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1591发布日期:2019-09-20 20:3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建设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由于现有的大部分城市路面均为钢筋混凝土,在雨量较大时容易造成内涝,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因此城市排水更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花园也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部分,且花园的需水量较大,在花园内或者靠近花园的路面上通常也设置有排水结构,大部分均通过地表流动的方式将过量雨水排出,这种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当长时间不下雨时,花园用水需要再次接通自来水管进行浇灌,造成浪费水资源的问题,不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具有防洪防旱,平衡雨旱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组件、设置于透水组件下端的暂存组件、连接于暂存组件下方的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连接于过滤槽底部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排水槽的出水端连接有地下蓄水池,所述地下蓄水池位于路旁花园的地下,所述蓄水池上端设置有地层组件,所述地层组件连接有补水组件,所述补水组件一端连接于蓄水池,另一端连接于花园的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量较大时,少部分雨水经花园的地层组件向下渗透,落在路面的大部分雨水首先经透水组件向下渗透,且透水组件的透水性较强,可以保证大部分雨水向下渗透,雨水向下首先经过过滤槽内的过滤组件实现过滤,将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出去,避免造成杂质堆积,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的雨水继续下落,一部分雨水积存在暂存组件内,当暂存组件存满雨水时,多余的雨水向外溢出并流下,流出的雨水经排水组件导入到位于花园底部的蓄水池内进行储存,这样可以将过量的雨水直接导入到花园的底部进行储存,雨季过后,当连续干旱时,通过补水组件将蓄水池内的水缓慢释放到花园的表层,实现对花园表层的持续补水,提高了城市的吸水、储水以及释水性,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不仅解决了城市内涝的问题,而且节约了花园浇灌所需的水资源,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花园表层的含水量,对花园表层的植物实现补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位于花园的底层,所述地层组件包括设置于蓄水池上方的砾石层、设置于砾石层上端的砂石层、设置于砂石层上方的填料层、设置于填料层上方的种植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砾石层由较大体积的砾石填充制成,且外部包覆有石笼网,提高砾石层的整体性且起到支撑作用,砂石层内填充有砂石,可以起到细滤的作用,填料层内可以由混合有枯木或树叶的土壤填充,保证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养分,种植层为土壤,可以栽种植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水组件包括纵向穿设于地层组件的补水管、穿设于补水管的若干毛细管,所述补水管与毛细管的下端伸入蓄水池,上端伸入种植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雨过后,蓄水池内会存储有大量的雨水,当一段时间不下雨时,蓄水池内的雨水可以沿毛细管以及补水管向上持续输送至种植层,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保证种植层的湿润度,实现下雨时蓄水,干旱时释放的效果,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毛细管包括呈空心圆管状设置的皮层,贯穿设置于皮层内的棉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层可以由PC制成,棉绳具有吸水性,补水时,根据毛细现象原理,蓄水池内的雨水沿棉绳向上输送,实现对种植层的补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组件包括铺设于路面的透水层、连接于透水层底部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内设置有过滤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雨水首先经过透水层进入过滤槽,并通过过滤组件可以实现对雨水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层包括铺设于地面的透水砖,所述透水砖侧壁设置有拼接结构,所述透水砖沿纵向开设有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铺设透水砖时,通过拼接结构将相邻的透水砖实现卡接,使得雨水能够沿相邻透水砖之间的缝隙向下渗透,并且通过在透水砖上开设透水孔,从而加快雨水的渗透速度,提高地面的渗透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过滤槽顶面的带有筛孔的支撑板,所述透水砖铺设于支撑板表面,所述过滤槽中部固定设置有带有网孔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表面铺设有塑料盲沟,所述塑料盲沟内填充有石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经透水组件流到过滤组件时,经过塑料盲沟以及石子的过滤作用可以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粗略过滤,避免杂质向下落入到过滤槽底部造成杂质堆积,并且由于塑料盲沟具有一定的硬度,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暂存组件包括连接于过滤槽内壁的支架、若干个连接于支架的暂存盒,所述暂存盒内设置有补水线,所述补水线一端伸入暂存盒内,另一端连接于透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过滤组件落下时,一部分可以落在暂存盒内进行初步收集,多余的雨水继续向下落入排水组件,暂存盒可以临时储存一部分的雨水,并且通过补水线对表层的透水组件进行持续补水,这样即使干旱时,也能够保证透水组件一定的湿润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少部分雨水经花园的地层组件向下渗透,落在路面的大部分雨水首先经透水组件向下渗透,且透水组件的透水性较强,可以保证大部分雨水向下渗透,雨水向下首先经过过滤槽内的过滤组件实现过滤,将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出去,避免造成杂质堆积,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后的雨水继续下落,一部分雨水积存在暂存组件内,当暂存组件存满雨水时,多余的雨水向外溢出并流下,流出的雨水经排水组件导入到位于花园底部的蓄水池内进行储存,这样可以将过量的雨水直接导入到花园的底部进行储存,雨季过后,当连续干旱时,通过补水组件将蓄水池内的水缓慢释放到花园的表层,实现对花园表层的持续补水,提高了城市的吸水、储水以及释水性,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不仅解决了城市内涝的问题,而且节约了花园浇灌所需的水资源,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花园表层的含水量,对花园表层的植物实现补水;

2.当一段时间不下雨时,蓄水池内的雨水可以沿毛细管以及补水管向上持续输送至种植层,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保证种植层的湿润度,实现下雨时蓄水,干旱时释放的效果,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地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透水砖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补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水组件;2、过滤槽;3、过滤组件;4、暂存组件;5、排水组件;6、蓄水池;7、地层组件;8、补水组件;9、透水层;10、透水砖;11、拼接结构;12、透水孔;13、支撑板;14、过滤板;15、塑料盲沟;16、细滤层;17、支架;18、暂存盒;19、补水线;20、排水槽;21、挡棱;22、砾石层;23、砂石层;24、填料层;25、种植层;26、补水管;27、毛细管;28、皮层;29、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自循环渗蓄结构,包括铺设在路面的透水组件1、连接于透水组件1底部的过滤槽2,在过滤槽2内设置有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过滤组件3和暂存组件4,在暂存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排水组件5,排水组件5的出水端连接有蓄水池6,蓄水池6位于花园的地下底层,在蓄水池6上方设置有地层组件7,在地层组件7内沿纵向贯穿设置有补水组件8,补水组件8的下端连接于蓄水池6,另一端连接于地层组件7的上层。

雨量较大时,少部分雨水经花园的地层组件7向下渗透,落在路面的大部分雨水首先经透水组件1向下渗透,且透水组件1的透水性较强,可以保证大部分雨水向下渗透,雨水向下首先经过过滤槽2内的过滤组件3实现过滤,将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出去,避免造成杂质堆积,经过过滤组件3过滤后的雨水继续下落,一部分雨水积存在暂存组件4内,当暂存组件4存满雨水时,多余的雨水向外溢出并流下,流出的雨水经排水组件5导入到位于花园底部的蓄水池6内进行储存,这样可以将过量的雨水直接导入到花园的底部进行储存,雨季过后,当连续干旱时,通过补水组件8将蓄水池6内的水缓慢释放到花园的表层,实现对花园表层的持续补水,提高了城市的吸水、储水以及释水性,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不仅解决了城市内涝的问题,而且节约了花园浇灌所需的水资源,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花园表层的含水量,对花园表层的植物实现补水。

如图2和图4所示,透水组件1包括铺设在地面的透水层9,过滤槽2设置在透水层9的下方,过滤组件3设置在过滤槽2内,透水层9包括铺设在地面的透水砖10,在透水砖10的侧壁设置有拼接结构11,相邻的透水砖10之间通过拼接结构11实现拼接,透水砖10上沿纵向方向开设有透水孔12;在铺设透水砖10时,通过拼接结构11将相邻的透水砖10实现卡接,使得雨水能够沿相邻透水砖10之间的缝隙向下渗透,并且通过在透水砖10上开设透水孔12,从而加快雨水的渗透速度,提高地面的渗透性能。

如图4所示,拼接结构11包括设置于透水砖10侧壁的燕尾块以及开设于燕尾块之间的燕尾槽;燕尾块和燕尾槽的配合卡接更为牢固且不易分离,在拼接透水砖10时,将某一块透水砖10的燕尾块卡接到另一块透水砖10的燕尾槽内,实现相邻透水砖10的连接,安装方便且牢固。透水孔12呈倾斜设置,这样当雨水灌入到透水孔12内时,由于透水孔12呈倾斜设置,因此可以容纳更多的水,保证路面表层的含水量。

如图2所示,过滤组件3包括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设置于过滤槽2顶面且带有筛孔的支撑板13,支撑板13作为支撑将透水砖10铺设于支撑板13表面,过滤槽2中部且位于支撑板13下方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带有网孔的过滤板14,在过滤板14表面铺设有塑料盲沟15,在塑料盲沟15的间隙内填充有石子。当雨水经透水组件1流到过滤组件3时,经过塑料盲沟15以及石子的过滤作用可以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粗略过滤,避免杂质向下落入到过滤槽2底部造成杂质堆积,并且由于塑料盲沟15具有一定的硬度,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为了提高过滤效果,在塑料盲沟15表面铺设有细滤层16,细滤层16由细砂填充制成;通过设置细滤层16,实现对雨水的进一步过滤,且过滤程度更高,可以将较小的杂质过滤掉。如图2所示,在细滤层16上表面铺设有塑料盲沟15,塑料盲沟15内填充有石子;这样当雨水经透水组件1流下时,首先冲刷在塑料盲沟15上,可以对雨水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雨水直接落在细滤层16上对细小的砂子造成冲击,减少细砂的流失。

如图2所示,暂存组件4包括通过螺栓或焊接连接于过滤槽2内壁的支架17,支架17呈网格状设置,还包括若干个均等在支架17上的暂存盒18,暂存盒18呈上端开口的盒状设置,在暂存盒18内设置有补水线19,此处的补水线19可以采用可吸水的棉线,补水线19一端伸入暂存盒18内,另一端连接于透水组件1;雨水经过滤组件3落下时,一部分可以落在暂存盒18内进行初步收集,多余的雨水继续向下落入排水组件5,暂存盒18可以临时储存一部分的雨水,并且通过补水线19对表层的透水组件1进行持续补水,这样即使干旱时,也能够保证透水组件1一定的湿润度。

如图2和图3所示,排水组件5包括连接于过滤槽2底部的排水槽20,排水槽20的底面呈倾斜设置,排水槽20的出水端连接有蓄水池6,并且蓄水池6位于路旁花园的地下;多余的雨水落到排水槽20后,沿排水槽20的斜面流入到蓄水池6内进行储存,并且蓄水池6位于花园的地下,可以将路面的过量雨水直接导入到花园的最底部,加速了雨水的导入与储存。

如图2所示,排水槽20呈倾斜设置的底面横向设置有挡棱21,挡棱21的截面呈三角形设置;当雨水沿排水槽20的倾斜面流下时,通过设置挡棱21,可以阻挡少部分的杂质,减少流入蓄水池6内杂质的含量。

如图3所示,地层组件7包括设置于蓄水池6上方的砾石层22、设置于砾石层22上端的砂石层23、设置于砂石层23上方的填料层24以及设置于填料层24上方的种植层25;砾石层22由较大体积的砾石填充制成,且外部包覆有石笼网,提高砾石层22的整体性且起到支撑作用,砂石层23内填充有砂石,可以起到细滤的作用,填料层24内可以由混合有枯木或树叶的土壤填充,保证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养分,种植层25为土壤,可以栽种植物。

如图3和图5所示,补水组件8包括纵向穿设于地层组件7的补水管26、穿设于补水管26的若干毛细管27,补水管26与毛细管27的下端伸入蓄水池6,上端伸入种植层25;大雨过后,蓄水池6内会存储有大量的雨水,当一段时间不下雨时,蓄水池6内的雨水可以沿毛细管27以及补水管26向上持续输送至种植层25,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保证种植层25的湿润度,实现下雨时蓄水,干旱时释放的效果,符合海绵城市的理念。

如图5所示,毛细管27包括呈空心圆管状设置的皮层28,贯穿设置于皮层28内的棉绳29;皮层28可以由PC制成,棉绳29具有吸水性,补水时,根据毛细现象原理,蓄水池6内的雨水沿棉绳29向上输送,实现对种植层25的补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