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式风道总成及轴流式吹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5968发布日期:2018-10-19 19:0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轴流式吹风机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流式风道总成,及应用此风道总成的轴流式吹风机。



背景技术:

轴流式吹风机是一种常用的花园类工具,通常是利用设置在风道内的电机来带动设置在风道中的风扇,并通过风道整流产生所需的气流,帮助用户利用气流清理花园中的落叶等杂质。但是现有的轴流式吹风机由于风道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吹风机在使用时,带动风叶的电机长时间大电流工作,产生大量热量,而电机的自身的散热系统无法及时充分地排出热量,使电机温度升高,进而影响电机乃至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轴流式吹风机的风道总成,利用此风道总成能够降低电机的整体温度,避免电机温度过高影响电机乃至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轴流式风道总成,包括紧固连接的第一风道壳体和第二风道壳体,所述第一风道壳体的风道入口处设置有风扇,第二风道壳体的风道出口处设置有前防护罩,所述第一风道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内壳,第二风道壳体内设置有第二内壳,第一内壳和第二内壳结合为一个电机舱,电机舱内设置有驱动风扇的电机,所述风扇中心构成整流区,风扇中心是指风扇中除叶片以外的部分,整流区与第一内壳、第二内壳构成一个整流体,整流区的最大外径小于第一内壳的最小外径,所述第一内壳的电机安装面上设置有进气孔,第二内壳的壳壁上径向设置有出气孔。

上述第一风道壳体的内壁和第一内壳的外壁之间径向均匀设置有第一导风叶,第二风道壳体和内壁和第二壳体的外壁之间径向均匀设置有第二导风叶。

上述第一导风叶和第二导风叶均为三个,安装后第一导风叶和第二导风叶处于同一径向位置。

上述第一风道壳体和第二风道壳体通过卡扣连接。

上述电机通过螺钉紧固安装在第一内壳的安装面上,所述进气孔设置在相邻的螺钉之间。

上述第一风道壳体的风道入口扩径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轴流式吹风机,上述风道总成通过弹性体安装在风道总成壳体内部,风道总成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导风筒,后端设置有后防护罩,后防护罩的侧方和后方设置有后壳体,后壳体和风道总成壳体相连,后壳体的后部设置有安装电池包的电池包腔体,电池包用于给整机供电,电池包腔体的两侧设置有电池包通气孔。

上述吹风机为手持式吹风机或背负式吹风机。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风扇设置在风道入口,并且风扇中心构成的整流区的最大外径小于第一内壳的最小外径,当风扇由电机驱动旋转并产生强大气流时,有一小部分的气流会沿着风扇的整流区,通过第一内壳的电机安装面上的进气孔进入电机舱内,进而进入电机舱内的电机内部和外部,然后通过第二内壳壳壁上的出气孔,将热量带出去,从而达到可以对电机进行散热,降低电机的整体温度,避免电机温度过高影响电机乃至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流式风道总成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轴流式风道总成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电机后的第一风道壳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电机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风道壳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风道壳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轴流式吹风机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0、第一风道壳体;11、风道入口;12、第一内壳;13、第一导风叶;14、进气孔;15、公扣;20、第二风道壳体;21、风道出口;22、第二内壳;23、出气孔;24、第二导风叶;25、母扣;30、风扇;31、整流区;40、前防护罩;50、电机;51、电机舱;52、散热风扇;53、螺钉;54、螺钉孔;55、轴套;56、电机轴;57、防转结构;58、螺母;200、轴流式吹风机;201、风道总成壳体;202、导风筒;203、后防护罩;204、后壳体;205、电池包腔体;206、电池包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8:

一种轴流式风道总成,包括紧固连接的第一风道壳体10和第二风道壳体20,第一风道壳体10和第二风道壳体20通过卡扣连接,其中第一风道壳体10的外壁上均匀周设有四个钩形的公扣15,第二风道壳体20的外壁上均匀周设有四个方孔型的母扣25,所述公扣15卡接进母扣25中完成紧固连接,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0的风道入口11处设置有风扇30,第二风道壳体20的风道出口21处设置有前防护罩40。

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内壳12,第二风道壳体20内设置有第二内壳22,第一内壳12和第二内壳22结合为一个电机舱51,电机舱51内设置有驱动风扇30的电机50,所述风扇30中心构成整流区31,整流区31与第一内壳12、第二内壳22构成一个整流体,整流区31的最大外径小于第一内壳12的最小外径,所述第一内壳12的电机50安装面上设置有进气孔14,第二内壳22的壳壁上设置有出气孔23。

第一内壳12位于第一风道壳体10的中心,第一风道壳体10的内壁和第一内壳12的外壁之间径向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一导风叶13,电机50固定在第一内壳12中,并通过螺钉53紧固安装在第一内壳12的安装面上,固定方式为四颗螺钉53穿过第一内壳12上的安装面上的通孔,与电机50的四个螺钉孔54锁紧,所述进气孔14设置在相邻的螺钉53之间,进气孔14的数量等于螺钉53的数量,轴套55固定于电机50的电机轴56上,轴套55上有防转结构57,风扇30套在电机50的电机轴56上,与轴套55通过螺母58固定,第一风道壳体10的风道入口11扩径设置。

第二内壳22位于第二风道壳体20的中心,第二风道壳体20的内壁和第二内壳22的外壁之间径向均匀设置有三个第二导风叶24,当第一风道壳体10和第二风道壳体20固定连接后,三个第一导风叶13和三个第二导风叶24能一一对齐,拼接成三个连续的完整的导风叶。第二内壳22的壳体上均匀周设有出气孔23,出气孔23用于排出电机50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

风扇30除去叶片外,其余沿着风扇30中心径向向外的面构成风扇30的整流区31,当电机50带动风扇30转动产生强大气流的时候,会有一小部分气流被强制吹进电机舱51,再经过电机舱51内电机50的内部和外部空间,连同电机50自身的散热风扇52所产生的气流,再经过第二内壳22上的出气孔23被排出到风道内腔,和风道内腔的强大气流一起经过风道出口21排出到大气中,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弥补电机50长时间大电流工作产生大量热量时,电机50的自身的散热系统无法及时充分地排出热量,导致电机50升温的问题,达到可以对电机50进行加强散热,降低电机50的整体温度,避免电机50温度过高影响电机50乃至产品的使用寿命。

对照图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风道总成的轴流式吹风机200,轴流式吹风机200的工作原理此处不再详细描述。本发明的风道总成安装在风道总成壳体201内部,与风道总成壳体201通过弹性体连接,减小吹风机在使用时产生过量振动对使用者造成不适。风道总成壳体201的前端设置有导风筒202,后端风道进风口位置设置有后防护罩203,用于防护异物进入以及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后防护罩的侧方和后方设置有后壳体204,后壳体204与风道总成壳体201相连,后壳体204上设置有各种操作开关,具体功能不做详细介绍。后壳体204的后半部分是能够安装为整机供电的电池包的电池包腔体205,电池包腔体205两侧都有用于给电池包散热的电池包通气孔206,当机器在工作的时候,风扇30在风道入口11处产生强大的负压,迫使电池包内部产生的热量被抽出,同时,一部分新鲜空气会通过电池包通气孔206被吸入,流经电池包外部,进入风道内,最后排出到大气中。

图8中为手持式吹风机,当然,所述风道总成也可以应用于背负式吹风机。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