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提高城市绿化体积的垂直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5909发布日期:2019-03-15 20:3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提高城市绿化体积的垂直道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效提高城市绿化体积的垂直道路,属于道路建设设施。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拥堵现象日益显著,为应对拥堵问题,道路不断的开拓导致绿化面积不断减少,城市的可开发空间也在减少。并且,汽车增多带来的噪音问题与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城市绿化面积,降低道路上的汽车噪音,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城市绿化体积的垂直道路,该道路的建设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与水平结构的植被覆盖,既美化了城市,又使人们在行走过程中舒缓心情,调适情绪,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该道路可实现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间的有效分流,即改善了城市道路环境,也提升了交通安全。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效提高城市绿化体积的垂直道路,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到上设有垂直道路主体,垂直道路主体为弓形的三层平台结构,每相邻的平台之间通过承重柱支撑,并通过楼梯道或电梯连通;每层平台一端具有竖直墙体,另一端设置安全护栏;在竖直墙体的外表面设有墙体植物种植层。

所述的顶层平台上的一端设有女儿墙,与下端对应具有竖直墙体的一端设有顶层排水口,顶层排水口的内端侧设有砾石,在砾石与女儿墙之间铺设土壤层,土壤层上种植植被,土壤层与平台之间设有隔离层。

所述的排水口端面低于砾石底面,与排水口连接的排水管设置在弓形的垂直道路主体内部。

所述的排水管在竖直墙体对应位置上设有渗透孔,渗透孔与墙体植物种植层连通。

所述的墙体植物种植层由多个水平放置的空心圆柱拼接而成,空心圆柱中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

两侧的人行道都设有垂直道路主体时,在顶层和次顶层之间分别设置连接板。

所述的垂直道路主体的底面设有固定柱体,固定柱体嵌入地下。

有效提高城市绿化体积的垂直道路采用弓形的三层平台结构的垂直道路主体,在交通方面不仅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而且在垂直墙体外表面设置墙体植物种植层,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既美化了城市,又使人们在行走过程中舒缓心情,调适情绪,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在顶层平台上设置土壤层,同时在土壤层上设置植被,进一步增加了绿化面积,设置隔离层可防止水腐蚀墙体,防止植物根系破坏墙体。

在顶层设置排水口,可吸收部分雨水,同时通过渗透孔输送给墙体植物种植层。

墙体植物种植层由多个水平放置的空心圆柱拼接而成,不仅安装牢固、效果美观,而且便于植物的种植与处理。

顶层和次顶层之间分别设置连接板,增加空间面积,可以作为停车场,也可以设置土壤层,种植绿植。

在垂直道路主体底部设置固定柱体,固定柱体嵌入地下,保证上层道路的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有效提高城市绿化体积的垂直道路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墙体植物种植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延伸楼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有效提高城市绿化体积的垂直道路,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到上设有垂直道路主体1,垂直道路主体1为弓形的三层平台结构,每相邻的平台之间通过承重柱2支撑,并通过楼梯道或电梯3连通;每层平台一端具有竖直墙体4,另一端设置安全护栏5;在竖直墙体4的外表面设有墙体植物种植层6,墙体植物种植层6由多个水平放置的空心圆柱拼接而成,空心圆柱中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

所述的顶层平台上的一端设有女儿墙7,与下端对应具有竖直墙体4的一端设有顶层排水口8,顶层排水口8的内端侧设有砾石9,在砾石9与女儿墙7之间铺设土壤层10,土壤层10上种植植被,土壤层10与平台之间设有隔离层13。排水口8端面低于砾石9底面,与排水口8连接的排水管设置在弓形的垂直道路主体1内部。排水管在竖直墙体4对应位置上设有渗透孔,渗透孔与墙体植物种植层6连通。当下雨时,雨水浇灌土壤层上的植被,然后剩余的雨水通过砾石过滤进入排水口8,雨水通过渗透孔渗透到墙体植物种植层6的植被中。

两侧的人行道都设有垂直道路主体1时,在顶层和次顶层之间分别设置连接板11。第二层主要以停车场为主,亦可供活动、开张店铺等,第三层主要为种植层,此外还可建立植物馆等设施,楼板下设有照明设施,既可照明道路,也可为植物提供光源。该结构大大利用了空间结构。

所述的垂直道路主体1的底面设有固定柱体12,固定柱体12嵌入地下,保证了垂直道路主体1整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竖直墙体的植被层可使阳光与道路面积折射光被垂直墙体上的植物所吸收,可有效避免城市发生城市热岛效应;同时,飘浮于城市空气中的粉尘等易被竖直墙体上的植物所截留,吸收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光合作用放出大量的氧气,蒸腾水分提高空气湿度,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该发明立于道路两侧,其高度可有效阻断噪声的传播范围,进一步增加了城市立体绿化面积,植被可进一步的阻断噪声。同时,本发明对于风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随着流速的降低气流中携带沙尘石粒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保证了司机视野,缓解视角疲劳,有效保证交通安全;

3、雨季时雨水被经过水管道,雨水竖直墙体的植被层中,缓解雨水集中流入路面而导致的城市被水淹没,雨水用于为植被提供水分;旱季时在顶层土壤层浇水即可,水向下渗透流向排水口,在向下排除的过程中向侧墙植被的土壤中渗透,实现整个道路的植物水分需要;

4、将本发明充分运用后,可实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建筑物上的雨水可有效被植物截流,延长城市雨水排水时间,避免城市积水过重;

5、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人类宜居环境,在侧墙上种植吊兰可以通过吊兰吸收扬尘防止病原体铅碳等,防止我们因为呼吸产生的不良身体状况,长期生活在一种洁净的环境当中;

6、延伸楼层可提供大量的可用空间,增加了人们的活动场所,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7、顶层植被的大面积覆盖提高了城市的绿化率与水平结构的植被覆盖,既美化了城市,又使人们在行走过程中舒缓心情,调适情绪,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8、行人、非机动车与汽车分类行驶,减少了车祸的产生;

9、美化环境,减缓司机道路行驶的视觉疲劳。降低因眼部疲劳造成的交通事故概率;

10、 夏天烈日情况下,能起到遮荫作用,便于司机驾驶,也可以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利于人们的出行;特殊情况下,例如暴风雨,能起到一个缓冲带的作用,降低风力;

11、便于交通的管制,无论是十字路口行人的减少,还是车辆无法占用非机动车道路,都利于交警的管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