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及道路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4785发布日期:2020-01-31 18:5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及道路结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及其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园林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驱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园林的道路构成比较简单,普遍采用卵石铺设或石砖铺设,而且功能也比较单一,遇到暴雨天气容易造成积水,破坏园林环境。

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透水静音功能的园林道路施工方法及其道路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及其道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设计深度要求开挖到所需要的深度,然后铺设基层;

s2.在每个排水槽单元上由下至上依次安装上安装网板、海绵吸水层和下纤维板待用;

s3.在基层上铺设多个依次相连的排水槽单元构成排水槽;

s4.在下纤维板上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滤水砂层、上纤维板和透水静音路面砖。

其中,步骤s1中基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土基和碎石粗砂层。

作为优选的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园林道路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透水静音路面砖、上纤维板、滤水砂层、下纤维板、海绵吸水层、安装网板和排水槽,透水静音路面砖包括路面砖本体、以及设置于路面砖本体上的透水静音通道,路面砖本体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组上透水孔,路面砖本体的下表面上设有一个下透水孔,透水静音通道包括过渡通道、对撞通道和连接通道,过渡通道由上透水孔向下竖直设置,对撞通道水平设置且与过渡通道的底部连通,连接通道竖直设置且其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对撞通道和下透水孔连通。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雨水经由透水静音通道、上纤维板、滤水砂层、下纤维板、海绵吸水层和安装网板后进入排水槽中,雨点滴落在路面砖本体上表面上撞击的声音或外界的噪音由上透水孔进入过渡通道后再对撞通道内对撞相消,可降低园林的噪音,提高园林观赏的舒适度。同时,海绵吸水层具有蓄水功能,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

作为优选的方案,上透水孔为圆形结构或长方形结构,下透水孔的口径由上至下为由小渐大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上透水孔的形状可根据具体需求设计,而不仅限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透水孔的口径由小渐大设置,可以使得声音在对撞通道内集中对撞相消,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也可以加速雨水的排出。

作为优选的方案,排水槽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至少二个排水槽单元,排水槽单元设有底板和二侧板,二侧板设置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排水槽单元之间在底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依次相连。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排水槽设计为多个排水槽单元组装,便于生产和运输。

作为优选的方案,排水槽二侧板的内表面上相对设有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下纤维板设置于上限位凸台上,安装网板设置于下限位凸台上,海绵吸水层设置于安装网板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采用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便于下纤维板、安装网板的安装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有毛细吸管,毛细吸管连接于海绵吸水层和排水槽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采用毛细吸管连通海绵吸水层和排水槽,可以方便海绵吸水层的水流入排水槽中,也可以在长期不降雨的时候保持海绵吸水层内蓄水,从而维持环境的温度。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设有导盲防滑凸条,导盲防滑凸条设置于路面砖本体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每组上透水孔之间。

其中,导盲防滑凸条为条状结构且各个侧面的连接处为弧面结构、或导盲防滑凸条为半球面结构、或导盲防滑凸条为波浪形结构且各个侧面的连接处为弧面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导盲防滑凸条可以为盲人提供盲人通道,方便盲人体验园林的风貌,也具有防滑功能,在雨天的时候防止路滑,便于行人行走。

另外,导盲防滑凸条的形状结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不仅限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透水静音路面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园林道路结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透水静音路面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透水静音路面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透水静音路面砖,11.上透水孔,12.导盲防滑凸条,20.上纤维板,30.滤水砂层,40.下纤维板,50.海绵吸水层,60.安装网板,70.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园林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设计深度要求开挖到所需要的深度,然后铺设基层;

s2.在每个排水槽单元上由下至上依次安装上安装网板、海绵吸水层和下纤维板待用;

s3.在基层上铺设多个依次相连的排水槽单元构成排水槽;

s4.在下纤维板上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滤水砂层、上纤维板和透水静音路面砖。

其中,步骤s1中基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土基和碎石粗砂层。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至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园林道路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透水静音路面砖10、上纤维板20、滤水砂层30、下纤维板40、海绵吸水层50、安装网板60和排水槽70,透水静音路面砖10包括路面砖本体、以及设置于路面砖本体上的透水静音通道,路面砖本体的上表面上设有二组上透水孔11,路面砖本体的下表面上设有一个下透水孔,透水静音通道包括过渡通道、对撞通道和连接通道,过渡通道由上透水孔向下竖直设置,对撞通道水平设置且与过渡通道的底部连通,连接通道竖直设置且其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对撞通道和下透水孔连通。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雨水经由透水静音通道、上纤维板20、滤水砂层30、下纤维板40、海绵吸水层50和安装网板60后进入排水槽70中,雨点滴落在路面砖本体上表面上撞击的声音或外界的噪音由上透水孔进入过渡通道后再对撞通道内对撞相消,可降低园林的噪音,提高园林观赏的舒适度。同时,海绵吸水层50具有蓄水功能,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上透水孔11为圆形结构或长方形结构,下透水孔的口径由上至下为由小渐大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上透水孔11的形状可根据具体需求设计,而不仅限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透水孔的口径由小渐大设置,可以使得声音在对撞通道内集中对撞相消,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也可以加速雨水的排出。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排水槽70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至少二个排水槽单元,排水槽单元设有底板和二侧板,二侧板设置于底板长度方向的两侧,排水槽单元之间在底板长度方向的一端依次相连。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排水槽70设计为多个排水槽单元组装,便于生产和运输。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排水槽二侧板的内表面上相对设有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下纤维板40设置于上限位凸台上,安装网板60设置于下限位凸台上,海绵吸水层50设置于安装网板60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采用上限位凸台和下限位凸台,便于下纤维板40、安装网板60的安装连接。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有毛细吸管,毛细吸管连接于海绵吸水层50和排水槽70之间。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采用毛细吸管连通海绵吸水层50和排水槽70,可以方便海绵吸水层50的水流入排水槽70中,也可以在长期不降雨的时候保持海绵吸水层50内蓄水,从而维持环境的温度。

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还设有导盲防滑凸条12,导盲防滑凸条12设置于路面砖本体的上表面上且位于每组上透水孔之间。

如图4所示,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导盲防滑凸条12为条状结构且各个侧面的连接处为弧面结构;也可以选择,导盲防滑凸条12为半球面结构;还可以选择,导盲防滑凸条12为波浪形结构且各个侧面的连接处为弧面结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导盲防滑凸条12可以为盲人提供盲人通道,方便盲人体验园林的风貌,也具有防滑功能,在雨天的时候防止路滑,便于行人行走。

另外,导盲防滑凸条12的形状结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不仅限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