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型平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3153发布日期:2019-07-27 10:39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型平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排水型平石。



背景技术:

随着道路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大,道路交通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路面安全舒适、减噪环保、雨天无积水。目前道路上的平石主要采用花岗岩或普通砼材料,每隔30m左右以及道路最低点设置雨水口及雨水口检查井,用于排路面水。在运营过程中,发现下雨后,道路上雨水口并不能有效收集路面雨水。因为道路在运营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导致路边有很多积水不能及时排进雨水口中,加之由于现有路基结构内部缺乏排水措施,致使积水留存在结构层之间,并在车辆重载的作用下形成“水泵效应”,同时,道路有过多的积水将对行车造成不便因为路面致密性,造成排水受阻,并且水膜增多容易出现水雾等,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及时高效排水的排水型平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排水型平石,包括排水平石和与所述排水平石抵接的排水侧石,所述排水平石的上端面与车道或路面平齐,所述排水侧石的上端面则高于路面或车道,所述排水平石下方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包括垫衬层、碎石基层和透水管,所述碎石基层设于所述垫衬层的上方,所述透水管沿排水平石长度方向纵向设置在碎石基层内。

优选地,所述垫衬层设于所述碎石基层的底端并延伸至车道和所述排水侧石下端面。

更优选地,所述垫衬层为防止渗透土工布层,防止水向车道或路面等泄露。

优选地,所述排水平石为具有透水性的耐磨材料制成,便于排水和支撑。

优选地,所述排水侧石的下端面与所述排水平石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即两者下端面高度相同,所述排水侧石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排水平石的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排水平石为矩形,所述排水侧石也为矩形,这样两者连接处可以紧密结合。

优选地,所述透水管为软式透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后,可实现车道上的积水流入排水通道并通过排水口迅速排泄,以快速进入地下,避免路面积水,保证路面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排水平石采用透水性耐磨材料支撑,可以降低排水平石排水功能结构的设计复杂度,降低排水平石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排水平石1、排水侧石2、垫衬层11、碎石基层12、透水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排水型平石的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包括排水平石1、与排水平石1抵接的排水侧石2,排水平石1的上端面与路面或车道平齐,排水平石1下方设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包括垫衬层11、碎石基层12和透水管13,碎石基层12设于垫衬层11的上方,透水管13沿排水平石1长度方向纵向设置在碎石基层12内。通过该结构,可实现车道上的积水流入排水通道并通过排水口迅速排泄,以快速进入地下,避免路面积水,保证路面的安全。

上述实施例中,垫衬层11设于碎石基层的底端并延伸至车道和排水侧石2下端面,垫衬层11为防止渗透土工布,可以避免碎石基层内的水向车道和排水侧石泄漏,影响车道和排水侧石的使用。

上述实施例中,排水平石1为具有透水性的耐磨材料制成,可以避免对现有排水平石结构的多度设置,降低排水平石的生产成本和设计的复杂性,提高排水平石的集成化。

上述实施例中,排水侧石2的下端面与排水平石1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即两者下端面高度相同,排水侧石2的上端面高于排水平石1的上端面,排水侧石2的上端面与路面或车道齐平的,排水侧石2的上端面则高于路面或车道,可以形成对水流的围挡作用,并且可以减少雨水沿侧石端下渗。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排水侧石2的上端面高于路面(车道)10-15cm,相应的,也就是排水侧石2的上端面高于排水平石1上端面10-15cm。排水平石1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长度,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排水平石1的长度可以为1m。

上述实施例中,排水平石1为矩形,排水侧石2也为矩形,这样两者连接处可以紧密结合,同时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两者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弧线形,并不局限于矩形。

上述实施例中,透水管13可以采用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是一种具有倒滤透(排)水作用的新型管材,它克服了其他排水管材的诸多弊病,它利用“毛细”现象和“虹吸”原理、集吸水、透水、排水为一体,具有工程设计要求的耐压、透水及反滤作用。不因地质、地理温度变化而发生断裂,并可达到排放洁净水的效果,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施工时,先施工道路结构层,然后在道路平石位置反开挖沟槽基础,接着采用软式透水管和碎石盲沟回填,作为平石下的排水通道,在通道周边铺好防渗土工布,防止水进入道路结构层,最后整平,铺设透水平石。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透水管13沿排水平石1长度方向纵向设置在碎石基层12内,能够实现现有平石的排水功能,使得整个道路的路边都具有排水功能,在道路横坡引道路面水流到路边后,能及时将路面水引到雨水口,再进入排水系统。垫衬层11为防止渗透土工布,可以避免碎石基层12内的水向车道和排水侧石2泄漏,影响车道和排水侧石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可实现车道或路面上的积水流入排水通道并通过排水口迅速排泄,以快速进入地下,避免路面积水,保证路面的安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