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及支撑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13669发布日期:2018-07-24 23:03阅读:16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悬索桥主缆索股的型钢锚固系统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及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悬索桥锚碇施工中,不少悬索桥的型钢锚固系统的支撑体系为采用较小型钢拼接成的空间桁架,在安装锚杆前形成整体,包括前、中、后支架,前、中支架的锚杆的竖向支撑杆桥纵向各2排,桥横向n+1列,n为锚杆横桥向列数,竖向支撑杆间横桥向焊接放置锚杆的担梁;竖向支撑杆都是向岸侧倾斜,无外因作用下,竖向支撑杆的自重会使其弯曲,为保持支架的稳定,中、后支架桥纵向做成静定结构的片架形式,前、中、后支架间还有桥纵向联系,使前、中、后支架连成稳固的整体;支架安装的方法有散拼和分块拼2种,2种方法都有大量的定位、焊接工作,费料、费时、费力,众多的拼接定位精度尤难保证精准,吊装作业量大,占用吊装设备的时间长;支架安装后,锚固体系的锚杆吊装就位时必须非常谨慎,片架之间的缝隙又深又狭窄,安放锚杆时,荡在空中的锚杆容易与林立的片架碰撞,刮伤锚杆的保护层和涂层,锚杆质量大,在空中因风或其他原因水平运动时的冲量也大,容易把还未横桥向焊接担梁(担梁需一层层放置锚杆后一层层安装)的片架撞变形;锚杆为大截面型钢,刚性大,5排竖向支撑很难均匀分布承担其重力,竖向支撑杆支撑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定位锚杆的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及支撑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

安置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后支架第二组预埋件、中支架预埋件、前支架预埋件;

将后支架焊装在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和后支架第二组预埋件上,以形成安装锚梁4的斜面;

将锚梁的下端放置于所述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上,并使所述锚梁背靠着所述后支架;

将中支架基座安装在中支架预埋件上,并将前支架基座安装在前支架预埋件上;

将第一层中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中支架基座上,以形成第一层锚杆中安装工位;

将第一层前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前支架基座上,以形成第一层锚杆前安装工位;

将第一层锚杆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锚梁,并将所述第一层锚杆安装在所述第一层锚杆中安装工位和所述第一层锚杆前安装工位上;

将第n层中支撑单元安装在第n-1层中支撑单元上,以形成第n层锚杆中安装工位;

将第n层前支撑单元安装在第n-1层前支撑单元上,以形成第n层锚杆前安装工位;

以及将第n层锚杆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锚梁,并将所述第n层锚杆安装在所述第n层锚杆中安装工位和所述第n层锚杆前安装工位中;

所述n为锚杆的层数,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支撑结构,包括: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用于定位安装锚梁;中支架,所述中支架包括中支架基座和安装在所述中支架基座上的中支撑单元,所述中支撑单元用于形成锚杆中安装工位而支承、定位锚杆;以及前支架,所述前支架包括前支架基座和安装在所述前支架基座上的前支撑单元,所述前支撑单元用于形成锚杆前安装工位而支承、定位锚杆。

优选地,所述中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层中支撑单元和第n层中支撑单元,所述第一层中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中支架基座上,所述第n层中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第n-1层中支撑单元上,且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前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层前支撑单元和第n层前支撑单元,所述第一层前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前支架基座上,所述第n层前支撑单元安装在所述第n-1层前支撑单元上,且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所述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包括用于安装锚梁的第一部分和用于连接后支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彼此焊接成一体;所述第一部分底部包括有承压板,第二部分后侧包括有顶推板。

优选地,所述后支架包括与锚梁的空间方位相应的曲折横梁。

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支撑结构将中支架和前支架设计为可逐层安装的模块化的结构,因此在安装锚杆时可以分步骤逐层安装锚杆、中支撑单元和前支撑单元,避免了由现有技术中整体的中支架和前支架而带来的众多劣势(例如,费料、费时、费力、吊装作业量大、难保证锚杆的定位精度),可见,本发明的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和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支撑结构均具有便于安装定位锚杆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中支撑单元和前支撑单元拼接成的支撑面大样图。

图3是图1中的中支撑单元和前支撑单元拼接成的支撑面正视图。

图4是图1中的中支撑单元和前支撑单元的顶部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后支架的曲折横梁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中的第一组预埋件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

安置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1001、后支架第二组预埋件1002、中支架预埋件2001、前支架预埋件3001;

将后支架1焊装在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1001和后支架第二组预埋件1002上,以形成安装锚梁4的斜面;

将锚梁4的下端放置于所述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1001上,并使所述锚梁4背靠着所述后支架1;

将中支架基座2002安装在中支架预埋件2001上,并将前支架基座3002安装在前支架预埋件3001上;

将第一层中支撑单元2003安装在所述中支架基座2002上,以形成第一层锚杆中安装工位;

将第一层前支撑单元3003安装在所述前支架基座3002上,以形成第一层锚杆前安装工位;

将第一层锚杆5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锚梁4,并将所述第一层锚杆5安装在所述第一层锚杆中安装工位和所述第一层锚杆前安装工位上;

将第n层中支撑单元2003安装在第n-1层中支撑单元2003上,以形成第n层锚杆中安装工位;

将第n层前支撑单元3003安装在第n-1层前支撑单元3003上,以形成第n层锚杆前安装工位;以及将第n层锚杆的后端连接于所述锚梁4,并将所述第n层锚杆安装在所述第n层锚杆中安装工位和所述第n层锚杆前安装工位中;

所述n为锚杆5的层数,是大于等于2的整数。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支撑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后支架1,所述后支架1用于定位安装锚梁4;

中支架2,所述中支架2包括中支架基座2002和安装在所述中支架基座2002上的中支撑单元2003,所述中支撑单元2003用于形成锚杆5中安装工位而支承、定位锚杆5;以及前支架3,所述前支架3包括前支架基座3002和安装在所述前支架基座上3002的前支撑单元3003,所述前支撑单元3003用于形成锚杆5前安装工位而支承、定位锚杆5。

现有技术中每根锚杆有5个支点,锚杆刚度大,支点的间距过小,因而锚杆的挠度过小,支点位置难保精准,支点承载力难免不均匀,支架的支撑效率不高,而本发明只采用3个支点,这样的弹性支承各支点承载力更均匀;现有技术中为保证支架的稳定,中、前支架采用桁架形式,后、前、中支架间也有杆件连接以增加稳定性,而本发明将锚杆与支架连接成整体,中、前支架上部由n层支撑单元拼接成单一支撑面也能保证整个结构完全稳定;由于本发明的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支撑结构将中支架2和前支架3设计为可逐层安装的模块化的结构,因此在安装锚杆5时可以分步骤逐层安装锚杆5、中支撑单元2003和前支撑单元3003,锚杆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从整体支架顶往下吊入安装位置,只需在稍微高于最上一层支撑单元的高度平移到安装位置即可,可见,避免了由现有技术中整体的中支架和前支架而带来的众多劣势(例如,费料、费时、费力、吊装作业量大、难保证锚杆的定位精度),证明本发明的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及支撑结构均具有便于安装定位锚杆、安装效率高、节省资金资金的优点。支撑单元间可以焊接,也可以栓接,若工期紧,栓接更快。

在本发明的支撑结构中,具体地,所述中支撑单元2003包括第一层中支撑单元2003和第n层中支撑单元2003,所述第一层中支撑单元2003安装在所述中支架基座2002上,所述第n层中支撑单元2003安装在所述第n-1层中支撑单元2003上,且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本发明的支撑结构中,更具体地,所述前支撑单元3003包括第一层前支撑单元3003和第n层前支撑单元3003,所述第一层前支撑单元3003安装在所述前支架基座3002上,所述第n层前支撑单元3003安装在所述第n-1层前支撑单元3003上,且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本发明的支撑结构中,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1001,所述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1001包括用于安装锚梁4的第一部分1003和用于连接后支架1的第二部分1004,所述第一部分1003和所述第二部分1004彼此焊接成一体;所述第一部分1003底部包括有承压板1006,第二部分1004后侧包括有顶推板1007。后支架的支撑面底部的预埋件是需要抗拔的,众所周知,抗拔是预埋件抗压、抗剪、抗拔、抗扭中最不利的一种,本发明将锚梁4的垫座和后支架的支撑面底部的预埋件结合成一整体形式的第一组预埋件1001后,消除了对混凝土的拉力,拉力成了第一组预埋件1001的内力;本发明还有效利用了混凝土抗压能力好的特性,在第一部分1003底部设置有承压板1006,在第二部分1004后侧设置有顶推板1007,以承受后支架、锚梁、锚杆的部分重力,以及锚杆5的后座力;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1001舍弃了传统的预埋件做法,采用了钢混形式的新技术,上下前后大面积留空,保证混凝土与钢紧固在一起,采用特殊形式的第一组预埋件1001做到了一物多用、解决了传统预埋件不能承受大荷载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支撑结构中,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后支架1包括与锚梁4的空间方位相应的曲折横梁1005。现有技术为一平面,在安装锚梁时,要临时制作大小、形状各异的垫块,致使锚梁4的调整周期过长,耽误工期,不仅劳动力消耗大,安装精度也难保证,而依照本发明实施的悬索桥型钢锚固系统的施工中,只需将锚梁4的下端放置于所述后支架第一组预埋件1001上,并使所述锚梁4背靠着所述后支架1,稍微调整、固定后即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