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稳固性的植草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4528发布日期:2019-07-31 20:5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稳固性的植草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草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稳固性的植草砖。



背景技术:

植草砖是由混凝土、河沙、颜料等优质材料经过高压砖机振压而成,完全免烧砖,达到环保生产的要求,绿草的根部是生长在植草砖下面,不会因此而令到草根受到伤害,因此植草砖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然而,当植草砖长时间受到车辆的碾压或行人的踩踏时, 由于植草砖通常是独立布置的方形砖块,使得相邻的植草砖之间可能会发生松动而产生缝隙,从而破坏到整片植草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稳固性的植草砖,具有稳固性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强稳固性的植草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为方形结构,所述砖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相对,所述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相对,所述第一侧壁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三侧壁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且上下贯穿砖体的限位槽,所述第二侧壁设有上边沿,所述第四侧壁设有下边沿,相邻所述砖体的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装配,相邻所述砖体的上边沿与下边沿抵接。

采用上述方案,安装植草砖时,通过第一侧壁的限位块与第三侧壁的限位槽的插接装配,使沿着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方向相邻的植草砖紧密连接,从而不易发生因松动而产生缝隙的情况;并且通过第二侧壁上边沿与第四侧壁下边沿抵接,使沿着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并且产生水平方向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沿着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方向的相邻的两块植草砖的紧密度,从而增加植草砖与其四面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紧密度,使植草砖的稳固性大大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为燕尾块,所述限位槽为燕尾槽。

采用上述方案,燕尾块与燕尾槽的嵌合,使得相邻的植草砖更加紧密。

作为优选,所述燕尾块的侧壁设有第一磁性层,所述燕尾槽的侧壁设有第二磁性层。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磁性层与第二磁性层,燕尾块与燕尾槽插接装配而相互嵌合时,第一磁性层与第二磁性层相互吸引,从而进一步增大沿着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方向相邻植的植草砖之间的紧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块设置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槽设置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数量一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多个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从而进一步增大沿着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方向相邻植的植草砖之间的紧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边沿的下侧壁设有凸起,所述下边沿的上侧壁设有凹槽,相邻所述砖体的凸起与凹槽插接装配。

采用上述方案,沿着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方向相邻的植草砖的上边沿与下边沿抵接时,凸起与凹槽相互插接,增大上边沿与下边沿之间的紧密度,使沿着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方向相邻的植草砖更加紧密。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为条形块,所述凹槽为条形槽。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条形块与条形槽之间的插接配合,增大上边沿与下边沿之间紧密的范围,进而进一步提高沿着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紧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上边沿的下侧壁设有第三磁性层,所述下边沿的上侧壁设有第四磁性层。

采用上述方案,上边沿与下边沿抵接时,第三次磁性层与第四磁性层相互吸引,从而进一步提高相邻植草砖的上边沿与下边沿之间的紧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砖体的上表面设有夜光粉层。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夜光粉层,夜晚时植草砖表面会发出荧光,既能够提供照明,同时还增加了草坪的观赏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砖体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分别设置限位块、上边沿、限位槽以及下边沿,沿着第一侧壁与第三侧壁的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上的限位块与限位槽能够相互插接紧密的装配;沿着第二侧壁与第四侧壁的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上的上边沿与下边沿能够相互抵接,从而增大了植草砖与其四面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紧密性,进而提高植草砖的稳固性;

2.通过在砖体上设置夜光粉层,夜晚时植草砖表面会发出荧光,既能够提供照明,同时还增加了草坪的观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植草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砖体;11、第一侧壁;111、限位块;1111、第一磁性层;12、第二侧壁;121、上边沿;1211、凸起;122、第三磁性层;13、第三侧壁;131、限位槽;1311、第二磁性层;14、第四侧壁;141、下边沿;1411、凹槽;142、第四磁性层;2、夜光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强稳固性的植草砖,如图1所示,包括砖体1,砖体1中间开设有用于供绿草生长的圆形通孔,砖体1为方形结构且具有四个侧壁,四个侧壁沿顺时针方向依次分为: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以及第四侧壁14。

第一侧壁11与第三侧壁13相对,第一侧壁11上设有限位块111,第三侧壁13上开设有与限位块111相匹配且上下贯穿砖体1的限位槽131,沿着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上的限位块111与限位槽131能够上下插接配合,使限位块111与限位槽131嵌合在一起,进而使沿着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方向相邻的植草砖紧密连接,当植草砖长时间受到车辆的碾压和行人的踩踏时,植草砖不易松动。

限位块111与限位槽131均设置有多个(图1中只示意为两个),且限位块111与限位槽131的数量一致,多个限位块111与限位槽131相互嵌合,增大沿着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紧密度。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11具体为燕尾块,限位槽131具体为燕尾槽,燕尾块与燕尾槽的嵌合更加紧密,并且在燕尾块的侧壁设有第一磁性层1111,在燕尾槽的内壁设有第二磁性层13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层1111与第二磁性层1311均为磁石,当燕尾块与燕尾槽相互嵌合时,第一磁性层1111与第二磁性层1311相互吸引,使燕尾块与燕尾槽嵌合的更加紧密,从而使沿着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稳固性大大提升。

第二侧壁12与第四侧壁14相对,第二侧壁12上设有上边沿121,第四侧壁14上设有下边沿141,沿着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方向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上的上边沿121与下边沿141相互抵接,进而增加了沿着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使其之间产生水平方向的摩擦力,使得沿着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紧密性增加,当植草砖长时间受到车辆的碾压和行人的踩踏时,植草砖不易松动。

上边沿121的下侧壁设有凸起1211,下边沿141的上侧壁设有凹槽1411,沿着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上的凸起1211凹槽1411在上边沿121和下边沿141抵接时能够上下插接配合而嵌合在一起,使上边沿121与下边沿141紧密的抵接,并且在本实例中,凸起1211具体为条形块,凹槽1411具体为条形槽,条形块与条形槽的配合能够增大上边沿121与下边沿141之间紧密的范围,进而增大上边沿121与下边沿141之间的紧密度。在上边沿121的下侧壁设有第三磁性层122,下边沿141的上侧壁设有第四磁性层1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磁性层122与第四磁性层142同样均为磁石,当边沿与下边沿141抵接时,第三次磁性层与第四磁性层142相互吸引,使上边沿121与下边沿141之间的紧密度更高,从而使得沿着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稳固性大大提升。

沿着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稳固性提升后与沿着第二侧壁12和第四侧壁14方向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稳固性提升后,植草砖与其四面相邻的植草砖之间的稳固性大大提升。

另外,在砖体1的上表面设有夜光粉层2,夜光粉层2内设有荧光粉,夜晚时植草砖表面的荧光粉会发出荧光,不仅能够为夜晚的行人提供照明,而且还增加了草坪的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的植草砖安装过程大致如下:

沿着第一侧壁11和第三侧壁13方向依次将下一块植草砖上的燕尾块至上向下嵌合进上一块植草砖上的燕尾槽内;再沿着第二侧壁12与第四侧壁14方向依次将下一块植草砖上边沿121上的条形块至上向下嵌合进上一块植草砖下边沿141上的条形槽内。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