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的破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7583发布日期:2018-07-27 20:3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的破冰装置。



背景技术:

破冰机由主框架、安装架、连接架、支撑臂、挂架、破冰器、液压动力单元、保管架、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由于降水,如雨、雪、冻雨,碰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而出现的积雪或结冰现象,包括冻结的残雪、凸凹的冰辙、雪融水或其他原因的道路积水在寒冷季节形成的坚硬冰层。

出现道路结冰时,由于车轮与路面摩擦作用大大减弱,容易打滑,刹不住车,造成交通事故,行人也容易滑倒,造成摔伤,且对交通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现在的破冰车往往采用大型车载着破冰装置对路面的冰块进行破碎,这种设备一方面造价高,另一方面也会在破冰的同时对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有些小路则是人们拿着铁锹进行手动碎冰,不仅浪费体力,碎冰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的破冰装置,解决了现在的破冰车往往采用大型车载着破冰装置对路面的冰块进行破碎,这种设备一方面造价高,另一方面也会在破冰的同时对路面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有些小路则是人们拿着铁锹进行手动碎冰,不仅浪费体力,碎冰效果也不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的破冰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侧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左侧面与顶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二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与竖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对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刀齿,所述刀齿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与减震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装置的顶端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两个第二滑块分别设置在壳体内壁两侧开设的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套接在第一轴承内,所述第一轴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背面与第一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支撑板正面开设的第一滑槽内,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机身与第二轴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和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在螺纹筒内,所述螺纹筒的右侧面与支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右端与侧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顶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机身与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与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车轮,所述底板的右侧面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车轮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右端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和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和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两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底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的另一端均与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二电机的左侧,所述第一连接杆位于螺纹柱的左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的破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破冰装置,通过设置控制面板、第一电机、第一伸缩杆、螺纹柱、螺纹筒、第二电机、第二伸缩杆、第一转轴和刀齿,工人先控制第一电机正转,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正转带动螺纹柱转动,使螺纹柱带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向下移动,第二电机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一转轴向下移动,第一转轴带动刀齿向下移动,控制第二电机工作,第二电机的输出轴正转带动第一转轴正转,从而带动刀齿旋转工作,从而可以达到破冰的效果,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运转,从而控制第一电机升降的高度,从而可以控制刀齿破冰的厚度,从而使刀齿不会碰到路面,不会对路面造成损伤,也不需要工人拿着铁锹去手动破冰,既节省了成本,也不会浪费工人的体力。

2、该破冰装置通过设置底板、车轮和把手,从而使得工人们在破冰时可以推着底板移动,从而使得底板的移动更加方便,节省了工人的体力,该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轮、2底板、3蓄电池、4控制面板、5把手、51固定杆、52 推杆、6侧板、7支撑杆、8螺纹筒、9螺纹柱、10第一电机、11第一连接板、12顶板、13第一伸缩杆、14支撑板、15第一滑槽、16第一滑块、17第一连接杆、18第二电机、19第一转轴、20第一轴承、21通孔、22第二连接板、 23第二伸缩杆、24竖杆、25减震装置、251第三伸缩杆、252弹簧、26壳体、 27第二滑槽、28第二滑块、29第二连接杆、30刀齿、31第二转轴、32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的破冰装置,包括底板2,底板2的上表面与侧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侧板6的左侧面与顶板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底板2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二伸缩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伸缩杆23,从而使得第二电机18上升和下降的时候更加稳定,不会产生晃动,第二伸缩杆23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22的上表面与第二电机18的机身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板22,从而使得第二电机18在工作时机身不会旋转且更加稳定,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与第一转轴19的右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转轴19,从而使得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旋转时能带动刀齿30旋转工作,第一转轴19 的左端与竖杆2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竖杆24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26,壳体26的下表面开设有通孔21,通过设置通孔21,从而可以使刀齿 30穿过通孔21与第二连接杆29固定连接,使刀齿30在工作时更加稳定,壳体26对应通孔21的位置设置有刀齿30,通过设置刀齿30,从而使得在破冰时更加容易使冰块破碎,刀齿30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杆2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9的上表面与减震装置25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减震装置 25,从而使得壳体26在工作的时候可以降低刀齿30破碎冰面时造成的抖动,降低对第一轴承20的压力,减震装置25的顶端与壳体26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减震装置25包括第三伸缩杆251,第三伸缩杆251的两端分别与壳体 26内壁的上表面和第二连接杆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251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52,且弹簧252的两端分别与壳体26内壁的上表面和第二连接杆2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8,且两个第二滑块28分别设置在壳体26内壁两侧开设的第二滑槽27内,第一转轴19的外表面套接在第一轴承20内,第一轴承2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7,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17,从而使得第一轴承20可以和第一滑块16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7的背面与第一滑块16的正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7位于螺纹柱9的左侧,第一滑块16设置在支撑板14正面开设的第一滑槽15内,通过设置第一滑槽15和第一滑块16,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0带动第一转轴19上升时,第一连接杆17也可以上升且使第一转轴19上升时不受到阻碍,支撑板14的上表面与顶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板14,从而使得刀齿30工作时,支撑板14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杆17使第一转轴19更加稳定,第二电机18的机身与第二轴承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二轴承32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转轴31,第二转轴31的顶端和螺纹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螺纹柱9,从而可以带动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8的上下移动,螺纹柱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在螺纹筒8内,螺纹筒8的右侧面与支撑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杆7,从而使得螺纹筒8被固定柱,从而使得螺纹柱9上下移动,支撑杆7的右端与侧板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螺纹柱9的顶端与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0的机身与第一连接板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11,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0 在工作的时候机身不会旋转且更加稳定,也使得第一伸缩杆13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板11与第一电机1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1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伸缩杆13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17,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0在运动的时候更加稳定,第一伸缩杆13的顶端与顶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板2下表面的四角处均设置有车轮1,车轮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从而使得底板2在冰面上移动时不会打滑,使得工人在推动时更加安全,底板2上表面的右端设置有蓄电池3,通过设置蓄电池3,从而使得能够为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8提供电力,从而使得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8能够正常工作,蓄电池3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4,通过设置控制面板4,从而使得工人能够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8进行工作,蓄电池3 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面板4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8的输入端电连接,底板2的右侧面设置有把手5,通过设置把手5,从而使得工人在推动底板2时更加方便,把手5包括两个固定杆 51,且两个固定杆51的一端均与底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固定杆51 的另一端均与推杆5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工人通过控制面板4控制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18工作,工人先控制第一电机10正转,第一电机10输出轴正转,带动螺纹柱9正转,螺纹柱9上的螺纹筒8被支撑杆7固定,因此螺纹筒8带动第一电机10向下移动,第一电机10向下移动时输出轴持续正转,使螺纹柱9能够推动第二电机18向下移动,第二电机18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一转轴19向下移动,第一转轴19带动刀齿30向下移动,工人控制第二电机18工作,第二电机18的输出轴正转,带动第一转轴19正转,从而带动刀齿30旋转工作,从而可以达到破冰的效果,当破冰完成时,工人先通过控制面板4控制第二电机18停止工作,再通过控制面板4控制第一电机10输出轴反转,使得螺纹柱9反转,螺纹柱9带动第一电机10向上移动,且带动第二电机18向上移动,第二电机18带动第一转轴19向上移动,第一转轴19带动刀齿30离开地面向上移动,当刀齿30恢复至初始位置时,工人通过控制面板4控制第一电机10停止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