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4088发布日期:2019-08-17 02:1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综采工作面巡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作为煤炭的第一生产现场,具有作业空间狭小、机械设备多、视觉环境差、温度高的特点,是矿井事故的多发地点。

现有技术中,一般沿着采煤工作面的倾向设置巡检轨道,搭载监控仪器的巡检设备在巡检轨道上进行移动对采煤工作面进行全面监测,以预防矿井事故。发明人在实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现上述巡检轨道存在以下不足:巡检轨道由多段子轨道拼接而成,相邻的子轨道在拼接处存在间隙大、左右错位的问题,巡检设备在相邻的子轨道之间过渡移动时存在颠簸、振动频率较大的问题,导致监测效果差,甚至存在卡轨的问题;此外,相邻子轨道在拼接处的平整性差还增加了巡检设备撞击巡检轨道的频率,容易使巡检轨道疲劳受损,缩短了巡检轨道的服役寿命,增加了巡检轨道的使用成本。

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巡检设备在相邻的子轨道之间过渡移动时的颠簸、振动频率,提高巡检设备的监测效果,避免出现卡轨的问题,减小巡检设备撞击巡检轨道的频率,延长巡检轨道的服役寿命,降低巡检轨道的使用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包括:沿长度方向相拼接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二导向面;柔性轨道,所述柔性轨道包括相背设置且同向延伸的安装面和滑移面,所述安装面沿长度方向依次覆盖在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上,所述滑移面用于支撑巡检设备,所述巡检设备沿所述滑移面的长度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滑移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可移动设置的基座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为所述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相对设备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背向所述第四支撑板的表面为所述第二导向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第一支柱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通过第二支柱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紧固件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与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一一对应地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第四支撑板上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一一对应地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位于采煤工作面上的运输机挡煤板外侧的采煤机电缆槽,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均安装在所述采煤机电缆槽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面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沿长度方向依次嵌设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均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延伸出。

可选地,所述巡检设备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滑移面上。

可选地,所述巡检设备还包括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第三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柱上相对设置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柔性轨道为橡胶轨道。

可选地,所述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还包括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沿长度方向拼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背向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所述柔性轨道沿长度方向依次覆盖在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以及所述第三导轨上。

本发明提供的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柔性轨道弥补了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在拼接处的间隙,可使巡检设备无缝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避免出现卡轨的问题,增加了巡检设备移动的可靠性,而且柔性轨道可以通过柔性变形依附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以使巡检设备适应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错位,降低了巡检设备在相邻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过渡移动时的颠簸、振动频率,而且具有衰减振动、隔离噪音、以及减缓巡检设备冲击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作用,延长了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的服役寿命,降低了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为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图1为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包括沿长度方向相拼接的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以及柔性轨道3。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2,所述第一导轨1包括第一导向面11,所述第二导轨2包括第二导向面21,所述第一导向面11和所述第二导向面21均为具有导向作用的面,第一导向面11和所述第二导向面21均随着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的拼接方向进行延伸。柔性轨道3包括相背设置且同向延伸的安装面31和滑移面33,所述安装面31沿长度方向依次覆盖在所述第一导向面11和所述第二导向面21上,此处,安装面31覆盖在第一导向面11上后从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的对接处延伸至第二导向面21上,以达到同时覆盖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在对接处的间隙的效果。所述滑移面33用于支撑巡检设备,所述巡检设备沿所述滑移面33的长度方向可滑移地设置在所述滑移面33上,以对采煤工作面进行监测。其中柔性轨道3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以适应如采煤工作面高低起伏的地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柔性轨道3弥补了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在拼接处的间隙,可使巡检设备无缝通过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避免出现卡轨的问题,增加了巡检设备移动的可靠性,而且柔性轨道3可以通过柔性变形依附于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上,以使巡检设备适应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错位,降低了巡检设备在相邻的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之间过渡移动时的颠簸、振动频率,而且具有衰减振动、隔离噪音、以及减缓巡检设备冲击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的作用,延长了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的服役寿命,降低了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的使用成本。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轨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所述第二支撑板13固定安装在可移动设置的基座上,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上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板13的表面为所述第一导向面11;所述第二导轨2包括相对设备的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23,所述第四支撑板23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三支撑板22上背向所述第四支撑板23的表面为所述第二导向面21。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支撑板13对第一支撑板12进行有效支撑定位,通过第四支撑板23对第二支撑板13进行有效支撑定位,可使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提高了覆盖在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上的柔性轨道3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1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13通过第一支柱14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22和所述第四支撑板23通过第二支柱相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柱14可以将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分离开,避免了第二支撑板13与位于第一支撑板12上的巡检设备发生位置干涉;第二支柱24可以将第三支撑板22和第四支撑板23分离开,避免了第三支撑板22与位于第四支撑板23上的巡检设备发生位置干涉,保证了巡检设备无障碍通行。

较佳地,所述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所述第一紧固件4上开设有第一卡槽41,所述第二紧固件5上开设有第二卡槽51,所述第一卡槽41的槽口与所述第二卡槽51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13上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一一对应地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41和所述第二卡槽51内,所述第四支撑板23上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边分别一一对应地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41和所述第二卡槽51内。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可以稳固地沿长度方向安装第二支撑板13和第四支撑板23。

作为一个可选地实施过程,所述基座包括位于采煤工作面上的运输机挡煤板外侧的采煤机电缆槽,所述第一紧固件4和所述第二紧固件5均安装在所述采煤机电缆槽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通过第一紧固件4和第二紧固件5安装在运输机上,并随着运输机的移动而沿着采煤工作面进行移动,增加了巡检设备监测的全面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面31上开设有容纳槽32,所述第一支撑板12和所述第三支撑板22沿长度方向依次嵌设在所述容纳槽32内,所述第一支柱14和所述第二支柱24均从所述容纳槽32的槽口延伸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轨道3可以全面覆盖在第一导向面11上,同时弥补了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在水平方向上的错位,以使巡检设备可以同时适应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错位移动,进一步地增加了巡检设备运动的稳定性。

此外,容纳槽32的一端可以开口设置,第一支撑板12和第三支撑板22可以依次从容纳槽32的开口处推进容纳槽32内,推进容纳槽32内的第一支撑板12和第三支撑板22可以卡接在容纳槽32内,保证柔性轨道3稳定安装。同样地,当柔性轨道3需要拆卸时,将第一支撑板12和第三支撑板22依次从容纳槽32的开口处推出容纳槽32即可,简单便捷。

可选地,所述巡检设备包括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滑移面33上。

较佳地,所述巡检设备还包括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所述第二滚轮和所述第三滚轮滚动设置在所述安装面31上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柱14上相对设置的两侧,第二滚轮、第三滚轮与第一滚轮分别卡接在柔性轨道3的安装面31和滑移面33上,增加了巡检设备在柔性轨道3上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轨道3为橡胶轨道。橡胶轨道具有柔性变形好的优势,可以通过形变依次紧密贴合设置在第一导向面11和第二导向面21上,有效适应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之间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错位,滑移面33近似等效为平面,有利于巡检设备在柔性轨道3上快速、平稳地移动。

较佳地,所述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还包括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沿长度方向拼接在所述第二导轨2上背向所述第一导轨1的一端,所述柔性轨道3沿长度方向依次覆盖在所述第一导轨1、所述第二导轨2、以及所述第三导轨6上。本实施例增加了第三导轨6,并将柔性轨道3延伸覆盖在第三导轨6上,加大了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的长度。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还可以包括依次沿长度方向相拼接的第四导轨7、第五导轨8、第六导轨9……第n导轨,其中第四导轨7拼接在第三导轨6上背向所述第二导轨2的一端,柔性轨道3延伸至所述第n导轨上,具体可以根据实际工程应用进行灵活设置。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第三导轨6……第n导轨的长度均可以是长度在1-6m之间的刚性导轨,以对柔性轨道3进行有力支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柔性轨道3弥补了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在拼接处的间隙,可使巡检设备无缝通过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避免出现卡轨的问题,增加了巡检设备移动的可靠性,而且柔性轨道3可以通过柔性变形依附于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上,以使巡检设备适应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错位,降低了巡检设备在相邻的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之间过渡移动时的颠簸、振动频率,而且具有衰减振动、隔离噪音、以及减缓巡检设备冲击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的作用,延长了无缝连接的柔性轨道的服役寿命,降低了第一导轨1和第二导轨2的使用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