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湿度地区的轨道路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1123发布日期:2018-06-23 01:3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湿度地区的轨道路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路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湿度地区的轨道路基。



背景技术:

路基是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铁路路基的作用是在路基面上直接铺设轨道结构,因此,路基是轨道的基础,路基荷载,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路基同轨道一起共同构成的线路结构是一种相对松散连结的结构形式,抵抗动荷载的能力弱,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尤其是在湿度高的地区,路基的使用寿命问题更应引起重视。

现有专利CN107476157A提供了一种路基结构及公路路基结构,涉及公路路基技术领域。该路基结构包括路基主体和立体排水系统;所述立体排水系统,包括多层水平排水层、多层与水平排水层交叉设置的竖直排水通道和边坡排水层;所述路基主体,被所述水平排水层和所述竖直排水通道分割成多块路基填土,所述边坡排水层位于所述路基主体的两侧,且与所述水平排水层相连通;所述水平排水层和所述边坡排水层背离所述路基填土的一侧设置有防腐蚀层。本发明提供的路基结构和公路路基结构能够提高防腐效果。但该技术在潮湿多雨地区的排水功能不足,采用井字形排水方式,排水通道较为单一,分流效果不佳,且路基的结构设计仍需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背景技术中路基排水效率低下、稳固性差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湿度地区的轨道路基,包括路基,所述路基由结构层和排水系统组成,在潮湿多雨地区,路基的透气排水功能尤为重要;

所述结构层包括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所述面层上固定有钢枕,所述结构层由面层、垫层、基层、垫层和底基层依次复合而成,所述结构层两侧均设置有隔离层,以及结构层的坡度设计有利于路基排水,面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面层将荷载传递到基层,基层与面层一起将荷载传递给底基层,基层起主要承重作用,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垫层设置在面层与基层之间和基层与底基层之间,起排水、缓冲作用;

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导流通道、疏流通道和排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疏流通道和排流通道顺次相接,所述导流通道为开设在面层上的倒三角形槽,在多雨时节防止雨水积压,所述疏流通道为交叉设置在基层中的竖直通道和水平通道,所述水平通道与隔离层相连通,方便从水平通道排水,隔离层阻隔了外界物质对路基的损害,所述水平通道出口处设置有保护膜,所述保护膜为无纺土工布,所述排流通道为设置在底基层中的三角形通道,便于水更好的分流,增大排水面积,提高排水效率。

优选的,所述面层包括防水层和防冻层,所述防水层为沥青碎石层,防止积水下渗,影响基层,所述防冻层为用水泥加固的细砂层,细砂在冻结时,积冰现象少,可减小路基的冻胀量,有利于保护路基;

所述基层为石灰稳定土;

所述底基层包括上底基层和下底基层,所述上底基层为柔性的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所述下底基层为半刚性的水泥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细粒土,采用刚柔并济的基层,防止反射裂缝;

所述垫层由上承载层、隔离过滤层和下承载层依次复合而成,所述上承载层和下承载层为针刺棉材料,所述隔离过滤层由PTFE膜与布料复合而成,具有防水功能;

所述隔离层为附着有石灰砂浆的玻纤布,密封防水。

优选的,所述排水系统中导流通道、疏流通道和排流通道内部填充碎石,碎石外包覆有反滤层,水土工布外设置有碎石桩,用以加固,所述反滤层为水土工布,防止污染路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由导流通道、疏流通道和排流通道组成的排水系统,防止雨水积压,增加排水通道途径,有利于分流,避免因雨水下渗到路基从而影响路基的正常使用,同时优化了路基结构层设计,增强了稳固性,阻隔外界干扰,延长了路基使用寿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湿度地区的轨道路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垫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路基,2-面层,3-基层,4-底基层,5-垫层,6-钢枕,7-隔离层,8-导流通道,9-疏流通道,10-排流通道,201-防水层,202-防冻层,401-上底基层,402-下底基层,501-上承载层,502-隔离过滤层,503-下承载层,901-竖直通道,902-水平通道,9021-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高湿度地区的轨道路基,包括路基1,路基1由结构层和排水系统组成,在潮湿多雨地区,路基1的透气排水功能尤为重要;

结构层包括面层2、基层3、底基层4和垫层5,面层2上固定有钢枕6,结构层由面层2、垫层5、基层3、垫层5和底基层4依次复合而成,结构层两侧均设置有隔离层7,以及结构层的坡度设计有利于路基1排水,面层2直接承受车辆荷载,面层2将荷载传递到基层3,基层3与面层2一起将荷载传递给底基层4,基层3起主要承重作用,底基层4起次要承重作用,垫层5设置在面层2与基层3之间和基层3与底基层4之间,起排水、缓冲作用;

排水系统包括导流通道8、疏流通道9和排流通道10,导流通道8、疏流通道9和排流通道10顺次相接,导流通道8为开设在面层2上的倒三角形槽,在多雨时节防止雨水积压,疏流通道9为交叉设置在基层3中的竖直通道901和水平通道902,水平通道902与隔离层7相连通,方便从水平通道902排水,隔离层7阻隔了外界物质对路基1的损害,水平通道902出口处设置有保护膜9021,保护膜9021为无纺土工布,排流通道10为设置在底基层4中的三角形通道,便于水更好的分流,增大排水面积,提高排水效率。

如图1所示,面层2包括防水层201和防冻层202,防水层201为沥青碎石层,防止积水下渗,影响基层,防冻层202为用水泥加固的细砂层,细砂在冻结时,积冰现象少,可减小路基的冻胀量,有利于保护路基;

基层3为石灰稳定土;

底基层4包括上底基层401和下底基层402,上底基层401为柔性的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下底基层402为半刚性的水泥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细粒土,采用刚柔并济的基层,防止反射裂缝;

垫层5由上承载层501、隔离过滤层502和下承载层503依次复合而成,上承载层501和下承载层503为针刺棉材料,隔离过滤层502由PTFE膜与布料复合而成,具有防水功能;

隔离层7为附着有石灰砂浆的玻纤布,密封防水。

如图1所示,排水系统中导流通道8、疏流通道9和排流通道10内部填充碎石,碎石外包覆有反滤层,水土工布外设置有碎石桩,用以加固,反滤层为水土工布,防止污染路基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