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带孔水泥轨枕的吊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6315发布日期:2018-11-23 21:59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带孔水泥轨枕的吊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枕的吊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带孔水泥轨枕的吊装工具。



背景技术:

轨枕是铁路轨道基础的关键部件,是直接支承铁轨的结构物,用以保持铁轨的正确位置,并将荷载传布于道床上。目前,水泥轨枕是普遍采用的轨枕,水泥轨枕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养护工作量小,其损伤率和报废率比木枕要低得多。但是,水泥轨枕的重量比木枕重的多,吊装给施工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目前轨枕的吊装需要用钢丝绳套在水泥轨枕两端的底部,费时费力;而装运轨枕时,同样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一根30kg/m的水泥轨枕重约35kg,矿车高度1.2m,装水泥轨枕时,矿车的装运高度达到1.4m,在卸水泥轨枕时,一般将水泥轨枕直接扔到地面,因其重,容易砸碰施工人员的手部,而且水泥轨枕损坏严重,一般在轨枕中部出现裂纹,根据以前的统计数据显示,装卸水泥轨枕的损坏率达到10%,将损坏的轨枕铺设在道床上,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各种带孔水泥轨枕的吊装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泥轨枕吊装操作困难、人力成本高、吊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适用于各种带孔水泥轨枕的吊装工具,包括钢丝绳连接部和轨枕螺孔连接部,所述钢丝绳连接部包括金属柱状手柄和手柄顶部的用于安装起吊钢丝绳的内钻孔;所述轨枕螺孔连接部包括轨枕螺孔锥体和轨枕螺孔锥体底部的底边棱缘,所述轨枕螺孔锥体的上底直径大、下底直径小,所述轨枕螺孔锥体的长度大于水泥轨枕的厚度,轨枕螺孔锥体的最大直径小于水泥轨枕的孔径;所述底边棱缘的直径小于水泥轨枕的孔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的钢丝绳连接部和轨枕螺孔连接部是一体化成型或焊接成型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金属柱状手柄外部设置有手柄套。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各种带孔水泥轨枕的吊装工具,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工具与水泥轨枕结合部牢固,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及物件的绝缘对安全;

(2)本工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吊装水泥轨枕时需要用钢丝绳或尼龙绳套在水泥轨枕两端底部的问题,使多人操作变为一人操作,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

(3)多根水泥轨枕同时吊装时,达到了堆放整齐、吊装工具取放方便,操作简单;

(4)吊装工具制作成本低、耐用;适合于所有具备吊装设备的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带孔水泥轨枕的吊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柱状手柄,2、内钻孔,3、轨枕螺孔锥体,4、底边棱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适用于各种带孔水泥轨枕的吊装工具,包括钢丝绳连接部和轨枕螺孔连接部,所述钢丝绳连接部包括金属柱状手柄1和手柄顶部的用于安装起吊钢丝绳的内钻孔2;所述轨枕螺孔连接部包括轨枕螺孔锥体3和轨枕螺孔锥体底部的底边棱缘4,所述轨枕螺孔锥体3的上底直径大、下底直径小,所述轨枕螺孔锥体3的长度大于水泥轨枕的厚度,轨枕孔锥体3的最大直径小于水泥轨枕的孔径;所述底边棱缘4的直径小于水泥轨枕的孔径。钢丝绳连接部和轨枕螺孔连接部上一体化成型的。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孔径为40mm、厚度为220mm的水泥轨枕设计的吊装工具的各部分参数为:

(1)金属柱状手柄1为圆柱体,重量达1.85公斤,其长度为120mm,直径为50mm,在离手柄顶部10mm的位置,从手柄侧面开一个直径为16mm的用于安装钢丝绳的孔,此孔横向贯穿整个手柄。金属手柄用于安装连接起吊钢丝绳,同时自身达到一定的重量,当将吊装工具放入水泥轨枕的螺孔时,可起到自身下沉的效果,为起吊时自然形成向内受力的牢固三角框打下基础。

(2)轨枕螺孔锥体3长250mm,其上底的直径为30mm,下底的直径为25mm,轨枕孔锥体底部的底边棱缘4厚6mm,其为圆柱体状,圆柱体直径为39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同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工具的轨枕螺孔连接部分别插入水泥轨枕的两侧的螺孔中,吊装工具通过其钢丝绳连接部自身的重量下沉,使底边棱缘穿过水泥轨枕的螺孔。然后钩挂住钢丝绳起吊,此时,两根钢丝绳和水泥轨枕形成一个三角形,根据受力分析,吊装工具与水泥轨枕底部有7mm圆弧型垂直受力面,并且形成三角受力点,使底边棱缘钩住水泥轨枕的螺孔的外沿,从而吊装工具与水泥轨枕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及其优点:吊装工具与水泥轨枕结合部牢固,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及物件的绝缘对安全;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率;吊装工具制作成本低、耐用;适合于所有具备吊装设备的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