于现今城市的市政设施经常会出现更换、翻新、维修等等情况,常常需要护栏将不能正常使用的区段进行围挡,以避免行人、行车等误入,避免对人造成伤害,也有些其他不能让人们靠近的地方同样需要利用护栏进行围挡,因此,防护栏、防护支架的应用就变得非常频繁。

防护栏的应用主要的作用是进行围挡,但是,现如今很多人却喜欢翻越围挡,一旦出现翻越围挡的情况很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护栏常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移动式的护栏多是在护栏的底部安装轮子,这样就造成护栏不方便固定,现有的固定方式多是通过卡块进行固定的,但是,卡块损坏的频率较高,常造成护栏的使用寿命比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端处安装有两根相互对应的支架杆,在两根相互对应的支架杆之间安装有防护横杆组件,所述防护横杆组件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第一横杆通过铰接安装在一端支架杆的内侧,第二横杆通过铰接安装在另一端支架杆的内侧,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的下侧均安装有上部档块,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下方的支架杆上均安装有与上部档块相对应的下部挡块,在上部档块与下部挡块之间安装有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横杆的末端设有突出触点或触点凹槽,在第二横杆的末端设有与突出触点或触点凹槽相适配的触点凹槽或突出触点,所述突出触点与触点凹槽共同组成触点块;所述底座上表面上的两根相互对应的支架杆之间安装有蓄电池仓,蓄电池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下侧开有行走仓,底座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底座之间还安装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丝杆延伸进入行走仓的内部,在行走仓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分割固定块,分割固定块两侧的丝杆分为前端丝杆和后端丝杆,前端丝杆与后端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在前端丝杆和后端丝杆上均安装有轮调节滑块,轮调节滑块与轮组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轮组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支撑杆与底座的内侧面连接并在底座的内侧面上安装有轮铰接块;所述支架杆上还安装有控制器和报警器,支架杆的顶部均安装有警示灯,所述控制器包括一号开关、二号开关,蓄电池的一极分别与一号开关、二号开关、报警器、触点块的一端连接且一号开关、二号开关、报警器、触点块相互之间为并联结构,一号开关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的另一极连接,二号开关与警示灯串联后连接到蓄电池的另一极,报警器与触点块并联后再与保护电阻串联,保护电阻连接到蓄电池的另一极,保护电阻与警示灯、驱动电机相互之间均为并联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仓能够开合,蓄电池上设有充电接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安装有防滑固定垫。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与支架杆铰接处的上侧均安装有挡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杆与轮组的一侧、轮调节滑块均是通过铰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杆与轮组的一侧、底座的内侧面之间均是通过铰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方便实用,通过在底座的内部安装能够收缩的轮组,不仅能够保证防护支架移动的方便,还能够保证防护支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平稳;通过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既能够实现正常的防护功能,还能够有效的避免人员翻越防护支架,并且在人员翻越防护支架时能够及时的进行提醒与警示。

附图说明

图1为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在受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中轮组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在受压状态下的局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中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杆、3-警示灯、4-第一横杆、5-挡片、6-第二横杆、7-上部档块、8-下部挡块、9-复位弹簧、10-控制器、11-报警器、12-蓄电池仓、13-蓄电池、14-驱动电机、15-减速器、16-防滑固定垫、17-分割固定块、18-前端丝杆、19-后端丝杆、20-轮调节滑块、21-轮组、22-轮铰接块、23-突出触点、24-触点凹槽、25-一号开关、26-二号开关、29-保护电阻、30-触点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市政用防翻越预报警防护支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两端处安装有两根相互对应的支架杆2,在两根相互对应的支架杆2之间安装有防护横杆组件,所述防护横杆组件包括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6,第一横杆4通过铰接安装在一端支架杆2的内侧,第二横杆6通过铰接安装在另一端支架杆2的内侧,在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6与支架杆2铰接处的上侧均安装有挡片5,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6的下侧均安装有上部档块7,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6下方的支架杆2上均安装有与上部档块7相对应的下部挡块8,在上部档块7与下部挡块8之间安装有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9,所述第一横杆4的末端设有突出触点23或触点凹槽24,在第二横杆6的末端设有与突出触点23或触点凹槽24相适配的触点凹槽24或突出触点23,所述突出触点23与触点凹槽24共同组成触点块30;所述底座1上表面上的两根相互对应的支架杆2之间安装有蓄电池仓12,蓄电池仓12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3,所述蓄电池仓12能够开合,蓄电池13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底座1的下侧开有行走仓,底座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与底座1之间还安装有减速器15,减速器15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丝杆延伸进入行走仓的内部,在行走仓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分割固定块17,分割固定块17两侧的丝杆分为前端丝杆18和后端丝杆19,前端丝杆18与后端丝杆19的螺纹方向相反,在前端丝杆18和后端丝杆19上均安装有轮调节滑块20,轮调节滑块20与轮组21的一侧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一支撑杆与轮组21的一侧、轮调节滑块20均是通过铰接连接,轮组21的另一侧通过第二支撑杆与底座1的内侧面连接并在底座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轮铰接块22,第二支撑杆与轮组21的一侧、底座1的内侧面之间均是通过铰接连接;所述底座1的底部均安装有防滑固定垫16,所述支架杆2上还安装有控制器10和报警器11,支架杆2的顶部均安装有警示灯3,所述控制器10包括一号开关25、二号开关26,蓄电池13的一极分别与一号开关25、二号开关26、报警器11、触点块30的一端连接且一号开关25、二号开关26、报警器11、触点块30相互之间为并联结构,一号开关25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14的一端连接,驱动电机14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13的另一极连接,二号开关26与警示灯3串联后连接到蓄电池13的另一极,报警器11与触点块30并联后再与保护电阻29串联,保护电阻29连接到蓄电池13的另一极,保护电阻29与警示灯3、驱动电机14相互之间均为并联结构。

在实际工作时,通过一号开关25能够控制驱动电机14进行正反转,驱动电机14转动时带动丝杆转动,因为前端丝杆18与后端丝杆19的螺纹方向是相反的,因此,虽然整个丝杆的转向是相同的,但是前端丝杆18上的轮调节滑块20与后端丝杆19上的轮调节滑块20的运动方向确是相反的,当驱动电机14正转时,轮调节滑块20均是向靠近底座1边缘的一侧运动,此时,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会逐渐倾斜,这样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便能够支撑着轮组21向下运动,直至轮组21与地面接触而底座1不与底面接触,此时,便能够直接通过轮组21对整个装置进行移动,非常方便,当需要将整个支架固定时,控制驱动电机14反转,此时,轮调节滑块20会向底座1的中间位置处运动,轮组21会向上运动并收缩到行走腔的内部,轮组21不再与地面接触,此时,底座1直接与地面接触,能够保证整个支架的稳固,同时,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防滑固定垫16,通过防滑固定垫16能够避免支架来回移动。

支架杆2的顶部设置警示灯3,通过控制器能够控制警示灯3常亮,从而起到警示的作用,在两个对应的支架杆2之间安装第一横杆4与第二横杆6,第一横杆4与第二横杆6在水平方向上是固定的,因此,若有人向越过防护支架必须从上方越过,此时便需要将脚踩在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6上,将脚踩在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6上时,由于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6在竖直方向上能够上下运动,因此将脚踩在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6上时,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6会向下运动,使人们很难施力,另外,在支架杆2上安装有报警器11,正常状态下由于报警器11与触点块30之间是并联的,而触点块30处的电阻阻值很小,与普通导线差不多,因此,平时报警器11处于局部短路状态,而当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6被踩下去之后,触点块30处被断开,此时,报警器11的位置处就会形成通路,报警器11就会发出蜂鸣声等警示类的响声,一方面是为了提醒翻越者终止翻越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管理者提供一定的警示,及时的查看并阻止翻越的行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