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2409发布日期:2019-09-06 22:3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每年对社会基础建设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其中以桥梁、高速公路、铁路以及各种立交桥的建设最为明显,其中在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采用转体施工方法的桥梁日益增多,特别是跨越运营铁路或公路的立交桥,出于对铁路安全影响以及运营干扰的考虑,采用转体施工的方式,当桥梁跨越交通繁忙的道路时候,可以避免因封闭或改移道路,或者搭建防护棚对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及车流量造成影响,使得基础建设更为经济,而桥梁转体的关键部位则是转体球铰,其中转体球铰需要通过定位钢骨架安装在下承台上,定位钢骨架则是主要承担着基础承重作用,是最为基础且最为重要的施工构建,其中为了保证转体球铰能够在后期顺利转动,转体球铰以及定位钢骨架一定要保证水平,因此不仅仅是对下承台施工质量的要求较高,对转体球铰以及定位钢骨架的质量、精准度以及安装方式也是要有一定要求的。

在桥梁主墩基础施工的时候,定位钢骨架通过电焊直接与下承台进行固定安装,然后下铰球通过吊车悬挂来与转体球铰定位钢骨架进行对接和安装,为了保证下铰球与定位钢骨架之间的平整以及精准度,在对接安装的时候需要进行不断的位置矫正和调整,以此来达到对接的完整度以及保持水平,为了后续的桥梁转体施工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这些矫正和调整工作便成了不可缺少的工作,但是其工作量大且要求较高,无疑在下铰球与定位钢骨架对接安装时候需要大量的时间,容易拖慢施工进度,因此,如何快速精准的让下铰球与钢骨架进行对接安装便是提高施工效率的一大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解决了转体桥梁施工中转体球铰对接用钢骨架在对接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校正调整容易拖慢施工周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包括对接安装框、下承台对接机构、下铰球吸附口和微调机构,所述下承台对接机构分别设置在对接安装框底部的四角,所述下铰球吸附口等距离开设在对接安装框的顶部,所述微调机构设置在下铰球吸附口的内腔,所述对接安装框的侧边设置有抬起机构;

所述下承台对接机构包括对接螺纹套、下沉旋转套、限位夹持片、弹力倒刺和弧形支撑条,所述对接螺纹套的顶部与对接安装框底部的四角固定焊接,所述下沉旋转套螺纹连接在对接螺纹套的外圈,所述限位夹持片搭接在对接安装框的外壁上,所述弹力倒刺固定焊接在限位夹持片内壁的顶部,所述弧形支撑条固定焊接在限位夹持片内壁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用于抽真空的密封活塞、中心下凹槽、滑动摩擦辊、若干根限位柱、强力扩张弹簧和中心升降柱,所述密封活塞活动卡接在下球铰吸附口的内腔,所述中心下凹槽开设在密封活塞顶部的中部,所述滑动摩擦辊安装在中心下凹槽的内腔,所述限位柱的顶部与密封活塞的底部固定焊接,所述强力扩张弹簧套接在限位柱的外圈上,所述中心限位柱的顶部与密封活塞底部的中部固定焊接。

优选的,所述抬起机构包括两根翻折板、拉拽弹簧、中转栓和对接套,所述两根翻折板均通过卡栓固定安装在对接安装框的底部,所述拉拽弹簧的两端通过挂钩分别与翻折板以及对接安装框活动连接,所述中转栓贯穿式连接在两根翻折板叠加处,所述对接套固定焊接在中转栓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下沉旋转套活动卡接在弧形支撑条的内腔,所述弹力倒刺的刺尖方向倾斜向下。

优选的,所述滑动摩擦辊两端中部贯穿连接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圈套接有挤压弹簧,所述强力扩张弹簧的顶部与对接安装框的底部固定焊接,所述强力扩张弹簧的底部与限位柱的外壁固定焊接。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在放置完成下铰球之后,通过微调机构的使用,使得下铰球与钢骨架顶部之间的摩擦力由静摩擦变成活动摩擦,可以在不使用起吊设备的情况下快速的进行位置的矫正和调整。

(2)、该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微调机构中的强力扩张弹簧主要是用来平衡钢骨架内外腔的压强,让钢骨架的顶部与下铰球底部之间无缝接触点始终保持吸力,同时强力扩张弹簧配合着多根升降柱使用时,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还可以增加钢骨架与混凝土之间的夯实度,稳定性更好。

(3)、该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其底部与下承台底部的安装对接机构,与下球铰相互接触,一方面对下球铰对接安装时候进行限位,避免安装下球铰时发生错位,另一方面通过挤压产生的摩擦力拉拽着下球铰尽可能的与钢骨架贴合,减小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对接安装框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限位夹持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对接安装框、2下承台对接机构、201对接螺纹套、202下沉旋转套、203限位夹持片、204弹力倒刺、205弧形支撑条、3下球铰吸附口、4微调机构、401密封活塞、402中心下凹槽、403滑动摩擦辊、4031安装轴、4032挤压弹簧、404限位柱、405强力扩张弹簧、406中心升降柱、5抬起机构、501翻折板、502拉拽弹簧、503中转栓、504对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包括对接安装框1、下承台对接机构2、下铰球吸附口3和微调机构4,下承台对接机构2分别设置在对接安装框1底部的四角,下铰球吸附口3等距离开设在对接安装框1的顶部,微调机构4设置在下铰球吸附口3的内腔,对接安装框1的侧边设置有抬起机构5,下承台对接机构2包括对接螺纹套201、下沉旋转套202、限位夹持片203、弹力倒刺204和弧形支撑条205,对接螺纹套201的顶部与对接安装框1底部的四角固定焊接,下沉旋转套202螺纹连接在对接螺纹套201的外圈,限位夹持片203搭接在对接安装框1的外壁上,弹力倒刺204固定焊接在限位夹持片203内壁的顶部,弧形支撑条205固定焊接在限位夹持片203内壁的底部,下沉旋转套202活动卡接在弧形支撑条205的内腔,弹力倒刺204的刺尖方向倾斜向下,微调机构4包括用于抽真空的密封活塞401、中心下凹槽402、滑动摩擦辊403、若干根限位柱404、强力扩张弹簧405和中心升降柱406,密封活塞401活动卡接在下球铰吸附口3的内腔,中心下凹槽402开设在密封活塞401顶部的中部,滑动摩擦辊403安装在中心下凹槽402的内腔,限位柱404的顶部与密封活塞401的底部固定焊接,强力扩张弹簧405套接在限位柱404的外圈上,中心限位柱404的顶部与密封活塞401底部的中部固定焊接,滑动摩擦辊403两端中部贯穿连接有安装轴4031,安装轴4031的外圈套接有挤压弹簧4032,强力扩张弹簧405的顶部与对接安装框1的底部固定焊接,强力扩张弹簧405的底部与限位柱404的外壁固定焊接,抬起机构5包括两根翻折板501、拉拽弹簧502、中转栓503和对接套504,两根翻折板501均通过卡栓固定安装在对接安装框1的底部,拉拽弹簧502的两端通过挂钩分别与翻折板501以及对接安装框1活动连接,中转栓503贯穿式连接在两根翻折板501叠加处,对接套504固定焊接在中转栓503的背面。

该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使用时,首先将整个钢骨架放置在下承台上,让每一个对接螺纹套201与下承台上的凸出钢筋等结构相互卡接,并且根据施工现场将钢骨架与下承台进行调平操作,然后通过对接螺纹套201的开口处将钢筋与对接螺纹套201进行焊接,钢骨架安放完毕之后,便是下球铰的安装对接,通过吊装设备将下球铰直接悬吊在钢骨架的正上方,然后适当转动一定角度之后,大致上与钢骨架的楞条方向一致,然后向下缓慢放置下球铰,下球铰在下降的时候第一时间与限位夹持片203的内壁相互接触并且与弹力倒刺204相互接触挤压,继续向下放置下球铰并且与对接安装框1的顶部相互接触,完成之后,需要根据施工标准来进行位置和间大小的调整,凭借着各个方向上的滑动摩擦辊403对下球铰底部的支撑,最大限度的降低下球铰与钢骨架顶部之间的摩擦力,方便进行位置的快速的微调整,调整完成之后,向下踩压两个翻折板501相互重叠部分,将重叠处由向上突起变更为向下突起,随着这个动作的发生,对接套504拉拽着中心升降柱406向下运动,此时的密封活塞401连同滑动摩擦滚403在下球铰吸附口3内腔向下运动,随着密封活塞401的下移,下球铰吸附口3配合着下球铰逐渐会形成负压空间,凭借着多面以及较大面积的吸附着下球铰,使得下球铰的底部与钢骨架的顶部更好的接触,降低两者之间的缝隙,然后通过工具直接旋转下沉旋转套202,随着下沉旋转套202的转动,限位夹持片203也随之下降,弹力倒刺204在下降的时候不断的拉扯着下球铰,更进一步的拉近下球铰和钢骨架顶部之间的距离,快速的平稳安放下球铰。

综上所述,该用于桥梁转体施工的转体球铰钢骨架,在放置完成下铰球之后,通过微调机构4的使用,使得下铰球与钢骨架顶部之间的摩擦力由静摩擦变成活动摩擦,可以在不使用起吊设备的情况下快速的进行位置的矫正和调整,微调机构4中的强力扩张弹簧405主要是用来平衡钢骨架内外腔的压强,让钢骨架的顶部与下铰球底部之间无缝接触点始终保持吸力,同时强力扩张弹簧405配合着多根升降柱使用时,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还可以增加钢骨架与混凝土之间的夯实度,稳定性更好,其底部与下承台底部的安装对接机构,与下球铰相互接触,一方面对下球铰对接安装时候进行限位,避免安装下球铰时发生错位,另一方面通过挤压产生的摩擦力拉拽着下球铰尽可能的与钢骨架贴合,减小间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