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指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2923发布日期:2018-07-07 20:0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标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指示牌。



背景技术:

指示牌是一种指示方向的牌子,定义较为广泛,也叫做广告牌,标识牌。公路、公园、小区等的交叉路口通常会设置道路指示牌,为行人展示道路及建筑信息,便于行人根据该信息选择正确的目标方向,防止出现迷路、绕路等现象。

当遇到路名较多或建筑物布局较为复杂时,现有技术通常会在立柱上挂满各种指示牌板,虽然能起到较好的指示作用,但是由于道路指示牌一般放置在交叉路口的道路边,因此挂满各种指示牌板的指示牌会占用较多的路边面积,使得交叉路口的可利用面积减少,影响路人的正常行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指示牌,其解决了指示牌板数量较多,导致路边可利用面积减少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且占用空间较小,便于行人快速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道路指示牌,包括位于道路边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标识组件,所述标识组件包括用于展示道路及建筑信息且从上到下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指示牌板、第二指示牌板、第三指示牌板,所述第一指示牌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立柱顶部,另一端指向所述道路方向,所述第一指示牌板在靠近所述第二指示牌板的一侧设有第二跳珠及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贯穿所述第一指示牌板底部,所述第三指示牌板在靠近所述第二指示牌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孔及第二滑轨;

所述第二指示牌板在靠近所述第一指示牌板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跳珠配合的第一限位孔,且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指示牌板在靠近所述第三指示牌板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孔配合的第一跳珠,且设有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贯穿所述第二指示牌板底部。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向下拉动第三指示牌板,使得第二指示牌板、第三指示牌板相继向下展开,第二指示牌板、第三指示牌板上的标识信息将展示出来,便于行人根据该信息选择正确的目标方向。行人确定好目标方向后,向上推动第三指示牌板,使得第二指示牌板、第三指示牌板相继被固定在第一指示牌板背后,从而减小了占地空间,提高了交叉路口的可利用面积,便于行人快速通过。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指示牌板在所述第二滑槽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轨向上滑出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指示牌板在所述第一滑槽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轨向上滑出的第一限位部。

采用上述结构,防止向上推动第三指示牌板时,第二指示牌板、第三指示牌板滑动到第一指示牌板上方,便于快速将第二指示牌板、第三指示牌板隐藏在第一指示牌板背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三指示牌板的底部设有拉环。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向下或向上拉动第三指示牌板。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二指示牌板至少设有一个。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展示较多的道路及建筑信息,导向效果较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指示牌板与所述立柱螺栓连接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标识组件的更换、检修及养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向下拉动第三指示牌板,使得第二指示牌板、第三指示牌板相继向下展开,第二指示牌板、第三指示牌板上的标识信息将展示出来,便于行人根据该信息选择正确的目标方向。行人确定好目标方向后,向上推动第三指示牌板,使得第二指示牌板、第三指示牌板相继被固定在第一指示牌板背后,从而减小了占地空间,提高了交叉路口的可利用面积,便于行人快速通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标识组件未展开时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标识组件展开后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中标识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标识组件的结构。

图中,1、立柱;2、标识组件;201、第一指示牌板;202、第二指示牌板;203、第三指示牌板;204、拉环;205、第一滑轨;206、第二滑轨;207、第二限位孔;208、第一限位孔;209、第二滑槽;210、第二跳珠;211、第一滑槽;212、第一跳珠;213、第一限位部;214、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道路指示牌,如图1所示,包括位于道路边上的立柱1,立柱1为竖直设置且其顶部固定有标识组件2。

参照图2、3,标识组件2包括用于展示道路及建筑信息且从上到下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指示牌板201、第二指示牌板202、第三指示牌板203,第一指示牌板201、第二指示牌板202以及第三指示牌板203形状相同且同向一端为尖端设置。第一指示牌板201的一端螺栓连接于立柱1顶部,另一尖端指向道路方向,第一指示牌板201在靠近第二指示牌板202的一侧设有第二跳珠210,第二跳珠210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指示牌板201的上下两侧,第二跳珠210上固定有弹簧片,弹簧片安装于第一指示牌板201内部。第一指示牌板201在靠近第二指示牌板202的一侧还开有第二滑槽209,第二滑槽209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跳珠210两侧,第二滑槽209为竖直设置且向下贯穿第一指示牌板201底部,第一指示牌板201在第二滑槽209的顶部设有第二限位部214。

参照图2、3,第三指示牌板203位于第一指示牌板201的背面一侧且其底部设有拉环204,第三指示牌板203在靠近第二指示牌板202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孔207,第二限位孔20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三指示牌板203的上下两侧。第三指示牌板203在靠近第二指示牌板202的一侧还设有第二滑轨206,第二滑轨20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限位孔207两侧,第二滑轨206为竖直设置。

参照图2、3,第二指示牌板202位于第一指示牌板201、第三指示牌板203之间,第二指示牌板202在靠近第一指示牌板201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孔208,第一限位孔208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指示牌板202的上下两侧,第一限位孔208与第一指示牌板201上的第二跳珠210配合设置。第二指示牌板202在靠近第一指示牌板201一侧还设有第一滑轨205,第一滑轨205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限位孔208两侧,第一滑轨205为竖直设置且与第一指示牌板201上的第二滑槽209滑动配合。

参照图2、3,第二指示牌板202在靠近第三指示牌板203一侧设有第一跳珠212,第一跳珠2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指示牌板202的上下两侧,第一跳珠212上固定有弹簧片,弹簧片安装于第二指示牌板202内部,第一跳珠212与第三指示牌板203上的第二限位孔207配合设置。第二指示牌板202在靠近第三指示牌板203一侧还设有第一滑槽211,第一滑槽2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跳珠212两侧,第一滑槽211为竖直设置且向下贯穿第二指示牌板202底部,第一滑槽211与第三指示牌板203上的第二滑轨206滑动配合。第二指示牌板202在第一滑槽211的顶部设有用于限制第三指示牌板203向上滑出的第一限位部213。第二指示牌板202设有两个,两个不同第二指示牌板202上的第一滑槽211、第一滑轨205相互配合滑动,两个不同第二指示牌板202上的第一跳珠212、第一限位孔208相互配合固定。

工作过程及原理:向下拉动拉环204,第三指示牌板203上的第二滑轨206将沿着第二指示牌板202上的第一滑槽211向下滑动,两个第一跳珠212也将自动收缩到第二指示牌板202内部。当第三指示牌板203滑动到第二指示牌板202底部时,第二指示牌板202下方的第一跳珠212将自动弹起并嵌入到第三指示牌板203上方的第二限位孔207内,从而将第三指示牌板203固定在第二指示牌板202下方。同理,向下拉动拉环204时,第二指示牌板202也将受到向下的驱动力,因此在拉环204的驱动下,第二指示牌板202及第三指示牌板203将相继向下被拉伸开,从而将第二指示牌板202、第三指示牌板203上的标识信息展示出来,便于行人根据该信息选择正确的目标方向。行人确定好目标方向后,向上推动拉环204,第三指示牌板203上的第二滑轨206又将沿着第二指示牌板202上的第一滑槽211向上滑动,第二指示牌板202下方的第一跳珠212将自动收缩到第二指示牌板202内部。当第三指示牌板203完全滑动到第二指示牌板202背后时,第二指示牌板202上的两个第一跳珠212将自动弹起并嵌入到第三指示牌板203的两个第二限位孔207内,从而将第三指示牌板203固定在第二指示牌板202背后。同理,向上推动拉环204时,第二指示牌板202也将受到向上的驱动力,因此在拉环204的驱动下,第二指示牌板202及第三指示牌板203将相继被固定在第一指示牌板201背后,从而减小了占用空间,提高了交叉路口的可利用面积,便于行人快速通过路口。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