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梁转体施工装配化梁体墩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5691发布日期:2019-03-19 22:2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铁路桥梁转体施工装配化梁体墩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桥梁转体施工装配化梁体墩座。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交通事业也随之大力发展。由于一些地形或既有交通设施的影响,桥梁转体施工在桥梁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桥梁相比,转体桥梁的施工工艺具有不干扰交通、不间断通航、可跨深沟河流、可跨交通频繁道路的特点,且施工快速,经济高效。由于转体重量大、转动角度大、梁体较长、桥型复杂,大桥的主塔、主梁线型、斜拉索索力及转体重量如何精确定位,平稳转动是转体中的难点,传统的转体桥梁一般都是通过在桥梁蹲座上安装球铰,通过球铰来转动桥梁,转动到位后球铰即成为转体桥梁支撑座的一部分,桥梁安装在可旋转的部件上,长期以往对桥梁的稳定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桥梁转体施工装配化梁体墩座。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铁路桥梁转体施工装配化梁体墩座,其关键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墩柱,该钢筋混凝土墩柱的顶部水平设置有盖梁,所述盖梁上设有转向盲孔,该转向盲孔内安放有旋转支撑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梁体上设有转向孔,在旋转支撑柱上安装旋转梁体用的提升装置和旋转装置后,利用提升装置将梁体提起,利用旋转装置对梁体转向,转向到位后梁体落在盖梁上,盖梁对梁体起到硬支撑,之后拔出旋转支撑柱即可。

作为优选:上述转向盲孔的孔底设置防护钢板,所述旋转支撑柱安放在该防护钢板上。采用该方案防护钢板可将旋转支撑柱传递过来的重力均匀分散到盖梁上,避免盖梁受力集中,对盖梁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旋转支撑柱与所述转向盲孔之间设有钢性的防护层。在旋转过程中防护层可对盖梁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旋转支撑柱为椭圆柱或方形柱。采用该方案在旋转梁体时旋转支撑柱不会随梁体一起转向。

上述旋转支撑柱的材质为实心钢柱。采用此方案有利于提升旋转支撑柱的承重能力。

上述盖梁的上表面设有环形的导向滑道,所述旋转支撑柱位于该导向滑道内侧。

上述钢筋混凝土墩柱的底部设置有长条形的承台,该承台与所述盖梁平行,所述承台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盖梁的长度。采用该方案确保围绕承台在路基上浇筑梁体时,承台占据的位置即为梁体升降用孔,确保梁体升降时能顺利通过盖梁。

上述防护钢板的厚度为所述旋转支撑柱高度的1/5-1/7。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旋转支撑柱是以非固定的方案安放在转向盲孔内,施工结束后可将其拔出,盖梁对梁体起到硬性支撑,有利于提升安装的梁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铁路桥梁转体施工装配化梁体墩座,包括竖向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墩柱1,该钢筋混凝土墩柱1的顶部水平设置有长条形的盖梁2,所述盖梁2上设有转向盲孔,该转向盲孔内安放有旋转支撑柱3。

所述钢筋混凝土墩柱1的底部设置有长条形的承台6,该承台6与所述盖梁2平行,所述承台6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盖梁2的长度,所述旋转支撑柱3为实心的椭圆钢柱或方形钢柱,所述转向盲孔的孔底设置防护钢板4,该防护钢板4的厚度为所述旋转支撑柱3高度的1/5-1/7,所述旋转支撑柱3安放在所述防护钢板4上,所述旋转支撑柱3与所述转向盲孔之间设有钢制的防护层5,所述盖梁2的上表面设有环形的导向滑道7,所述旋转支撑柱3位于该导向滑道7内侧。

施工时,直接围绕本实用新型的蹲座浇筑梁体,梁体上围绕承台6形成一个条形的盖梁让位孔,在旋转支撑柱3的顶部安装提升和旋转装置,将梁体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再旋转,一般旋转90°左右即可,然后放下梁体,梁体上的盖梁让位孔由与盖梁2平行的方向变为与其垂直的方向,从而使盖梁2能承接住梁体,然后拔出旋转支撑柱3,取出防护钢板4和防护层5,然后对梁体上的条形孔封孔。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