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8549发布日期:2018-08-03 09:3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检测领域的检测设备的辅助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是一种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量的公路路面已经或即将进入养护维修期,,这给我国公路路面的养护维修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若不及时对公路路面出现裂纹进行处理,,将大大降低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对公路路面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维修。针对目前无法实现对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测不同相对位姿的路面裂纹结果进行检验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对于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都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的变位姿路面检验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成本较低、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的检验装置。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定量控制路面位姿变化,获得不同路面条件下的裂纹的形貌信息,实现对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的检验。

参阅图1至图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包括有底座、裂纹检验台与液压缸。

底座放置在水平地面上,4个液压缸3以2×2的阵列位置均匀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4个液压缸的底部与底座的底面钢板球铰连接,4个液压缸的顶部与裂纹检验台的底面球铰连接,2个液压缸的底部与底座的左侧面钢板球铰连接,2个液压缸的顶部与裂纹检验台的侧面球铰连接,1个液压缸的底部与底座的右侧面钢板球铰连接,液压缸的顶部与裂纹检验台的侧面球铰连接。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底座为三块矩形钢板垂直焊接而成的立方体零件,底座的三块钢板表面加工有螺纹孔。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裂纹检验台为钢板制成的长方体零件,裂纹检验台的上端面加工有一个矩形凹槽,凹槽表面加工有裂纹形状的凹痕,裂纹检验台的底面和外侧加工有螺纹孔。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液压缸为顶部和底部装配有球铰的标准液压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不同伸长量的7个液压缸来改变裂纹检验台所模拟的六自由度路面位姿,灵活性强、系统拆卸方便、检定的精度高。

(2)本发明采用的液压缸与裂纹检验台和底座的连接均采用球铰连接使装置可以整体在水平面内实现万向旋转,方便获取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路面位姿。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的轴侧图;

图2是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的底座1的轴侧图;

图3是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上裂纹检验台2的轴测图;

图4是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中液压缸3的轴测图;

图中:1.底座,2.裂纹检验台,3.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阅图1至图4,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包括有底座1、裂纹检验台2与液压缸3。

底座1为三块矩形钢板垂直焊接而成的立方体零件,底座1的三块钢板表面加工有螺纹孔,底座1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液压缸3为顶部和底部装配有球铰的标准液压缸。4个液压缸3以2×2的阵列位置均匀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4个液压缸3的底部与底座1的底面钢板球铰连接,4个液压缸3的顶部与裂纹检验台2的底面球铰连接。裂纹检验台2为钢板制成的长方体零件,裂纹检验台2的上端面加工有一个矩形凹槽,凹槽表面加工有裂纹形状的凹痕,裂纹检验台2的底面和外侧加工有螺纹孔。2个液压缸3的底部与底座1的左侧面钢板球铰连接,2个液压缸3的顶部与裂纹检验台2的侧面球铰连接。1个液压缸3的底部与底座1的右侧面钢板球铰连接,液压缸3的顶部与裂纹检验台2的侧面球铰连接。

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的使用方法:

将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在水平地面上。通过调节不同方位的7个液压缸的伸缩量,改变裂纹检验台所模拟的路面位姿,采用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对裂纹检验台的裂纹进行检测,获得不同路面位姿下的裂纹的形貌信息,对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进行检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旨在解决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的变位姿路面检测结果的检验问题。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主要由底座(1)、裂纹检验台(2)与液压缸(3)组成。系统提供了一种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检验精度高、操作简便、易于安装、成本较低、性能可靠的基于七杆变位姿路面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检验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徐观;陈芳;苏建;王劲松;刘玉梅;潘洪达;陈熔;戴建国;林慧英;单红梅;张立斌;李晓韬;吴广为;郑安琪;袁静;陈俊伊;胡常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5.06
技术公布日:2018.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