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地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3798发布日期:2018-09-05 01:1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铺地模块。



背景技术:

近些年开始出现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实施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候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的时候,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摆脱城市一下雨就看海的窘况,同时净化水质,改善微气候。海绵城市的关键就是通过滤、渗、滞、蓄、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城市低影响开发雨水体系。

目前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渗透水材料只有传统的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这两种材料,一方面透水性能差,另一方面也只能解决地表水和渗透性能差,地表水渗透后无法实现有效排出的效果,即使在这两种材料下面使用砂垫层砾石层进行渗透处理。也达不到滞、蓄及排的目的。

另外,砂垫层砾石层在施工中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尤其在未来的楼顶,海绵景观园林建设中,一方面施工难度大,强度低,另一方面加大了屋面屋顶承载负荷,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质量。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传统建材及其组合设计难以满足新型铺地的吸水、蓄水及排水的需求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铺地模块,该铺地模块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传统建材及其组合设计难以满足新型铺地的吸水、蓄水及排水的需求等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第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铺地模块,包括位于顶层的密孔过滤层、与所述密孔过滤层底部连接的多孔渗透蓄水层、与所述多孔渗透蓄水层底部连接的凹凸排水层,所述凹凸排水层设置有表面凹凸结构,用于将多孔渗透蓄水层撑起预设距离,实现下方的饱和排水。

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凹凸排水层具体为硬质板状的排水板,所述表面凹凸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排水板上、向下凸出的蓄水凹穴,所述蓄水凹穴将所述排水板撑起预设距离。

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蓄水凹穴向下凹陷呈半球面状,其内侧壁不透水。

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密孔过滤层具体为单层或多层复合的土工布。

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多孔渗透蓄水层具体为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

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90%。

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土工布或土工布复合片与下方的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通过火焰法复合连接。

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与其下方的排水板热熔连接固定。

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排水板及其蓄水凹穴的底面设置有用于与塑料网壁式渗排水管连接的表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铺地模块,包括位于顶层的密孔过滤层、与所述密孔过滤层底部连接的多孔渗透蓄水层、与所述多孔渗透蓄水层底部连接的凹凸排水层,所述凹凸排水层设置有表面凹凸结构,用于将多孔渗透蓄水层撑起预设距离,实现下方的饱和排水。这种新型铺地模块包括多个相互组合的功能层,具体包括最表层的密孔过滤层,通过密孔过滤结构,对渗入铺地模块的雨水先进行过滤,将雨水冲刷携带的土壤等颗粒物隔绝在其表面,防止渗入,可以有效防止植被表层土壤的水土流失,保护绿地种植层,同时也保护铺地模块内部的多孔层,防止其被杂质填满难以保持保水的能力;在密孔过滤层通过的积水进入下方的多孔渗透蓄水层,通过其本身的多孔结构产生较大的渗透压力,令地表积水能够迅速进入铺地模块被吸收,其内能存储大量的水分实现蓄水功能;多余的仍旧无法被多孔渗透蓄水层吸收的水分,在多孔渗透蓄水层饱和后继续向下经过凹凸排水层,其具有能够将整个铺地模块撑起一定距离的表面凹凸结构,从而能够顺利的将多余的存水向下方排出进入市政地面排水管。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铺地模块设计,能够实现充分的实现滤除冲刷杂质回收土壤、快速吸收多余雨水,并能够存储一定量的积水、同时将多余积水排出,当环境相对干旱时,还能够将存储的水分蒸腾出或被表层的植被土壤吸收,令城市环境能够更加良性的循环,有效地解决了解决目前传统建材及其组合设计难以满足新型铺地的吸水、蓄水及排水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铺地模块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铺地模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密孔过滤层1、多孔渗透蓄水层2、排水板3、蓄水凹穴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铺地模块,以解决目前传统建材及其组合设计难以满足新型铺地的吸水、蓄水及排水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铺地模块的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铺地模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铺地模块,包括位于顶层的密孔过滤层1、与所述密孔过滤层1底部连接的多孔渗透蓄水层2、与所述多孔渗透蓄水层2底部连接的凹凸排水层,所述凹凸排水层设置有表面凹凸结构,用于将多孔渗透蓄水层2撑起预设距离,实现下方的饱和排水。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通过多孔渗透蓄水层2实现渗透吸水,该层的蓄水能力与其厚度正相关,因此可根据地区位置需求适应性改变该层的厚度;另外凹凸排水层不仅仅能够将多孔渗透蓄水层2撑起,还能够通过进一步优化其表面设计,令其凹凸结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

这种新型铺地模块包括多个相互组合的功能层,具体包括最表层的密孔过滤层1,通过密孔过滤结构,对渗入铺地模块的雨水先进行过滤,将雨水冲刷携带的土壤等颗粒物隔绝在其表面,防止渗入,可以有效防止植被表层土壤的水土流失,保护绿地种植层,同时也保护铺地模块内部的多孔层,防止其被杂质填满难以保持保水的能力;在密孔过滤层1通过的积水进入下方的多孔渗透蓄水层2,通过其本身的多孔结构产生较大的渗透压力,令地表积水能够迅速进入铺地模块被吸收,其内能存储大量的水分实现蓄水功能;多余的仍旧无法被多孔渗透蓄水层2吸收的水分,在多孔渗透蓄水层2饱和后继续向下经过凹凸排水层,其具有能够将整个铺地模块撑起一定距离的表面凹凸结构,从而能够顺利的将多余的存水向下方排出进入市政地面排水管。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铺地模块设计,能够实现充分的实现滤除冲刷杂质回收土壤、快速吸收多余雨水,并能够存储一定量的积水、同时将多余积水排出,当环境相对干旱时,还能够将存储的水分蒸腾出或被表层的植被土壤吸收,令城市环境能够更加良性的循环,有效地解决了解决目前传统建材及其组合设计难以满足新型铺地的吸水、蓄水及排水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凹凸排水层具体为硬质板状的排水板3,所述表面凹凸结构为设置于所述排水板3上、向下凸出的蓄水凹穴4,所述蓄水凹穴4将所述排水板3撑起预设距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优化了凹凸排水层的设计,本身由硬质的排水板3及其上设置的蓄水凹穴4构成,通过蓄水凹穴4的设计令最底层的凹凸排水层具有蓄水的能力,多余的积水可以通过上层的渗透进入蓄水凹穴4,在其中存储,进一步提升了铺底模块的蓄水能力。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蓄水凹穴4向下凹陷呈半球面状,其内侧壁不透水。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化了蓄水凹穴4的结构设计,其采用向下凹陷的半球面状结构,主要是有两个优点,一是该形状其蓄水空间较大,另外该形状的壳结构本身也具有较大的支撑强度,令铺地模块本身就有更好的耐压强度。

优选的蓄水凹穴4尺寸设计令其可储存5mm~15mm的降雨,这样即使下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再通过滤层和渗透层滞留层下来的雨水很快被蓄水凹穴4吸纳和储存,从而减少地表水的径流。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密孔过滤层1具体为单层或多层复合的土工布。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密孔过滤层1的设计,采用土工布作为其材料,可根据选用土工布的具体规格及模块的使用场景确定采用单层的土工布或土工布复合的层数;采用这种材料,其具有的主要优点是,耐拉压耐磨损,结实牢固且材料应用广泛容易获得。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多孔渗透蓄水层2具体为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化了多孔渗透蓄水层2的设计,其采用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通过具有无数根热容塑料喷丝,构成高孔隙率蜂窝状结构的聚合块将来自上面的雨水吸收,实现滞留的功能。该材质的吸收亲水性好,并具有一定的强度,耐受性好不易损坏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的孔隙率大于或等于90%。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采用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材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孔隙率提出设计要求,令其孔隙率大于或等于90%,采用这种高孔隙率的设计,令该层结构的亲水性更好,以便迅速吸收及大量储存。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土工布或土工布复合片与下方的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通过火焰法复合连接。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塑料热熔喷丝聚合块与其下方的排水板3热熔连接固定。

以上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结合各层材料的材料特性提出针对的连接方式,令铺地模块的各层之间连接牢固,从而优化了模块整体的强度及其耐用性。

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上述铺地模块中,所述排水板3及其蓄水凹穴4的底面设置有用于与塑料网壁式渗排水管连接的表面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当排水板3上的蓄水凹穴4被水填满后,则经过排水板3按人们需要的方向和方式,配合其下方的塑料网壁式渗排水管进行合理排出进入市政管道,再次进入储水池经净化后进行循环使用,通过设置与塑料网壁式渗排水管连接的表面结构主要是考虑到防止排水板3底部与排水管之间产生存水滞留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