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4476发布日期:2019-07-31 20:52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板灌浆套,属于防震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



背景技术:

道床减振垫的作用是削减或隔离列车通过时传递到基础上的振动和噪声,而目前的预制板减振垫安装时工序繁杂、工作量大、维修更换困难。

橡胶与预制板既要确保装配精准牢靠,又要兼顾弹性减振需求,这是橡胶包套在应用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若单一选用刚性栓接,整个包套的弹性减振作用势必大打折扣;若仅仅采用粘合剂贴合,胶黏剂水解、粘合力不足等问题也有可能成为包套系统失效的诱因,须彻底解决。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针对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该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结构简单,制造便利,安装方便,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套筒的形状和规格均可以根据要求作出调整,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包括:

套筒主体,其底端设置沿水平面向外延伸的搭接边,其外侧壁上设置若干个环状凸缘;

其中,所述搭接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套筒主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所述环状凸缘以非不同的间隔沿套筒主体的轴向依次排列。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凸缘按厚度分为至少两组,其种厚度较小的位于远离所述搭接边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搭接边为圆形或矩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灌浆套装配于道床板的灌浆孔位置,底端裙边与底板的边缘贴合,顶端与预制板上板面平齐;

2.在浇筑施工过程中,灌浆套隔离、密封整体橡胶包套的内腔环境,避免混凝土进入包套内腔占据变形空间,进而影响整套系统的减振效果;

3.在通车运行阶段,处于预制板与限位柱两大刚性体之间起缓冲减振作用;

4.生胶选用SBR、NR等,配合高耐磨的基本材料体系,具有扯断强度大、撕裂强度高和耐磨性优异的特点,适应浇注灌浆施工过程中大量混凝土浆液通过灌浆套完成浇筑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道床用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道床用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灌浆套1,套筒主体2,搭接边3,环状凸缘4,混凝土预制板5,底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整体道床用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的实施例的示意图,该灌浆套1为中空筒状,该灌浆套1包含套筒主体2,套筒主体2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一个厚度均匀的搭接边3,搭接边3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由套筒主体2向外延伸出的环状凸缘4,该环状凸缘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少安装时套筒与预制板孔壁的接触面积,减少安装阻力,还可以缓冲预制板整体吊装或灌浆之后因自身重力作用或施加载荷而产生的与灌浆套之间的位移量。

套筒主体2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一个搭接边,与套筒主体采用同种成分的混炼胶,并能够实现同步硫化成型。在搭接边3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由套筒主体2向外延伸出的环状凸缘4。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本实施例中,位于筒体上半部分的几处环状凸缘4较下半部分窄,以方便装配。

凸缘4的设置主要有两个方面效果:其一是在安装时减少与预制板孔壁的接触面积,减少安装阻力,便于装入灌浆孔而又不脱落掉出;其二在完成整体吊装或灌浆之后在预制板自身重力作用或施加载荷时,预制板与灌浆套之间有一定的位移作用,该凸缘可缓冲该位移量。

套筒主体2的底端位置设置有一个搭接边,该搭接边的形状及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与套筒主体采用同种成分的混炼胶,并能够实现同步硫化成型。

参见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整体道床用减振垫预制板灌浆套的装配示意图,灌浆套装配于道床板的灌浆孔位置,当安装完端板之后,把灌浆套从底板处以顶部朝下的方式塞入预制板灌浆孔,底端裙边与底板的边缘贴合,顶端与预制板上板面平齐。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1.灌浆套装配于道床板的灌浆孔位置,底端裙边与底板的边缘贴合,顶端与预制板上板面平齐;2.在浇筑施工过程中,灌浆套隔离、密封整体橡胶包套的内腔环境,避免混凝土进入包套内腔占据变形空间,进而影响整套系统的减振效果;3.在通车运行阶段,处于预制板与限位柱两大刚性体之间起缓冲减振作用;4.生胶选用SBR、NR等,配合高耐磨的基本材料体系,具有扯断强度大、撕裂强度高和耐磨性优异的特点,适应浇注灌浆施工过程中大量混凝土浆液通过灌浆套完成浇筑的工作环境。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