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无障碍吊桥阶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503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拼装式无障碍吊桥阶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阶梯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拼装式无障碍吊桥阶梯。



背景技术:

吊桥又称悬索桥,通常由钢索、桥塔、吊杆、锚锭、加劲梁及桥面板系所组成。吊桥的跨越能力是各种桥梁体系中最大的,按加劲梁的刚度,吊桥又可分为柔性与刚性两种,桥面板常见的有木质板,而木质板的造价高、抗腐能力差,后期出现了金属材质的阶梯板,其虽解决木质板造价高、抗腐能力差的缺点,但其自重大,坡段处形成有台阶,无法满足无障碍通行,产品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装式无障碍吊桥阶梯,其主要的技术方案如下:

拼装式无障碍吊桥阶梯,其包括阶梯板(1),于阶梯板(1)背侧长度方向的两侧成型有开口相对的“C”形折边Ⅰ(11)、“C”形折边Ⅱ(12),于“C”形折边Ⅰ(11)、“C”形折边Ⅱ(12)之间至少设有三根加强梁(2),于“C”形折边Ⅰ(11)、“C”形折边Ⅱ(12)之间还设有等间距布置的连接板(3)且于连接板(3)的板体上分别设有固定孔(31);

其中,所述阶梯板(3)为斜向板体Ⅰ(13)、斜向板体Ⅱ(14)构成且具有倒“V”形或倒“U”形折起部的金属板,该金属板的板体上均布有穿孔(15)。

更进一步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阶梯板(1)为平直延展的金属板,于金属板的板体上均布有穿孔(15)。

更进一步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固定孔(31)为环形孔。

更进一步的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穿孔(15)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星形中的一种。

有益效果是:

(1)解决传统阶梯板造价高的问题,增强了阶梯板的抗腐能力,板面打孔,大副减轻了自重,加大了承载重量,且可达到防滑的目的;

(2)坡段处阶梯板依次固定,相邻吊桥阶梯之间通过斜向板体Ⅱ过渡,避免了台阶的出现,满足人、车无障碍通行的需要,产品的适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阶梯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阶梯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阶梯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阶梯板为平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阶梯板固定就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参见图1-5,拼装式无障碍吊桥阶梯,其包括阶梯板1,于阶梯板1背侧长度方向的两侧成型有开口相对的“C”形折边Ⅰ11、“C”形折边Ⅱ12,于“C”形折边Ⅰ11、“C”形折边Ⅱ12之间设有三根加强梁2,容易理解的是加强梁2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四根或者多根,于“C”形折边Ⅰ11、“C”形折边Ⅱ12之间还设有等间距布置的连接板3且于连接板3的板体上分别设有固定孔31,容易理解的是,连接板3一般根据钢索的根数来定,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设置为四块且沿阶梯板宽度方向布置;为了满足无障碍通行,阶梯板1为斜向板体Ⅰ13、斜向板体Ⅱ14构成且具有倒“V”形或倒“U”形折起部的金属板,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倒“V”形或倒“U”形折起部成型于金属板面侧的4/5处且沿金属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同时倒“V”形或倒“U”形折起部的折起高度控制在10~30cm,金属板的板体上均布有穿孔15,穿孔15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降低自重,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参见图5,安装时,预先固定好钢索5,再将槽钢6与钢索5固定,于坡段处依次将阶梯板1沿钢索5延伸方向由低位向高位等间距铺设,通过接入固定孔31的螺栓4将阶梯板1分别与槽钢6固定,固定完毕后,相邻阶梯板之间通过斜向板体Ⅱ14过渡,避免了台阶的出现,满足人、车无障碍通行的需要,产品的适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参见图4,为了满足吊桥平直段的铺设,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阶梯板1设计为平直延展的金属板,于金属板的板体上均布有通孔15,平直延展的金属板可以满足吊桥平直段的铺设,穿孔15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降低自重,同时起到防滑的作用。

为了便于安装时对阶梯板1的安装倾斜度及安装高度进行调节,更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连接板3上的固定孔31设计为环形孔。

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穿孔15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形、椭圆形或星形中的一种。

综上,解决传统阶梯板造价高的问题,增强了阶梯板的抗腐能力,板面打孔,大副减轻了自重,加大了承载重量,且可达到防滑的目的;坡段处阶梯板依次固定,相邻吊桥阶梯之间通过斜向板体Ⅱ过渡,避免了台阶的出现,满足人、车无障碍通行的需求,产品的适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