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涵洞及其预制方法、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3948发布日期:2019-05-24 20:2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涵洞及其预制方法、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涵洞,还涉及该种多功能涵洞的预制方法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修筑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从公路的下面流过。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涵洞的作用是迅速排除公路沿线的地表水,保证路基安全。作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涵洞在公路工程中占较大比例,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工程数量和工程造价上。据有关资料介绍:涵洞工程数量约占桥涵总数的60%~70%,平原地区,每公里约有1~3座;山岭重丘区,每公里平均约有4~6座。涵洞工程造价约占到桥涵总额的40%左右。

现如今城市基建建设复杂,经常出现为多股铁路下部有多处管线下穿,同时具备人口密集、侧面设有河道等特点,为了保障安全通行,需要一种多功能涵洞。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涵洞及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涵洞,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功能丰富和造价较低的优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涵洞的预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涵洞的施工方法。

具体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包括洞体,所述洞体包括中空的第一洞身和第二洞身,所述第一洞身内部设置市政车道,所述第二洞身内部设置人行通道;

进一步,所述第一洞身沿水平方向放置在所述第二洞身侧边,所述第一洞身与所述第二洞身抵接,所述洞体上部用于设置多股铁路,下部用于设置综合管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洞身和所述第二洞身的前进和后退方向与外部连通。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涵洞的预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设计尺寸完成底板、顶板和管廊的施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

b)开挖u型槽,所述u型槽为指定位置朝后退方向的延伸槽,所述u型槽竖直方向的长度和水平方向的长度均分别大于所述洞体竖直方向长度和水平方向长度;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功能涵洞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涵洞的底板底部设置至少一台滑板;

b)采用机械装置将所述洞体顶进指定位置;

进一步,所述滑板与所述底板接触一端设置滚轮,所述滑板的原材料为混凝土;

进一步,所述滑板延伸到指定位置;

进一步,所述机械装置为千斤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切合工程实际,本着节约成本、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涵洞使用功能,同时造价较低,能够节约成本。同时多功能涵顶进过程施工简单,在顶进过程中利用滑板基础进行滑行,操作可控,能够及时纠正顶进位置偏差,能够按照设计顶进到指定位置,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控的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附图1为洞体平面示意图;

附图2为顶进施工示意图;

附图3为u型槽示意图;

附图4为滑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多功能涵洞包括洞体,涵洞包括中空的第一洞身1和第二洞身2,第一洞身1内部设置市政车道,第二洞身2内部设置人行通道;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洞身1沿水平方向放置在所述第二洞身2侧边,第一洞身1与所述第二洞身2抵接,洞体上部用于设置多股铁路,下部用于设置综合管线;

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洞身1和第二洞身2的前进和后退方向与外部连通。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涵洞预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设计尺寸完成底板、顶板和管廊的施工,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洞身和所述第二洞身;

b)开挖u型槽4,u型槽4为指定位置朝后退方向的延伸槽,所述u型槽竖直方向的长度和水平方向的长度均分别大于所述洞体竖直方向长度和水平方向长度;

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涵洞施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涵洞的底板底部设置至少一台滑板5;

b)采用机械装置将涵洞的洞体顶进指定位置。

作为进一步改进,滑板5与底板接触一端设置滚轮6,滑板3设置滚轮6,作用是将第一洞身1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变为与滚轮6的滚动摩擦,提高了顶进速度,缩短了施工周期。

本发明中,滑板采用混凝土制成,便于就地取材,实施更方便,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刚性材料制得,使用时将滑板5延伸到指定位置进行操作。另外,使用的机械装置为千斤顶3。

实施例

本发明的多功能涵洞的预制和施工顺序如下:

1)预制第一洞身1和第二洞身2的底板、顶板和管廊,将三者组合起来形成第一洞身1和第二洞身2,按照设计方案,开挖出符合设计方案尺寸的u型槽4;

2)第一洞身1前进方向放置三台滑板5,对应第一洞身1的底板的两端和中间位置,三台滑板之间的距离相等,且三台滑板延伸至第一洞身1的指定位置,滑板5和第一洞身1之间设置楔形板,目的是方便将第一洞体1置于滑板5之上;

3)第一洞身1后退方向设置两组千斤顶3,位置设置在第一洞身1底板的两端;

4)开启千斤顶3,将第一洞身1沿着滑板5上的滚轮6顶进到指定位置,顶进过程中需要控制速度,防止方向偏移;

5)重复以上步骤2)~4),将第二洞身2顶进到指定位置。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涵洞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洞体,所述涵洞包括中空的第一洞身和第二洞身,所述第一洞身内部设置市政车道,所述第二洞身内部设置人行通道,多功能涵洞上部用于设置多股铁路,下部用于设置综合管线,具备经济合理,使用功能完善,通行安全大等特点。由于涵洞尺寸结构和重量较大,采用顶进施工方式,具有操作可控,能够及时纠正顶进位置偏差,能够按照设计顶进到指定位置,操作简单,安全可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张璞;陈晨;牛叔强;王富武;吴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14
技术公布日:2019.05.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