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盖板涵台身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8271发布日期:2019-11-15 21:53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现浇盖板涵台身模板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盖板涵台身模板体系。



背景技术:

滑模法出现于二十世纪初,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滑模法已经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施工工艺也得到了改进。我国引进滑模法的时间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推广应用的时间为七十年代;目前,我国的滑模技术已经相对完善,并成功在涵洞边墙施工工作当中得以推广运用,旨在使涵洞边墙的施工技术得以提高。

但现有的滑模技术在局部处理方面稍显不足,例如,台身高大模板脱模过程中,由于模板较大难以控制,容易对已完成的台身混凝土面造成破坏;同时,在大型盖板涵台身浇筑过程中,两侧台身混凝土浇筑的同步性及振捣作业也是一大难题,进一步地,分段浇筑时滑模体系的转移效率也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在台身与台帽混凝土的同步施工作业中,两者的连接强度及施工效率还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施工安全高效,同时经济技术效益突出的现浇盖板模板体系。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现浇盖板涵台身模板体系,设置在盖板涵基础上,包括:移动式支架、台身钢模以及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所述盖板涵基础内预埋带丝套筒,并通过所述带丝套筒安装有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所述台身钢模置于所述盖板涵基础上,并位于相邻的两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之间,在所述台身钢模的两侧的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上安装所述移动式支架,其中所述移动式支架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上,所述移动式支架顶部通过横梁架连成整体;所述移动式支架上设有横向调节油泵,所述横向调节油泵与所述台身钢模的台身钢模侧耳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涵基础的中轴线上设有中部格构柱,所述移动式支架沿盖板涵基础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中部格构柱的两侧设置两道移动式支架,并且所述中部格构柱与两侧靠近的移动式支架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架通过横梁扣件连接成一体,所述横梁架上设有悬挂单元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架设有竖向提拉油泵,所述竖向提拉油泵悬挂在所述悬挂单元架上并沿竖向设置,所述悬挂单元架的端部与所述移动式支架间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通过锚固螺栓固定于所述移动式支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涵基础上处于同一轨道线上的带丝套筒通过预置的带丝套筒连板连成整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通过导轨锚固螺栓固定于所述带丝套筒,且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上设置至少一限位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支架底部设有滑轮并嵌在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支架上设有至少一油泵搁置平台,其中所述油泵搁置平台垂直于所述移动式支架设置,油泵底座设置在所述油泵搁置平台上,所述横向调节油泵设置在所述油泵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盖板涵台身基础内预埋带丝套筒,通过带丝套筒安装移动式支架钢槽导轨,模板可由移动式支架通过导轨进行工作段之间的移动,实现滑模支模作业的精准遥控,保证台身混凝土浇筑质量。

2、本实用新型在基础顶面与台身连接段内,设置有凹凸嵌合槽,提高台身与基础的整体性,有效提升了台身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现浇盖板涵台身模板体系的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现浇盖板涵台身模板体系的俯视图。

图中:1-横梁架;2-竖向提拉油泵;3-油泵搁置平台;4-台身钢模侧耳板;5-台身钢模;6-滑轮;7-横向调节油泵;8-带丝套筒连板;9-嵌合槽;10-横梁扣件;11-中部格构架;12-悬挂单元架;13-斜撑杆;14-锚固螺栓;15-台身钢模顶耳板;16-移动式支架;17-台身;18-油泵底座;19-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20-带丝套筒;21-盖板涵基础;22-导轨锚固螺栓;23-限位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本实施方式中钢模板的生产工艺要求,吊装施工技术要求,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等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发明涉及的现浇盖板模板体系的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现浇盖板涵台身模板体系的结构被展示。

现浇盖板涵台身模板体系设置在盖板涵基础(21)上,主要由移动式支架(16)、横向调节油泵(7)、台身钢模(5)以及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19)组成,所述盖板涵基础(21)内预埋带丝套筒(20),并通过所述带丝套筒(20)安装有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19),其中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19)间隔平行设置,并平行于所述盖板涵基础(21)的顶平面设置。

所述台身钢模(5)置于所述涵盖涵基础(21)上,并位于相邻的两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19)之间,在所述台身钢模(5)的两侧的可拆式槽钢导轨(19)上安装所述移动式支架(16),其中所述移动式支架(16)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可拆式槽钢导轨(19)上,并垂直于所述盖板涵基础(21)设置,所述移动式支架(16)顶部通过横梁架(1)连成整体,底部设有滑轮(6)并嵌在可拆式槽钢导轨(19)内,所述横梁架(1)穿过并连接多个移动式支架(16)。

所述台身钢模(5)内浇筑形成台身(17),所述台身钢模(5)的顶部形成至少一台身钢模顶耳板(15),侧边形成至少一台身钢模侧耳板(4)。

所述移动式支架(16)上设有至少一油泵搁置平台(3),所述油泵搁置平台(3)上设有横向调节油泵(7),所述横向调节油泵(7)与所述台身钢模侧耳板(4)相连,其中所述油泵搁置平台(3)垂直于所述移动式支架(16)设置,油泵底座(18)设置在所述油泵搁置平台(3)上,所述横向调节油泵(7)设置在所述油泵底座(18)上。

所述盖板涵基础(21)上处于同一轨道线上的带丝套筒(20)通过预置的带丝套筒连板(8)连成整体,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19)通过导轨锚固螺栓(22)固定于所述带丝套筒(20),且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19)上设置至少一限位卡(23)。

所述横梁架(1)通过横梁扣件(10)连接成一体,另外,所述横梁架(1)上设有悬挂单元架(12)及竖向提拉油泵(2),至少一悬挂单元架(12)的端部与所述移动式支架(16)间设有斜撑杆(13),其中所述竖向提拉油泵(2)悬挂在所述悬挂单元架(12)上并沿竖向设置,所述斜撑杆(13)通过锚固螺栓(14)固定于所述移动式支架(16)。

所述盖板涵基础(21)的顶部在台身浇筑区域内设有凹凸式嵌合槽(9),中轴线上设有中部格构柱(11),所述移动式支架(16)沿盖板涵基础(2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即,沿着所述中部格构柱(11)对称,在所述中部格构柱(11)的两侧设置两道移动式支架(16),并且所述中部格构柱(11)与两侧靠近的移动式支架(16)相连。

所述现浇盖板涵台身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如下:

盖板涵基础养护完成后,将移动式支架(16)上的滑轮(6)安装于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19)内,并利用移动式支架(16)上的横向调节油泵(7)顶升台身钢模侧耳板(4),以保证台身钢模(5)的稳定性,各构件检验合格后分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具体而言,安装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19),然后由下往上逐节拼装移动式支架(16)的立柱标节,最底部为滑轮(6),滑轮(6)嵌在所述后置可拆式槽钢导轨(19)内,再拼装边支腿及位于顶部的横梁架(1),所述横梁架(1)连接所述移动式支架(16),之后吊车配合拼装台身钢模(5),台身钢模(5)上安装平板振捣器并利用移动式支架(16)上的横向调节油泵(7)初步固定,最后进行调试,手动操作遥控器微调模块紧密、垂直度,使之与洞身结构尺寸相符,最后固定各模块模板。

值得一提的是,顶部横梁架(1)长4.5m,每次完全可浇筑整体4m一个断缝的台身、台帽混凝土。即在浇筑第一段台身前,进行角度微调,检查合格后及时加固,进行台身混凝土浇筑作业,浇筑完上一段台身后先将两边侧模分别向外水平移动进行脱模处理,然后再纵向滑移至下一工作面,滑移至指定位置后,进行角度微调,满足要求后及时加固,再进行下一段台身混凝土浇筑作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