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码头装卸钢轨测距的固定式棱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2933发布日期:2018-11-30 20:03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棱镜,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码头装卸钢轨测距的固定式棱镜。



背景技术:

全自动化的ARMG轨道吊进行装卸作业,由于轨道吊运行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对钢轨轨道安装调整精度高,轨距验收偏差在±1mm。采用了激光测距方案和移动式小棱镜方案,测量效率低下,操作复杂,需人为钢轨找中,人为误差较大,轨道测距精度低,不满足自动化轨距的高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码头装卸钢轨测距的固定式棱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码头装卸钢轨测距的固定式棱镜,所述固定式棱镜包括:

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所述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可拆卸地固定在钢轨上;

棱镜连接杆,所述棱镜连接杆一端固定在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的上表面;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棱镜连接杆的另一端;

棱镜,所述棱镜可旋转地设置在安装座上;

棱镜调平气泡,所述棱镜调平气泡设置在安装座上,且位于棱镜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为U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的一侧至少设置一个螺孔并配一个螺杆,卡槽另一侧设置两个螺孔并配两个螺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为U形,所述安装座两侧设有相对称的转孔,棱镜两端设有连杆,连杆安插在转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去找中过程,减少人为误差,测量效率明显提升,轨道测距精度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码头装卸钢轨测距的固定式棱镜,其包括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100、棱镜连接杆200、安装座300、棱镜400、棱镜调平气泡500、至少一个螺杆600和至少一个螺母700。

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100,其可拆卸地固定在钢轨800上,其是用于固定安装棱镜400的安装座300。

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100具体为U形,在其一侧至少设置一个螺孔并配一个螺杆600,在其另一侧设置两个螺孔并配两个螺杆700。

两侧的螺杆600和螺杆700均用于调整棱镜400水平度和居中情况,通过螺孔拧进卡槽内的两侧螺杆600和700直接与钢轨800接触,并固定底座卡槽100。根据所测钢轨800的宽度,在固定卡槽前先调节好设有两个螺孔的一侧螺杆700拧进卡槽的长度,用于保证底座卡槽100与钢轨800对中;待底座卡槽100安放到钢轨800上后,利用卡槽另一侧螺杆600进行棱镜水平调节,待棱镜400水平后拧紧螺杆600,固定底座卡槽100。

由于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100为可拆卸式,这样在测试前,就可随时调节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100的安装位置和水平度,从而保证设置在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100上的棱镜400位于钢轨800的中心线上,并保证棱镜调平气泡500居中,并保证棱镜400为固定式。

棱镜连接杆200,其底端固定在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100的上表面上,其是用于固定安装座300。

为了便于拆卸,具体可在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100的上表面上开设螺纹槽,在棱镜连接杆200底端设有与螺纹槽对应配合的螺纹,这样棱镜连接杆200通过螺纹配合就可固定在可调式棱镜底座卡槽100的上表面,并且拆卸也方便。

安装座300,其为U形,其底面固定在棱镜连接杆200的顶端,其是用于安装棱镜400和棱镜调平气泡500。

为了便于拆卸,具体可在安装座300的底面上也设有螺纹槽,而在棱镜连接杆200的顶端设有螺纹,这样安装座300与棱镜连接杆200之间也可通过螺纹进行可拆卸地固定。

在安装座300两侧设有相对称的转孔,在棱镜400两端设有连杆,连杆安插在转孔内,这样棱镜400就可在安装座300上旋转。

棱镜调平气泡500,其安装在安装座300上,并位于棱镜400下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