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774发布日期:2018-11-07 20:40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架设工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路网的大规模建设,桥梁施工遍地开花,而盖梁作为桥梁下部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在每个桥梁工程里都会出现,尤其是公路桥梁施工项目。常规的盖梁施工方法有钢管支架法、钢棒法及抱箍施工法,无论采取上述哪一种施工方法,在进行模板标高调整时,都是在模板排架下方进行抄垫,即铺设抄垫物,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将抄垫物拆除,模板排架下降后,再进行拆模。

但是,这种常规的盖梁施工方法,由于模板排架的受力点较多,往往需要抄垫很多点,工作较为繁琐,且由于抄垫点较多,难以保证所有抄垫点都抄垫密实,安全隐患较大。

同时,常规施工方法拆模时,需先将各抄垫点的抄垫物全部拆除,由于抄垫点较多,拆除量较大,工作较为繁琐,影响工期;且拆除抄垫物时,尤其是钢板抄垫时,拆除方式往往采用气割,抄垫物只能利用一次,难以再次利用,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该装置可重复使用,能够在桥梁盖粱部分进行现浇时,能够替代抄垫物,实现对盖粱模板支架标高调整及脱模,减少材料浪费,并减少施工人员工作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包括底座和顶座,所述底座和顶座之间布置有可使所述顶座上升或下降的调节组件。采用该结构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调节组件使顶座相对于底座上升或下降,来达到盖梁现浇支架上、下调整标高及拆模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耳板,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端面的中部,该耳板布置有第一调节孔;

可容纳该耳板的耳座,其固定在所述顶座的下端面的中部,该耳座的两侧板均布置有第二调节孔;

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和两个第二调节孔的调节丝杆,以及

两个分别套设在该调节丝杆两端的楔形块,各所述楔形块外侧布置有旋入所述调节丝杆的调节螺母,各所述楔形块朝向所述底座的端面布置有第一斜面,各所述楔形块朝向所述顶座的端面布置有第二斜面,所述底座下端面两侧布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贴合的第三斜面,所述顶座上端面两侧布置有与所述第二斜面向贴合的第四斜面。

采用上述结构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通过松紧调节螺母带动楔形块在调节螺杆上的水平移动,另一方面,在顶座、底座以及楔形块均设置相应的斜面,通过水平移动的楔形块带动顶座垂直方向的移动。当旋紧调节螺母,两个楔形块朝调节丝杆中间移动,同时两个楔形块也发生朝上的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顶座上升;当旋松调节螺母,两个楔形块朝调节丝杆两端移动,同时两个楔形块也发生朝下的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顶座下降。通过顶座的上升和下降,来调整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在砼达到强度要求后,通过顶座的下降,带动模板脱离混凝土面,即可横向抽出模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布置有可容纳所述耳座的通行槽,当顶座下降时,耳座随其下移,通行槽可以提供耳座相应的下移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节孔为长圆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为长圆孔,在楔形块相对于调节丝杆水平移动时,调节丝杆分别与耳板和耳座发生竖直方向的位移,相应设置长圆孔状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两块呈三角状的底座肘板,两块所述底座肘板分别安装在该底板上端面的两侧,各所述底座肘板的斜边端面布置有底座翼缘板,所述底座翼缘板上端面形成所述第一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座包括顶板和两块呈三角状的顶座肘板,两块所述顶座肘板分别安装在该顶板下端面的两侧,各所述顶座肘板的斜边端面布置有顶座翼缘板,所述顶座翼缘板下端面形成所述第二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数值等于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数值。更进一步的,所述楔形块在垂直于所述第三斜面方向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布置有两个以上螺栓孔。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盖粱模板支架的主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松紧调节螺母带动楔形块在调节螺杆上的水平移动,进而带动顶座上升或下降。使用该装置,当旋紧调节螺母,两个楔形块朝调节丝杆中间移动,同时两个楔形块也发生朝上的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顶座上升;当旋松调节螺母,两个楔形块朝调节丝杆两端移动,同时两个楔形块也发生朝下的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顶座下降。通过顶座的上升和下降,来调整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在砼达到强度要求后,通过顶座的下降,带动模板脱离混凝土面,即可横向抽出模板。该装置调整方式简单快捷,并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一种用于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和顶座2,底座1和顶座2之间布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耳板3,耳座4、调节丝杆5以及两个楔形块6,其中,耳板3是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中部,耳板3布置有第一调节孔,耳座4固定在顶座2的下端面的中部,耳座4的两侧板均布置有第二调节孔,调节丝杆5的中部穿过第一调节孔和两个第二调节孔,而两个楔形块6均设有穿孔并通过穿孔分别套在调节丝杆5两端,各楔形块6外侧布置有旋入调节丝杆5的调节螺母7,各楔形块6朝向底座1的端面布置有第一斜面,各楔形块6朝向顶座2的端面布置有第二斜面,底座1下端面两侧布置有与第一斜面相贴合的第三斜面,顶座2上端面两侧布置有与第二斜面向贴合的第四斜面。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可使顶座2上升或下降,具体操作方式是当旋紧调节螺母7,两个楔形块6朝调节丝杆5中间移动,同时两个楔形块6也发生朝上的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顶座2上升;当旋松调节螺母7,两个楔形块6朝调节丝杆5两端移动,同时两个楔形块6也发生朝下的竖直方向移动,进而带动顶座2下降。通过顶座2的上升和下降,来调整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同时,顶座2上端面布置有螺丝孔,用于与桥梁盖粱部分的模板支架螺栓连接,在砼达到强度要求后,此时需要拆除模板,可通过顶座2的下降,从而带动模板脱离混凝土面,随后可横向抽出模板。

针对目前桥梁工程的主要三种盖粱施工方法,即钢管支架法、钢棒法及抱箍法,通常现浇模板支架底部采用纵向主梁,将本实用新型用于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设置在现浇支架纵向主梁下方。具体而言,第一种,采用钢管支架法施工时,该装置设置在钢管顶部,纵向主梁的下方;第二种,采用钢棒法施工时,该装置设置在钢棒上方,纵向主梁下方;第三种,采用抱箍法施工时,该装置设置在抱箍上方,纵向主梁下方。

以下将介绍使用本实用新型用于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的操作方法:

S1,首先将顶座2的顶板21与模板支架的纵向主梁螺栓连接。

S2,将纵向主梁与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整体吊装,安装在相应的钢管支架或钢棒或抱箍,具体视采用何种盖粱施工方式。

S3,在纵向主梁上方铺设小分配梁及模板排架、盖梁底模,此时,无须在模板排架下方设置抄垫点。

S4,测量放样,根据设计标高精确调整盖梁底模标高,具体采用本实用新型于盖梁现浇支架的标高调整及脱模装置调整原理已经在上文详细介绍,即通过顶座2上升和下降的操作实现纵向主梁的调整,进而调整盖粱底模标高。

注意的是,采用该装置进行模板标高调整为微调,以达到精确控制盖梁标高的目的,盖梁模板标高初步定位是通过采用钢棒预埋孔位置或钢管支架高度或抱箍安装高度等进行控制的。

S5,先安装盖梁钢筋、预应力构件、预埋件等构件,后安装盖梁侧模,报验合格后浇筑砼,待砼达到强度要求后,开始拆模。

在拆模过程中,首先拆除盖梁侧模;旋松调节螺母7,使顶座2下降,盖梁模板、排架随着主梁逐步下降,待模板完全脱离混凝土面后,即可横向抽出模板进行拆除,一般主梁只需下降约3~5cm即可完成脱模工作。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座1布置有可容纳耳座4的通行槽,当顶座2下降时,耳座4随其下移,通行槽可以提供耳座4相应的下移空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节孔为长圆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为长圆孔,在楔形块6相对于调节丝杆5水平移动时,调节丝杆5分别与耳板3和耳座4发生竖直方向的位移,因此,在耳板3设置长圆孔状的第一调节孔,在耳座4两侧板设置长圆孔状的第二调节孔,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的长度方向竖直布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底座1包括底板11和两块呈三角状的底座1肘板12,两块底座1肘板12分别安装在该底板11上端面的两侧,各底座1肘板12的斜边端面布置有底座1翼缘板13,底座1翼缘板13上端面形成第一斜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顶座2包括顶板21和两块呈三角状的顶座肘板22,两块顶座肘板22分别安装在该顶板21下端面的两侧,各顶座肘板22的斜边端面布置有顶座翼缘板23,顶座翼缘板23下端面形成第二斜面。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数值等于第二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数值。更进一步的,楔形块6在垂直于第三斜面方向的截面呈等腰梯形。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顶座2的螺栓孔设置在顶板21上,优选为四个。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