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铲雪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085发布日期:2019-09-20 20:38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铲雪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扫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铲雪车。



背景技术:

在北方冬季下雪后,为了不影响交通出行,一般都会采用大型清雪车对主干道上的积雪进行清理,但是对于小区道路、收费站车道以及公路匝道等相对空间较为狭窄的地方目前还是依赖人力清扫,这样不仅使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增加,而且人力清扫效率低下,可能会影响正常的交通出行。为了适应狭窄空间的需求,现有技术也公开了一些小型铲雪车,但是这些铲雪车的除雪铲只能通过调节驱动设备的角度来调节除雪铲的角度,除雪铲本身的角度不能灵活调整,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较小空间的小型铲雪车,可以灵活调整除雪铲的高度和角度,方便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铲雪车,包括铲雪组件、连接架以及通过连接架与铲雪组件连接并驱动铲雪组件移动的动力组件,所述铲雪组件包括除雪铲、用于支撑所述除雪铲并允许除雪铲绕支撑处转动的支撑架、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除雪铲角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除雪铲竖直中轴面与动力组件竖直中轴面夹角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除雪铲与地面夹角的第二调节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支撑架连接以带动除雪铲转动的转动机构以及将除雪铲固定在转动位置的第一固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转动的活动轮盘,设置在所述活动轮盘下端并带动所述支撑架同步转动的转动轴、与连接架连接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以允许转动轴转动的套筒,所述转动轴通过第一固定机构固定在转动位置。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定位销、设在所述转动轴上并随着转动轴同步转动的第一定位盘、以及设在所述套筒外壁上的第二固定盘,所述定位销设在第一定位盘上,所述第二定位盘上开有多个环形分布的用于供所述定位销插入的定位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除雪铲绕与支撑架的连接处转动以调节除雪铲与地面夹角的调节杆以及用于将除雪铲固定在转动位置的第二固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定位销以及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开有用于供所述定位销插入的定位孔,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除雪铲可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调节杆位于限位杆上的一端通过相匹配的定位销和定位孔限位。

更优选地,所述调节杆远离除雪铲的一端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并可沿限位杆移动。

更优选地,所述定位销为弹簧插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设有用于移动除雪铲的滚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为电驱动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可以调节除雪铲竖直中轴面与动力组件中轴面的夹角,在不需要移动动力组件的情况下就可以侧向转动除雪铲,方便调整从而提高除雪效率;2、当雪层较厚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第二调节组件调节除雪铲与地面的夹角,从而进行多次分层除雪,快捷灵活;3、本实用新型的除雪铲底部设有滚轮,一方面可以减小行驶阻力,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除雪行驶中地面突出物将除雪铲卡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型铲雪车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型铲雪车的除雪铲竖直中轴面与动力组件中轴面夹角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小型铲雪车的除雪铲与地面的夹角调节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描述所用的方位词是以说明书附图中的状态进行描述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除雪铲的背面”指的是工作时,不与积雪接触的非工作面。

一种小型铲雪车,如图1和2所示,包括铲雪组件、连接架以及通过连接架与铲雪组件连接并驱动铲雪组件移动的动力组件1。所述铲雪组件包括除雪铲2、用于支撑所述除雪铲2并允许除雪铲2绕支撑处转动的支撑架,为了使本实施例的铲雪车可以针对不同的除雪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所述铲雪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除雪铲2角度的调节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雪铲2为弧形结构,为了方便将除雪铲2与支撑架可转动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除雪铲2的背面沿长度方向焊接有槽钢201,所述槽钢201上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套管202;所述支撑架包括分别插入所述套管202内并允许所述套管202转动的 L型销轴301、固接在两个所述L型销轴301之间的连杆302、以及分别固接在所述连杆302 两端用于与调节组件固接的第一斜杆303和第二斜杆304。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除雪铲2竖直中轴面与动力组件1竖直中轴面夹角的第一调节组件,以及用于调节所述除雪铲2与地面夹角的第二调节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支撑架连接以带动除雪铲2转动的转动机构以及将除雪铲2固定在转动位置的第一固定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转动的活动轮盘401,固接在所述活动轮盘401下端的转动轴402、与所述连接架固接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402上以允许转动轴402转动的套筒403,所述套筒403的长度小于转动轴402的长度且转动轴 402的上端延伸出所述套筒403的上端,所述支撑架的第一斜杆303和第二斜杆304远离连杆302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402的上部固接,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转动活动轮盘401带动转动轴402转动,从而通过第一斜杆303和第二斜杆304带动除雪铲3转动,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定位销501、固定在所述转动轴402上并随着转动轴402同步转动的第一定位盘502、以及固定在所述套筒403外壁上的第二定位盘503,所述第一定位盘502位于第二定位盘503的上方且和第二定位盘503邻近设置,所述第一定位销501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盘502上,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定位盘503上开有多个环形分布的用于供所述第一定位销501插入的第一定位孔504,当将除雪铲3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将第一定位销501插入相对应的第一定位孔504后即可对除雪铲3的角度进行锁定,在转动过程中为了方便将第一定位销501和第一定位孔504对准,所述第一定位盘502上还设有多个环形分布的标识孔505,所述标识孔505和第一定位孔504的位置一一对应,在转动过程中,当标识孔505与所述第一定位孔504对准时,即可将第一定位销 501插入对应的第一定位孔504内进行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用于带动所述除雪铲2绕与支撑架连接处转动以调节除雪铲2与地面夹角的调节杆6以及用于将除雪铲2固定在转动位置的第二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定位销701以及与所述支撑架的连杆302 垂直固接的限位杆702,所述限位杆702上开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定位销701插入的第二定位孔703,所述调节杆6的一端与除雪铲2的背面上部可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杆702上,所述滑动连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所述调节杆6远离除雪铲2的一端连接有套管601,所述套管601套设在所述限位杆702上并可沿限位杆702移动,这样当需要调节除雪铲2与地面的夹角时,沿限位杆702移动所述套管601,从而通过调节杆6带动除雪铲绕所述L型销轴301转动,除雪铲2与地面的夹角调节后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杆6远离除雪铲2的一端与套管601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可转动连接可以通过转轴、合页、销轴等实现。为了使铲雪车整体的稳定性提高,所述限位杆702远离连杆302 的一端与转动轴402的底端固接。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定位销501和第二定位销701均为弹簧插销,这样当第一定位销501和第二定位销701移动到各自定位孔的位置时,弹簧插销可以自动弹出插销插入定位孔内,不用人工插入;另外,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架的底端设有用于移动除雪铲的滚轮8,一方面可以减小行驶阻力,另一方面可以防止除雪行驶中地面突出物将除雪铲2 卡死,具体的是所述连杆302下表面两端固接有滚轮固定盘801,每个滚轮固定盘801的下表面均安装有滚轮8。

为了使本实施例的铲雪车应用于小区道路、收费站车道以及公路匝道等相对空间较为狭窄的地方,所述铲雪车的车身总长可以设置为1.8m、高1.1m、宽0.7m,设置除雪铲2 的长度为74cm、高度为45cm,比人工使用的铲雪产尺寸大一倍以上,可以增加除雪面积,提高除雪效率,为了保证铲雪车的强度,所述铲雪组件和连接架优先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具体的可以采用钢材制成。为了方便操作,所述动力组件1具有后退功能,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动力组件1可以选择现有的电动小车驱动,使用者可以坐在电动小车上操作并带动铲雪组件移动,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连接架包括分别与电动小车底板固接的第一连接杆901、第二连接杆902以及连接第一连接杆901和第二连接杆902的第三连接杆 903,所述第一连接杆901和第二连接杆902以所述电动小车的中轴面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连接杆901、第二连接杆902远离电动小车底板的一端以及第三连接杆903均与所述套筒403固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动力组件1并不局限于电动小车,只要是能驱动铲雪组件移动的设备均可。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