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隧道沥青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5423发布日期:2018-10-19 18:5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城市隧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隧道沥青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隧道沥青面具有表面平整度高,行车过程舒适、引起振动小和噪声低等优点。但是隧道沥青面作为一种整体结构层,受路基强度、交通荷载和各类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诸如网裂、沉陷、不均匀沉降、平整度下降等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行车质量。当隧道沥青面损坏达到某种程度时,就需要对其进行整体或局部修复。如果需要仍维持原有隧道技术等级、平面线形、横断面组成尺寸及相应的隧道结构强度时,就需要通过大中修来恢复隧道技术状况,以延长隧道使用寿命。目前的修复方法仅侧重于加铺补强结构、实施范围的确定以及结构材料的选用等方面。但这些方案都不涉及纵、横断面的设计。对于诸如设计标高的抬升幅度、各结构层厚度的控制,结构层厚度与压实质量的关系等因素皆没有充分考虑。这样隧道沥青面各结构层的合理厚度,拼接缝的位置及数量得不到优化,使得所修复的隧道结构整体强度仍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各个隧道情况参数进行修复方案的设计,同时对隧道沥青修复的纵断面及横断面进行设计确定,确保隧道沥青修复的质量;提供三种以上的修复方案进行隧道修复情况模拟及测试,并对修复过程、人工材料、及效果进行展示,选择获得最佳的隧道修复方案,提高了修复方案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的。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城市隧道沥青的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隧道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隧道沥青修复模拟系统、隧道沥青修复测试系统与修复方案输出系统城市隧道沥青的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所述的隧道数据采集系统设有破损状况监测单元、结构强度监测单元、结构形式与厚度监测单元、交通状况监测单元与地形位置监测单元;隧道数据采集系统对隧道破损状况、结构强度、结构形式与厚度、交通流量、车辆行驶质量、隧道路面性能、地形修测的隧道现状参数进行测定;

所述的数据分析系统对隧道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隧道沥青修复的结构材料组合、结构类型及厚度范围数值,以及隧道沥青修复的技术要求,提供三种以上的修复方案;

所述的隧道修复模拟系统根据隧道破损状况、结构强度、结构形式与厚度、隧道沥青修复的技术要求确定隧道沥青修复的选取范围;根据各修复段的参数确定沥青修复段的纵断面的厚度、角度与长度,及横断面的厚度、角度与长度;并根据设计后的纵断面及横断面参数确定各修复方案的沥青修复厚度;

所述的隧道修复测试系统对各修复方案的修复过程、人工材料、及效果进行展示,用于判断选择采用的沥青修复方案;

所述的修复方案输出系统输出最终的沥青修复方案,并对各项参数及过程进行储存备份。

其中,所述的修复方案输出系统以隧道状况、各修复方案、最终修复方案的形式进行文件的输出。

一种城市隧道沥青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对隧道破损状况、结构强度、结构形式与厚度、交通流量、车辆行驶质量、隧道路面性能、地形修测的隧道现状参数进行测定;

(2)对步骤(1)获得的隧道现状参数进行分析后确定隧道沥青修复的结构材料组合、结构类型及厚度范围数值,以及隧道沥青修复的技术要求,提供三种以上的修复方案;

(3)根据隧道破损状况、结构强度、结构形式与厚度、隧道沥青修复的技术要求确定隧道沥青修复的选取范围;

(4)根据各修复段的参数确定沥青修复段的纵断面的厚度、角度与长度,及横断面的厚度、角度与长度;

(5)根据步骤(4)设计后的纵断面及横断面参数确定各修复方案的沥青修复厚度;

(6)对各修复方案的修复过程、人工材料、及效果进行展示,用于判断选择采用的沥青修复方案;

(7)输出最终的沥青修复方案,并对各项参数及过程进行储存备份。

其中,所述的步骤(4)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参数在隧道结构标准范围内。

其中,所述的步骤(6)在无法获得最终的沥青修复方案时重新进入步骤(2)调整。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发明的隧道沥青修复方法不仅对隧道表面进行修复,同时结合隧道的隧道破损状况、结构强度、结构形式与厚度、交通流量、车辆行驶质量、隧道路面性能、地形修测等参数进行修复方案的设计,同时对隧道沥青修复的纵断面及横断面进行设计确定,确保隧道沥青修复的质量。

同时,本发明提供三种以上的修复方案进行隧道修复情况模拟及测试,并对修复过程、人工材料、及效果进行展示,选择获得最佳的隧道修复方案,提高了修复方案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修复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城市隧道沥青的修复系统,设有隧道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隧道沥青修复模拟系统、隧道沥青修复测试系统与修复方案输出系统;隧道数据采集系统设有破损状况监测单元、结构强度监测单元、结构形式与厚度监测单元、交通状况监测单元与地形位置监测单元;通过破损状况监测单元对隧道破损状况进行测定;通过结构强度监测单元对结构强度进行测定;通过结构形式与厚度监测单元对结构形式与厚度进行测定;通过交通状况监测单元对交通流量、车辆行驶质量、隧道路面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地形位置监测单元对地形修测进行测定;

数据分析系统对隧道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隧道沥青修复的结构材料组合、结构类型及厚度范围数值,以及隧道沥青修复的技术要求,提供三种以上的修复方案;隧道修复模拟系统根据隧道破损状况、结构强度、结构形式与厚度、隧道沥青修复的技术要求确定隧道沥青修复的选取范围;根据各修复段的参数确定沥青修复段的纵断面的厚度、角度与长度,及横断面的厚度、角度与长度;并根据设计后的纵断面及横断面参数确定各修复方案的沥青修复厚度;

隧道修复测试系统对各修复方案的修复过程、人工材料、及效果进行展示,用于判断选择采用的沥青修复方案;修复方案输出系统输出最终的沥青修复方案,并对各项参数及过程进行储存备份。修复方案输出系统以隧道状况、各修复方案、最终修复方案的形式进行文件的输出。

一种城市隧道沥青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对隧道破损状况、结构强度、结构形式与厚度、交通流量、车辆行驶质量、隧道路面性能、地形修测的隧道现状参数进行测定;

(2)对步骤(1)获得的隧道现状参数进行分析后确定隧道沥青修复的结构材料组合、结构类型及厚度范围数值,以及隧道沥青修复的技术要求,提供三种以上的修复方案;

(3)根据隧道破损状况、结构强度、结构形式与厚度、隧道沥青修复的技术要求确定隧道沥青修复的选取范围;

(4)根据各修复段的参数确定沥青修复段的纵断面的厚度、角度与长度,及横断面的厚度、角度与长度;纵断面及横断面的设计参数在隧道结构标准范围内;

(5)根据步骤(4)设计后的纵断面及横断面参数确定各修复方案的沥青修复厚度;

(6)对各修复方案的修复过程、人工材料、及效果进行展示,用于判断选择采用的沥青修复方案;在无法获得最终的沥青修复方案时重新进入步骤(2)调整;

(7)输出最终的沥青修复方案,并对各项参数及过程进行储存备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