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自锁形边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281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自锁形边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自锁形边石。



背景技术:

边石的主要作用是:1、分隔道路铺装与绿地,并起到阻隔泥土作用;2、巩固、保护铺装边缘,防止破损。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的边石目前尚无其他作用,而且下雨时雨水也只是顺着路边边石流淌,最后由排水井中排走,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边石均为独立结构,铺设边石需要人工找平、对齐,并且相邻边石缝隙间需要抹灰勾缝,以使各块边石成为一体共同受力,因此施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自锁形边石,铺设方便牢固,而且相邻边石的石基之间形成排水口,可将路面积水排到边石后方的绿地中,既实现排水功能,也为绿地补充水分,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并且本实用新型在边石表面设有发光条起到道路指示或车辆行人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态自锁形边石,包括边石主体和石基,所述边石主体一端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一凹口,所述边石主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凹口和第二凸台,铺设时任一边石主体上的第一凸台和第一凹口依次与相邻边石主体上的第二凹口和第二凸台嵌合,在边石主体下侧设有石基,且所述石基靠近第一凹口的一端设有止口,当两个边石主体咬合连接时,所述止口形成排水口。

所述第一凸台的凸出方向以及所述第一凹口的凹口朝向均指向下方,所述第二凹口的凹口朝向以及所述第二凸台的凸出方向均指向上方。

在所述边石主体上表面设有多组防护槽。

在所述边石主体靠近路面一侧设有发光条。

所述边石主体靠近路面一侧呈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边石主体下侧的石基端部设有止口,边石主体连接时,所述止口即形成排水口,可将路面积水排到边石后方的绿地中,既实现排水功能,也为绿地补充水分,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符合国家相关环保要求。

2、本实用新型在边石主体两端分别设有凸台和凹口,铺设时相邻边石主体上的凸台和凹口依次咬合实现连接,铺设方便且连接牢固,大大提供了施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边石主体上设有发光条,可起到道路指示或车辆行人警示作用,另外在边石主体表面设有防滑槽,防止行人滑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凸台,2为第一凹口,3为第二凹口,4为第二凸台,5为防滑槽,6为止口,7为边石主体,8为石基,9为发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边石主体7和石基8,所述边石主体7一端设有第一凸台1和第一凹口2,且所述第一凸台1的凸出方向以及所述第一凹口2的凹口朝向均指向下方,所述边石主体7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凹口3和第二凸台4,且所述第二凹口3的凹口朝向以及所述第二凸台4的凸出方向均指向上方,铺设时任一边石主体7上的第一凸台1和第一凹口2依次与相邻边石主体7上的第二凹口3和第二凸台4嵌合,从而实现两个边石主体7的咬合连接。在边石主体7下侧设有石基8,且所述石基8靠近第一凹口2的一端设有止口6,如图1所示,当两个边石主体7咬合连接时,所述止口6形成排水口,地表积水可由所述排水口排入边石主体7后方的绿地中,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

如图1~3所示,在所述边石主体7上表面设有多组防滑槽5,防止行人踩到边石后滑倒,在所述边石主体7靠近路面一侧的上端嵌装有发光条9,所述发光条9可用于指示道路方向,引导车流人流,另外所述边石主体7靠近路面一侧呈斜面,雨水可沿着该斜面流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在边石主体7两端分别设有凸台和凹口,铺设时相邻边石主体7上的凸台和凹口依次咬合实现连接,铺设方便且连接牢固,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边石主体7下侧的石基8端部设有止口6,边石主体7连接时,所述止口6即形成排水口,可将路面积水排到边石后方的绿地中,既实现排水功能,也为绿地补充水分,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节约水资源,另外在所述边石主体7上还设有发光条9用于指示道路方向,引导车流人流,并且所述边石主体7上表面设有多组防滑槽5防止行人滑倒。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