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7034发布日期:2018-11-07 20:4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动工具,属于园林电动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具备吹风与吸风两种功能的电动工具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户在使用该电动工具时,可能会在两种功能之间切换。例如,在园林工具领域的吹吸机,主要用于落叶的清理和收集,因此也被称为树叶吹吸机。

一般地,吹吸机有两种模式,当吹吸机处于吹气模式时,从吹气管中吹出的高速气流将散落于地面的树叶吹拢聚集;当吹吸机处于吸气模式时,形成吸气气流将地面树叶以及尘屑吸入收集装置,完成对地面树叶的清理。

这种吹吸机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吹风与吸气功能转换的时候,通常是拆下吸管、装上吹管,或者拆下吹管、装上吸管,然而一些不熟悉操作的用户可能出现非专业性的操作更换行为,导致机器未能完全停止下来,就进行更换行为,极易出现机器伤人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动工具,使得用户在不同工作模式间切换操作时更安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动工具,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可拆连接有第一工作头和第二工作头,所述机壳内设有启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在其两端之间设置转动端,所述转动端与机壳滑动配合且可与机壳相对转动,第一工作头上设有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连杆的一端相抵的第一触发凸起,第二工作头上设有在装配状态下与连杆的另一端相抵的第二触发凸起;

第一触发凸起和第二触发凸起其中之一与连杆相抵状态下,所述连杆相对

于机壳转动;

第一触发凸起和第二触发凸起两者同时与连杆相抵状态下,所述连杆被推

动并相对于所述机壳发生移动,以触发所述启动开关。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在机壳上设置了一个安全操作装置,该安全操作装置包括连杆,连杆是转动安装在机壳上,且转动位置处,即转动端可与机壳发生相对移动,转动端是位于连杆的两端之间的位置,连杆的两端是自由端,即连杆的两端其中一端受力时,连杆会以转动端为中心发生转动,而当连杆的两端同时受力时,就会产生一个推动连杆移动的力,从而让连杆发生移动的效果,也就是说连杆两端受力和其中一端受力时,连杆发生的运动效果是不同的,利用这一差异性,在第一工作头上设有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连杆的一端相抵的第一触发凸起,第二工作头上设有在装配状态下与连杆的另一端相抵的第二触发凸起;

当第一触发凸起和第二触发凸起,其中一个与连杆的一端相抵时,即仅对连杆的一端产生作用力,连杆仅仅是发生转动效果,可能会有微小的移动,但是可以忽略;

而当第一触发凸起和第二触发凸起同时与连杆的两端相抵时,此时的连杆,两端受力,从而会被推动发生移动,连杆移动时,可以是依靠物理接触启动开关,也可以是利用光电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等触发信号来开启启动开关。

利用这种效果,当第一工作头和第二工作头两者,其中之一被拆卸时,启动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所以用户在拆卸掉其中之一时,电动工具都不会运作,只有在第一工作头和第二工作头同时装配在机壳上,电动工具都才会运作,这样就保证了用户在拆卸更换过程中,电动工具不会伤到用户,安全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上设有滑槽,所述连杆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容置在所述滑槽内;或,所述机壳上设有转轴,所述连杆上设有滑槽,所述转轴容置在所述滑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位于所述启动开关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启动开关和连杆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设有供所述第一触发凸起伸入的第一穿孔;和/或,所述机壳设有供所述第二触发凸起伸入的第二穿孔。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触发凸起的第一定位槽;和/ 或,所述连杆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触发凸起的第二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启动开关为微动开关,第一触发凸起和第二触发凸起两者同时与连杆相抵状态下,所述连杆朝向启动开关移动并与启动开关接触;或,所述机壳内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启动开关连接,所述连杆发生移动时触发所述光电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杆转动范围的限位挡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工作头和第二工作头与机壳通过卡扣扣合,所述机壳上设有解扣第一工作头的第一按钮、解扣第二工作头的第二按钮。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工具为吹吸机,所述第一工作头为吹管或集草袋,所述第二工作头为吸管或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实施例一中吹风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实施例一中吸风模式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实施例一中连杆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实施例一中连杆与第一触发凸起、第二触发凸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实施例一中吹管和防护罩同时装配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实施例一中的防护罩装配、吹管拆下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实施例一中吸管装置、集草袋装配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工具实施例一中集草袋装配、吸管拆下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是一种吹吸机,吹吸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上设有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1,吹吸机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吹风模式和吸风模式,如图1中展示的是吹风模式,该模式下,机壳1上的出风口101安装是吹管21,进风口102处安装防护罩32,吹管21用于出风,防护罩32则是处于安全考虑,防止用户手或杂物进入到机壳1内,图2中展示的是吸风模式,吸风模式下,机壳1出风口101上安装集草袋22,进风口102处安装的是吸管31。两个工作模式的切换,主要是依靠更换工作头来实现,即吹管21和集草袋22都是第一工作头2,吸管31和防护罩32都是第二工作头3,第一工作头2和第二工作头3均是与机壳1可拆连接。

在两者工作模式切换过程中,比如从吹风模式切换到吸风模式时,通常是从出风口101处拆下吹管21,装上集草袋22,把防护罩32从进风口102处拆下,装上吸管31,如果从吸风模式切换到吹风模式,则反之。显然这种切换模式下,都需要将其中一个工作头拆下,拆下过程中,机壳1内的电机41、风扇42等会暴露出来,没有任何防护,此时如果电机41、风扇42还在运作中,用户不小心触碰到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出于这个目的,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个安全操作装置。

该安全操作装置包括连杆5,连杆5是转动安装在机壳1上,且转动位置处,即转动端可与机壳1发生相对移动,转动端是位于连杆5的两端之间的位置,连杆5的两端是自由端,即连杆5的两端其中一端受力时,连杆5会以转动端为中心发生转动,而当连杆5的两端同时受力时,就会产生一个推动连杆5移动的力,从而让连杆5发生移动的效果,也就是说连杆5两端受力和其中一端受力时,连杆5发生的运动效果是不同的,利用这一差异性,在第一工作头2上设有在装配状态下与所述连杆5的一端相抵的第一触发凸起201,第二工作头3 上设有在装配状态下与连杆5的另一端相抵的第二触发凸起301;

当第一触发凸起201和第二触发凸起301,其中一个与连杆5的一端相抵时,即仅对连杆5的一端产生作用力,连杆5仅仅是发生转动效果,可能会有微小的移动,但是可以忽略;

而当第一触发凸起201和第二触发凸起301同时与连杆5的两端相抵时,此时的连杆5两端受力,从而会被推动发生移动,连杆5移动时,可以是依靠物理接触启动开关6,也可以是利用光电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等触发信号来开启启动开关6。

利用这种效果,当第一工作头2和第二工作头3两者,其中之一被拆卸时,启动开关6处于关闭状态,所以用户在拆卸掉其中之一时,吹吸机都不会运作,只有在第一工作头2和第二工作头3同时装配在机壳1上,吹吸机才会运作,这样就保证了用户在拆卸更换过程中,电动工具不会伤到用户,安全性更好。

具体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机壳1内设有启动开关6,启动开关6用于控制电机41的开闭,所述机壳1上设有滑槽103,所述连杆5上设有转轴51,所述转轴51容置在所述滑槽103内并可在滑槽103内滑动,滑动的方向是朝向启动开关6或远离启动开关6,转轴51位于连杆5的两个自由端的之间,即转轴51既可以在滑槽103内转动,也可以在滑槽103内移动。

如图3所示,在第一工作头2是安装在机壳1的右端,从右往左扣合在机壳 1上,第一工作头2的左端延伸出有第一触发凸起201,连杆5靠右侧的自由端,是呈倾斜状,当第一工作头2安装到机壳1上时,第一触发凸起201与连杆5 右侧的自由端底部相抵,如果此时第二工作头3没有安装到机壳1上,那就相当于连杆5的右端受力,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不会发生移动;

同理,第二工作头3是安装在机壳1的底部位置,从下往上扣合在机壳1 上,第二工作头3的顶端延伸出第二触发凸起301,当第二工作头3安装到机壳 1上时,第二触发凸起301会与连杆5左侧的自由端底部相抵,如果此时第一工作头2没有安装在机壳1上,那就相当于连杆5的左端受力,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不会发生移动;

但是如果连杆5的左端和右端同时受力,则连杆5会在滑槽103内滑动,滑动方向朝向启动开关6,即图3中朝上移动,本实施例中启动开关6是微动开关,微动开关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式触动开关,结构不作过多阐述,当连杆5朝上移动时,会顶触到微动开关,从而启动电机4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杆5的顶部设有顶触凸起52,设置顶触凸起52有助于连杆5顶触到微动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并不局限于微动开关这种实施例,也可以是光电传感器,即在机壳1上设置光电传感器,比如红外传感器,当连杆5 朝上移动时,遮挡住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线,当光电传感器感应到后,触发所述启动开关6,当采用光电传感器时,连杆5的滑动方向不局限于朝向启动开关 6,可以是朝向光电传感器方向。

当第一工作头2和第二工作头3,其中一个拆下时,连杆5能回位到初始状态,本实施例中需要对连杆5进行复位设计,本实施例中采用两种复位方式结合:

第一种复位方式,将滑槽103设置在启动开关6的下方,当第一工作头2 和第二工作头3其中一个拆下时,连杆5一端不受力,连杆5会因自身重力的影响,自然下降,从而与启动开关6分离;

第二中复位方式,在启动开关6与连杆5之间设置复位弹性件61,需要说明的是,该复位弹性件61可以是单独设置在启动开关6与连杆5之间,也可以是固定在连杆5上或固定在启动开关6上,本实施例优选是固定在启动开关6上,而且是与启动开关6一体式的,复位弹性件61是启动开关6上的弹性金属片,有些启动开关6自身就自带有弹性金属片,该弹性金属片既是导通电路用,也是复位用,一举两得。

需要说明的是,在别的实施方式中,这两种复位方式可以则一选择,并不局限于两者结合使用,在单独使用第二种复位方式时,连杆5并不需要局限设置在启动开关6下方。

为了避免连杆5在转动复位过程中,转动过量,所述机壳1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连杆5转动范围的限位挡筋,本实施例中限位挡筋包括第一挡筋104和第二挡筋105,第一挡筋104用于限制连杆5的右端过度下摆,第二挡筋105用于限制连杆5的左端过度下摆。

为了防止第一工作头2和第二工作头3同时装配状态下,连杆5能够稳定保持与启动开关6顶触的状态,所述连杆5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一触发凸起201 的第一定位槽53;所述连杆5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第二触发凸起301的第二定位槽54,利用第一定位槽53和第二定位槽54,第一触发凸起201和第二触发凸起301能够稳定与连杆5实现定位,相互之间不容易发生相对移动,稳定性更好。

其他细节结构中,所述第一工作头2和第二工作头3与机壳1通过卡扣扣合,所述机壳1上设有解扣第一工作头2的第一按钮11、解扣第二工作头3的第二按钮12,利用卡扣的结构,能够让拆卸、安装更加方便。另外,所述机壳1设有供所述第一触发凸起201伸入用的第一穿孔13,第一穿孔13位于出风口101 的位置附近,第一穿孔13也可以是与出风口101为同一孔,所述机壳1设有供所述第二触发凸起301伸入用的第二穿孔14,第二穿孔14位于进风口102的位置附近,第二穿孔14也可以是与进风口102为同一孔。另外,防护罩32是铰接在机壳1上,不装吸管31时,防护罩32扣合到机壳1上,装吸管31时,防护罩32从机壳1上解扣。

如图5至图8所示,是各种状态下连杆5的位置图:

图5中,是吹风模式,此时防护罩32、吹管21同时安装在机壳1上,此状态下,连杆5的两端同时受力,连杆5被推动到与启动开关6相抵;

图6中是切换过程,此时防护罩32安装在机壳1上,吹管21拆下时,此状态下,第一触发凸起201与连杆5分离,连杆5的右端不受力,连杆5自身发生转动,并在复位弹性件61和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与启动开关6分离;

图7中,是吸风模式,此时吸管31安装在机壳1上,集草袋22也安装在机壳1上,此状态下,连杆5的两端同时受力,连杆5被推动到与启动开关6相抵;

图8中是切换过程,此时防护罩32、吸管31均没有安装在机壳1上,只有集草袋22安装在机壳1上,此状态下,第二触发凸起301与连杆5分析,连杆 5的左端不受力,连杆5自身发生转动,并在复位弹性件61和自身重力的影响下,与启动开关6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吹吸机仅仅是电动工具中一种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吹吸机,其他拥有不同工作模式,且不同工作模式是依靠第一工作头和第二工作头相互切换来完成的电动工具,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滑槽是设在连杆上,而转轴是设在机壳上,位置进行互换,但是实现的效果、作用与实施例1中近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