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防大数据的城市低洼路段积水应急救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0617发布日期:2018-11-14 03:0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消防大数据的城市低洼路段积水应急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道路建设需要,城市道路中分布有诸多低洼路段,在多雨季节,受城市排水能力影响,这些低洼路段很容易产生积水,并且沿低洼路段的坡度以及走势,两端位置较高,积水较浅,过往车辆容易造成误判,逐步向中部积水较深的位置行驶,轻则熄火,对车造成损坏,重则困于深水中,发生严重事故,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针对这种情况,在低洼路段往往加设了积水深度警示线,车辆到达低洼路段之前观察警示线,对行车安全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是,目前对于低洼路段的积水问题一般都是进行警示,而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以及救援措施,由于各种原因,部分驾驶员会对警示线忽略,仍然会进入低洼路段的积水中,一旦进入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不仅有警示作用,同时具有积极的防护以及应急救援的低洼路段防护系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消防大数据的城市低洼路段积水应急救援系统,能够在道路低洼路段积水过深时自动阻止行人车辆误入,并能够对低洼路段的受困者进行主动的救援应急。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消防大数据的城市低洼路段积水应急救援系统,包括:

警戒柱,其设置在道路的低洼路段;所述警戒柱包括柱体、液位计和警报器;所述柱体为空心设置,且与柱体的外部液体相通;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柱体内与预设的警戒水位等高的位置;所述警报器设置在所述柱体的顶端,并与所述液位计相连接,以在所述柱体内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由所述液位计触发所述警报器执行警报动作;

阻截装置,其包括嵌入式的横向设置在所述低洼路段的入口处路面的可升降的栅栏,以及控制所述栅栏升降的升降开关;所述升降开关与所述液位计通讯连接,以使所述栅栏在非警报状态时嵌入在路面内,在警报状态时,所述栅栏垂直于路面升起并将所述低洼路段拦截;

救援装置,其为嵌入式的设置在所述低洼路段的路面的格栅;所述格栅包括水平栅板、可伸缩的支撑部,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栅板两端的弯折部;多根所述水平栅板沿道路延伸方向纵向相互平行的布置在所述低洼路段的中部的水平路面内;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水平栅板的下方,以在伸长时将所述水平栅板撑离路面,并在缩短时使所述水平栅板嵌入路面内;所述弯折部沿所述低洼路段两端的坡面嵌入路面内,所述弯折部具有弹性,所述弯折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路面内,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栅板连接,并与所述水平栅板随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液位计通讯连接,以使所述水平栅板在非警报状态时嵌入在路面内,在警报状态时,所述水平栅板垂直于路面升起,并与所述弯折部组成高于原路面的镂空状的平台。

优选的是,所述警报器包括蜂鸣器和警示灯。

优选的是,所述栅栏的长度与所述低洼路段的路面宽度相配合,且所述栅栏在下降后,上表面与路面表面齐平。

优选的是,所述水平栅板在嵌入路面内时,水平栅板的上表面与路面表面齐平。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为可伸缩的支撑轴。

优选的是,所述弯折部为由所述水平栅板两端延伸出的具有弹性的条形板;所述水平栅板嵌入路面内时,所述条形板嵌入所述低洼路段的坡面内;所述水平栅板在所述支撑轴伸长时被所述支撑轴撑离路面,以使所述条形板形成连接所述水平栅板与坡面的连接桥。

优选的是,所述条形板通过弹性固定装置连接于路面内。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于地面的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条形板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弹簧;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为空心的锥形,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壁上朝向尖端方向开设有多个豁口,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侧壁形成多个倾斜的倒刺;所述第一固定部沿尖端插入路面的路基内,并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内灌注混凝土;所述弹簧设置为多根,多根所述弹簧平行布置,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非尖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的第二端设置有夹板,所述条形板的一端由夹板夹持固定,且所述夹板与条形板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尖端朝向所述条形板的尖刺。

优选的是,还包括:

防反水井盖,其扣合在排水井口处;所述防反水井盖包括连接网和井盖本体;所述连接网设置为环绕所述井盖本体的环形网,所述环形网的上边缘连接于所述井盖本体的外缘,所述环形网的下边缘连接于排水井的内缘。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网为弹性连接网。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警戒柱包括柱体、液位计和报警器,液位计设置在柱体内并与预设的警戒水位等高,一旦遇到多雨季节低洼路段有积水时,液位计就会通过测量低洼路段积水的水位与预设警戒水位进行比对,当液位计测量的水位超过设置的警戒水位,就会触发连接液位计的警报器,一方面给过往行人、车辆提供安全警示,另一方面会同时启动栅栏的升降开关,使得嵌入路面的栅栏升起以在低洼积水路段的入口形成安全防护的阻截装置,防止有行人、车辆误入低洼积水路段带来危险。救援装置包括嵌入低洼路面的格栅,格栅有水平栅板、可伸缩支撑部及与水平栅板两端活动连接的弯折部构成,支撑部位于水平栅板的下方起支撑作用。非警报状态下,水平栅板和弯折部以中间水平、两端翘起的“船型”结构嵌入在相应低洼路段的路面及坡面内;由于支撑部和液位计通讯连接,一旦液位计超过预设的警戒水位时,就会使支撑部伸长支撑起水平栅板脱离地面,因弯折部具有弹性并活动连接于水平栅板,因此弯折部会随动水平栅板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变,与水平栅板共同构成了中间水平,两端向下倾斜的“船型”结构,进而形成了一个高于原低洼路面的镂空状的平台,以让误入积水区的人员或者车辆能够及时安全的脱离低洼积水中,等待救援。在未超过预设警戒水位时,即非警报状态下,栅栏是嵌入在低洼路段入口处的路面内并与路面平齐,格栅也是与低洼路段中部水平路面及两端坡面处相配合的嵌入在路面内,以保证非报警状态下整个路面的平整性,不会影响整个路面正常通行。低洼路段的应急救援系统这样的设置方式,一方面在平时的非警报状态下,应急救援系统不会影响行人及车辆的过往,另一方面在警报状态下,为行人及车辆提供了最基础的警示提醒装置及安全防护的阻截装置,避免过往行人和车辆误入危险的低洼积水区域,造成伤害事故;还提供了应急的救援装置,以防一旦有行人和车辆误入低洼积水区域,就会自动启动救援装置,减轻或消除事故隐患的发生。这样的应急救援系统可以改变目前单纯设置警戒线靠目测判断低洼路段的积水深度所带来的弊端,同时提供防护装置及应急救援装置,多方面的结合,对于避免和防治意外事故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消防大数据的城市低洼路段积水应急救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弹性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反水井盖与排水井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消防大数据的城市低洼路段积水应急救援系统,包括:

警戒柱,其设置在道路的低洼路段;所述警戒柱包括柱体、液位计和警报器;所述柱体为空心设置,且与柱体的外部液体相通;所述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柱体内与预设的警戒水位等高的位置;所述警报器设置在所述柱体的顶端,并与所述液位计相连接,以在所述柱体内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由所述液位计触发所述警报器执行警报动作。

阻截装置,其包括嵌入式的横向设置在所述低洼路段的入口处路面的可升降的栅栏,以及控制所述栅栏升降的升降开关;所述升降开关与所述液位计通讯连接,以使所述栅栏在非警报状态时嵌入在路面内,在警报状态时,所述栅栏垂直于路面升起并将所述低洼路段100拦截。

救援装置,其为嵌入式的设置在所述低洼路段100的路面的格栅;所述格栅包括水平栅板102、可伸缩的支撑部,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栅板102两端的弯折部103;多根所述水平栅板102沿道路延伸方向纵向相互平行的布置在所述低洼路段100的中部的水平路面内;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水平栅板102的下方,以在伸长时将所述水平栅板102撑离路面,并在缩短时使所述水平栅板102嵌入路面内;所述弯折部103沿所述低洼路段100两端的所述坡面101嵌入路面内,所述弯折部103具有弹性,所述弯折部1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路面内,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栅板102连接,并与所述水平栅板102随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液位计通讯连接,以使所述水平栅板102在非警报状态时嵌入在路面内,在警报状态时,所述水平栅板102垂直于路面升起,并与所述弯折部103组成高于原路面的镂空状的平台。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警戒柱包括柱体、液位计和警报器,柱体为空心结构并与柱体外部的液体相通,能够保证柱体内外液体水位保持同一高度,液位计设置在柱体内并与预设的警戒水位等高,警报器设置在柱体的顶端,并与液位计相连接,液位计输出端连接控制器,可以通过接收液位计输出的信号经分析后控制其他装置。在多雨季节低洼路段100积水超过警戒水位时,液位计输出的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开始发出警报,可以警示过往行人和车辆,此处低洼路段100积水较深很危险,避免误入以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可升降的所述栅栏设置的具体方式为:所述低洼路段的入口处设置与栅栏适配的凹槽,凹槽的两侧设有滑轨,栅栏两侧底端设置与滑轨适配的滑块,并且滑轨两端设置卡部件,以防止滑块沿滑轨上下移动时脱离滑轨,滑块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升降开关,升降开关分别连接液压缸和第一液压计,液压缸设置在低洼路段路面内,升降开关设置在栅栏上。当非警报状态,第一液压计输出水位低于最高警戒水位信号时,通过控制器指令升降开关关闭,此时液压缸的活塞杆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栅栏嵌入与凹槽内,保持路面上正常通行;当警报状态时,第一液位计输出水位超过最高警戒水位时,通过控制器指令升降开关打开,并控制液压缸的活塞缸的开始向上移动并带动栅栏底端的滑块沿着滑轨向上运动,使得栅栏脱离凹槽形成阻截装置,防止行人和车辆再进入积水区,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当水位低于最高警戒水位时,控制器发出指令关闭升降开关,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开始向下运动,以带动滑块沿着滑轨向下移动,使得栅栏重新嵌入路面内,恢复路面通行。

所述格栅包括水平栅板102、可伸缩的支撑部,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栅板102两端的弯折部103;多根水平栅板102沿着道路延伸方向纵向相互平行的布置在低洼路段100中部的水平路面内,支撑部设置在水平栅板102的下方以带动水平栅板的嵌入及脱离地面,弯折部103具有弹性,弯折部1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低洼路段100的坡面101内,另一端与水平栅板102活动连接,可实现与水平栅板102随动。当非报警状态,支撑部处于缩短状态,水平栅板102与弯折部103构成中间水平、两端翘起的“船型”结构嵌入低洼路段100相应的路面及坡面101内,使路面正常通行;当警报状态时,水位超过了预设警戒水位,连接有液位计的支撑部接收到信号后开始伸长,支撑水平栅板102脱离路面,同时带动两端的弯折部103发生角度倾斜,此时水平栅板102与弯折部构成中间水平、两端向下倾斜的“船型”结构,即形成了高于所述低洼路段100路面的镂空状平台,可以把误入积水较深的所述低洼路段100的行人或者车辆托起,以待救援;当低洼路段100的水位低于预设警戒水位时,解除了警报状态,支撑部开始缩短,携带水平栅板102下降并带动弯折部103转变角度重新嵌入的路面内,恢复路面上行人及车辆的正常通行。

或者,所述格栅还可以设置为包括栅板、可伸缩的支撑部,以及将所述栅板顺次连接的连接部;多根栅板沿道路延伸方向横向相互平行的布置在低洼路段100的路面内;每根栅板下方分别设置支撑部;连接部具有弹性,且具有与低洼路段路面相同的弯折角度。支撑部与液位计通讯连接,以使当非警报状态时,液位计输出水位未到达警戒水位的信号,通过控制器指令支撑部缩短,使栅板及两侧的连接部以中间水平、两侧翘起的“船型”弯折整体嵌入在路面内;在警报状态时,控制支撑部伸长,以支撑栅板垂直于路面升起,并携带两侧连接部转变成中间水平、两侧向下倾斜的“船型”弯折整体,即构成了高于低洼路段100的镂空平台,以便把误入低洼路段100的行人或者车辆托起,可减少或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当警报解除,水位低于预设警戒水位时,支撑部又恢复缩短状态,使得栅板和连接部重新恢复嵌入路面内。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警报器包括蜂鸣器和警示灯。

上述方案中,报警器包括蜂鸣器和警示灯,在低洼路段100的积水超过预设警示水位时,启动警报器,蜂鸣器开始发出蜂鸣声,并伴随着警示灯的闪烁,以很明显的方式提示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此处低洼路段100水位已经超过警戒水位很危险。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栅栏的长度与所述低洼路段100的路面宽度相配合,且所述栅栏在下降后,上表面与路面表面齐平。

在上述方案中,栅栏的长度与低洼路段100的路面宽度相配合,且栅栏在下降后,上表面与路面表面齐平,这样的设置为了在警报状态下,栅栏升起,使栅栏能够恰好卡在低洼路段100的入口处形成防护装置;在非报警状态下,栅栏下降以嵌入路面内并且上表面与路面表面平齐,不影响整个路面的平整性以及行人和车辆的通行。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水平栅板102在嵌入路面内时,水平栅板102的上表面与路面表面齐平。

在上述方案中,水平栅板102在嵌入路面内时,水平栅板102的上表面与路面表面齐平,是为了保证在非警报状态下,水平栅板102与低洼路段100的路面保持平齐,不影响低洼路段100的平整性和使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支撑部为可伸缩的支撑轴。

在上述方案中,支撑轴实现可伸缩的具体方式为:支撑轴包括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及底座。第一支撑轴套设在第二支撑轴内部,并可沿第二支撑轴的内壁滑动,第二支撑轴的顶端开口小于第一支撑轴的底端的外径,并大于第一支撑轴的顶端的外径,以使第一支撑轴可由第二支撑轴中伸出,并避免第一支撑轴由第二支撑轴内脱出;第一支撑轴顶端固定连接水平栅板102的下表面,第二支撑轴底端设置固定连接的底座,支撑轴通过底座浇筑固定于低洼路段100的路面内,第一支撑轴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液压缸分别与液位计及控制器连接,液位计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和液压缸均设置在低洼路段100的路面内。当非警报状态下,第一支撑轴缩短到第二支撑轴的内部,即支撑轴处于缩短状态,此时支撑部上方的水平栅板102嵌入在低洼路段100的路面内,且水平栅板102上表面与低洼路段100路面平齐;当警报状态下,液位计测量出低洼路段100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并传出信号,通过控制器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开始向上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支撑轴沿第二支撑轴内壁开始伸出,以使嵌入在路面内的水平栅板102脱离地面,当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解除警报,在控制器控制下液压缸的活塞杆开始向下运动以带动第一支撑轴开始下降,处于缩短状态,以保证所述水平栅板102重新嵌入地面且上表面与低洼路段100的路面平齐。

如图1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弯折部103为由所述水平栅板102两端延伸出的具有弹性的条形板201;所述水平栅板102嵌入路面内时,所述条形板201嵌入所述低洼路段100的坡面101内;所述水平栅板102在所述支撑轴伸长时被所述支撑轴撑离路面,以使所述条形板201形成连接所述水平栅板102与所述坡面101的连接桥。

在上述方案中,水平栅板102设置在低洼路段100的水平路面上,因为在低洼路段100两端为坡面101走向,当积水过多时会直接蔓延到坡面101上,因此在水平栅板102两端设置延伸出的具有弹性的条形板201,条形板201在非警报状态嵌入相应的坡面101内;结构上的完善设置能够使得在警报状态下,支撑部支撑水平栅板脱离路面的同时,带动两端条形板201也脱离坡面,使得水平栅板直接连接到坡面101上,即条形板201构成水平栅板102与坡面101之间的连接桥,更便于救援工作的实施。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条形板201通过弹性固定装置202连接于路面内。

在上述方案中,条形板201通过弹性固定装置连接于路面内,一方面非警报状态下,不需要时将条形板201固定于路面内;另一方面在警报状态下,条形板201通过弹性固定装置202还能撑离路面。

如图2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弹性固定装置202包括连接于地面的第一固定部301、连接于所述条形板201的所述第二固定部30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30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302的弹簧303;所述第一固定部301设置为空心的锥形,所述第一固定部301的侧壁上朝向尖端方向开设有多个豁口,以使所述第一固定部301的侧壁形成多个倾斜的倒刺;所述第一固定部301沿尖端插入路面的路基内,并在所述第一固定部301内灌注混凝土;所述弹簧303设置为多根,多根所述弹簧303平行布置,且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301的非尖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0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302的第二端设置有夹板304,所述条形板201的一端由夹板304夹持固定,且所述夹板304与所述条形板20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尖端朝向所述条形板201的尖刺。

在上述方案中,弹性固定装置202为固定条形板201而设置,条形板201通过第一固定部301与地面连接,第一固定部301上设置为空心锥形并且侧壁上有多个倾斜的倒刺,可以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第一固定部301沿尖端插入路面的路基内,再往第一固定部301内灌注混凝土,这样使得第一固定部301能更牢固的固定在地面中;夹板304与条形板20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尖端朝向条形板201的尖刺,能够使得夹板304把条形板201牢固的固定,然后由于布置在第一固定部301非尖端和第二固定部302第一端部之间的多根平行设置的弹簧303,具有缓冲作用,从而降低条形板在拉伸时对弹性固定装置202第一固定部301与路面连接的拉伸力,使整个弹性固定装置202更好的协助条形板201嵌入或者脱离坡面101动作的执行。

如图3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

防反水井盖,其扣合在排水井口处;所述防反水井盖包括连接网305和井盖本体306;所述连接网设置为环绕所述井盖本体的环形网,所述环形网的上边缘连接于所述井盖本体306的外缘,所述环形网的下边缘连接于排水井307的内缘。

在上述方案中,当积水较多排水井307不能及时排水,开始反水时,环形网构成连接井盖本体306和排水井307内缘之间的固定结构,可以把井盖本体306完全托起但同时受到环形网的连接与支撑,避免井盖本体306直接被顶开而形成暗井对过往行人和车辆的造成危险;同时环形网阻止大型垃圾计入排水井还能增多透水孔数量,以加大排水。

或者,防反水井盖还可以设置为一侧边缘与排水井307的边缘以铰接方式连接,其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至少一根由液压缸或者电控的可伸缩的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与防反水井盖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底端固定于排水井307的内壁,支撑杆与液位计通讯连接,以使在非警报状态时,支撑杆缩短带动防反水井盖扣合在排水井307井口上;在警报状态时,防反水井盖因支撑杆杆伸长被撑起,使防反水井盖和排水井307井口之间形成倾斜的排水口。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网为弹性连接网。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网为弹性连接网,能够在排水井307即使发生反水,也能使得所述井盖本体306能够在所述弹性连接网的作用下,来回升高和降低,相比较单纯在排水井307上直接扣合设置井盖来说,一方面自动加快排水进程,另一方面还避免井盖被顶开后大量垃圾直接被冲进排水井307造成堵塞。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