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5758发布日期:2019-07-10 09:0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工程是指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 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道路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林区 道路等等,而其中的城市道路一般指城市高架道路或者汽车专用道路。

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放置道路施工警示装置,防止过往车辆出现交通事故。

现有的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38547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警示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警示牌,所述警示牌的正面为贴有磨砂膜的金属制面板,所述警示牌的背面设有LED面板,所述底座内设有电机和用于给电机以及LED面板供电的蓄电池,该申请,通过设置的LED面板到达在晚上、白天都可以起到警示效果。

但是这种警示装置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常用,首先,在道路施工环境下,为室外环境,安装蓄电池、LED等,容易受到损坏;该装置由于设置有电机、金属面板等使得整体重量较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实用;该装置有灯源、电机、以及蓄电池,在工程造价上,费用较高,并不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在白天可以起到警示效果,在晚上,通过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实现警示效果,避免了外加灯源,整体造价较为低廉,且整体重量较轻,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包括底板、以及竖直固定在底板上的警示板,在所述警示板的两侧开设有若干警示槽;所述警示槽内贴设有反光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警示槽、以及贴设的反光膜,在白天可以起到警示效果,在晚上,通过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实现警示效果,避免了外加灯源,整体造价较为低廉,且整体重量较轻,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较佳的,所述警示槽竖直设置且水平间隔排布有若干,所述警示槽的水平截面与所述警示板竖直侧面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警示槽设置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当夜晚有车辆灯光时,可以对其进行平行反射, 避免了使用灯源即可起到警示效果,效果较佳。

较佳的,所述反光膜包括红色反光膜和白色反光膜,其中,红色反光膜和白色反光膜间隔贴设在不同的警示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相间隔设置呈不同颜色的反光膜,在白天可以起到警示效果,与此同时,在晚上,通过红色放光膜和白色反光膜相间隔设置,警示效果更佳。

较佳的,所述警示板的两侧且位于中心位置留设有告示板,所述警示槽环设在所述告示板四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告示牌,可以进行文字警示。

较佳的,所述警示板上且位于相邻警示槽之间为位置贴设有警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贴设的警示层,使得警示牌表现更佳明显,容易引起注意。

较佳的,所述警示层为黄色警示层。

较佳的,所述警示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把手,可以方便携带。

较佳的,所述底板的宽度大于所述警示板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底板的宽度设置的较宽,在放置时,较为稳定。

较佳的,所述底板上的长度方向一端开设有卡接槽,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可卡接在卡接槽内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卡接槽和凸块,可以将多个警示装置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警示槽、以及贴设的反光膜,在白天可以起到警示效果,在晚上,通过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实现警示效果,避免了外加灯源,整体造价较为低廉,且整体重量较轻,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2、通过将警示槽设置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当夜晚有车辆灯光时,可以对其进行平行反射, 避免了使用灯源即可起到警示效果,效果较佳;

3、通过将相间隔设置呈不同颜色的反光膜,在白天可以起到警示效果,与此同时,在晚上,通过红色放光膜和白色反光膜相间隔设置,警示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中突出凸块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中突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为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中突出图3中A结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板;11、卡接槽;12、凸块;2、警示板;21、告示板;22、警示槽;23、反光膜;231、红色反光膜;232、白色反光膜;24、警示层;2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警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以及竖直固定在底板1上的警示板2,在使用时,通过底板1进行固定支撑,警示板2起到警示效果。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底板1的宽度设置为大于警示板2的宽度,从而,方便进行竖直放置,进一步的,在底板1长度方向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11,在另一端一体成型有凸块12,且凸块12可卡接在卡接槽11内,通过设置的卡接槽11和凸块12,可以将不同的警示装置进行卡接,方便进行包围警示。

警示板2呈矩形,在警示板2的中部设置有告示板21,通过告示板21使得警示效果更佳明显。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警示板2的竖直两侧开设有若干警示槽22,且围设在告示板21的四周,其中,警示槽22竖直设置,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排布有若干警示槽22。与此同时,警示槽22的水平截面警示板2的竖直平面之间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形状,在警示槽22内的两侧壁上贴设有反光膜23。通过贴设的反光膜23,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在夜晚车辆经过时,可以对其车光进行多次反射,使得过往车辆能够较为明显的注意到警示板2,避免引起交通事故。

其中,反光膜23包括红色反光膜231和白色反光膜232,其中,红色反光膜231和白色反光膜232贴设在不同的警示槽22内,且红色反光膜231和白色反光膜232间隔贴设。通过设置的红色反光膜231和白色反光膜232,在白天可以起到警示效果,与此同时,在晚上,通过红色反光膜231和白色反光膜232相间隔设置,警示效果更佳。

在警示板2上且位于相邻的两警示槽22之间的位置贴设有警示层24,其中,警示层24设置为黄色警示层24,通过设置呈黄色警示层24,可以起到醒目效果,警示效果更佳。

为了方便对该警示装置进行移动,在警示板2的上端设置有把手25。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警示槽22、以及贴设的反光膜23,在白天可以起到警示效果,在晚上,通过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实现警示效果,避免了外加灯源,整体造价较为低廉,且整体重量较轻,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