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8080发布日期:2019-11-06 02:4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施工一般包括平整场地形成路基、铺设垫层、在垫层上铺设沥青或混凝土形成道路主结构,再铺设面层,如果是沥青时还需要趁热用压路机进行压实,即可完成道路的施工过程。而对于不同的道路等级,也相应的有不同的变化和要求,同样的也会在施工工艺或工序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不管对于何种等级的道路,在施工时路面的平整度都是平价路面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车辆在路面上的行驶质量和道路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

因此对于道路平整度的改善一直是施工过程中改善和提高的重点工艺技术。而路面是由多层逐层施工的,因此下层的不平整现象会逐层的向上传递,从而对于每层结构的高程控制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路面平整度。

现在的道路施工过程中对于平整度的控制主要是机械辅以人工的形式,施工前现有测量人员对施工中每段、每层进行测量放线,才能让机械进行施工,且施工过程中需要测量人员多次复核测量数据加以指导,如坐标、高程等,且对于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整个过程需要不断的核实和测量,机械和人工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对于每层结构的高程控制,如果道路较长且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则容易产生机械和人工窝工怠工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施工方法,有利于提高路面施工时平整度控制时的工效。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平整待施工区域,形成水平的路基;

步骤二,在所述路基上铺设垫层;

步骤三,在所述垫层上铺设沥青层,并趁热压实;

步骤四,在沥青层上再铺设一层熔融状态的乳化沥青,乳化沥青上铺设沥青混合料路面层,并趁热压实,完成道路施工;

其中,步骤一形成路基后,沿路基长度方向的两侧铺设测量滑轨,两道测量滑轨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红外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座;

步骤二至步骤四的每一层结构施工时,根据每层结构设计的双坡值i%和宽度l,计算出该层结构的中心点虚铺高程h,测量时调节使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水平并垂直于路基的长度方向,控制红外线与步骤一中路基顶面之间的间距为(h+h),h为红外线与该层结构填筑完成后之间的间距,设道路上任一测点r点与道路中线间的垂直间距为b,则r点处与红外线的设计间距为c=(b*i%+h),此时测量实际测点r与红外线之间的间距x,并得出实际间距与设计间距之间的差值y=【x-(b*i%+h)】,若y为正值则该层需要上抬,y为负值则需要下挖,y值即为抬量或挖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每一层的控制简单明了,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效,减少了机械窝工怠工的情况,而且施工质量也更加能够得到保障,提高了道路的平整度和施工质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滑轨呈工字型且上端面滑动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转动连接有滑轮,且所述滑轮底端抵接于所述测量滑轨的端面上,两侧的两条所述测量滑轨上的安装座上分别连接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线作为高程参考水平线,具有稳定且抗干扰能力较强的效果,可以在施工现场更好的作为参考系,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度,同时滑轮的设置,可以更方便的移动红外线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座,可以更加全面的测量道路施工的测点,对于道路施工质量的把控更加精确和严格。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转动连接于对应所述安装座上,且所述安装坐上还设有调平油缸,所述调平油缸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坐上,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上,且所述调平油缸的行程方向垂直于所述路基的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平油缸的设置可以将红外激光发射器调节至水平或者指定的状态,便于发出的红外光线作为高程参考,调节灵活精确,方便实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座之间还设有调节平台,所述红外激光发射器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平台上,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调节所述调节平台竖直高度的调节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的层结构有不同的厚度和高度要求,因此设置调节件可以调节调节平台的竖直高度,进而扩大了结构的适用范围。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调节平台的侧边滑动抵接于多个所述限位柱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调节件为竖直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坐上的调节丝杠,所述调节平台的一端伸出多个所述限位柱围成的区域并螺纹套设于所述调节丝杠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调节丝杠可以实现无级调节,人工手动调节适应性较高。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有多个限位柱,所述调节平台的侧边滑动抵接于多个所述限位柱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调节件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顶升油缸,所述顶升油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平台的底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顶升油缸更加方便自动,且调节行程可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截面为下端开口的框状,所述滑轮凸出安装座的开口并抵接于测量滑轨的端面,所述安装座的底端两侧还转动连接有一对呈l型的限位夹爪。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夹爪的竖直段转动连接并抵接于安装座内侧壁底部,所述限位夹爪的水平段向靠近测量滑轨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限位夹爪的竖直段与安装座之间还设有驱使限位夹爪远离所述测量滑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夹爪可以尽可能的保持滑轮在测量滑轨上滑动时保持稳定,减少在测量过程中的晃动,降低对测量结果产生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测量轨道为磁性金属制得,所述限位夹爪的水平段靠近所述测量滑轨的端部设有电磁铁,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启闭所述电磁铁工作的电源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电磁铁可以在到达测量位置时启动电源组件,从而一对限位夹爪即可牢固抵接于测量滑轨的两侧上,从而对滑轮起到进一步的固定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均设有水平气泡,且所述水平气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路基的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水平气泡可以更加直观和准确的判断安装座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测量安装及调试,降低误差。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红外线作为高程参考,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较强,且替代了人工的大量测量过程,降低了成本和工作强度,提高了工效;2)滑轮和滑轨之间的结构配合,提高了结构的适用性,可以大范围的进行多测点复核,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而限位夹爪和电磁铁的设置又进一步的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量滑轨、安装座和红外激光发射器连接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测量滑轨、安装座和接收座连接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测量滑轨安装组和红外激光发射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测量滑轨;2、红外激光发射器;3、接收座;4、滑轮;5、限位夹爪;6、安装座;7、调平油缸;8、调节平台;9、限位柱;11、顶升油缸;1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道路施工方法,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平整待施工区域,形成水平的路基,并同时挖好排水沟;

步骤二,在路基上铺设垫层,垫层采用砂垫层,包括48%的碎石、30%的炉渣和22%的石灰土,碎石的粒径大小为4-18mm,炉渣的粒径为2-8mm,垫层厚度为8-12cm;

步骤三,在所述垫层上铺设沥青层,并用压路机趁热压实,沥青的铺设量为2kg/㎡,采用压路机压实时,控制沥青的温度为110-150℃;

步骤四,在沥青层上再铺设一层熔融状态的乳化沥青,乳化沥青上铺设沥青混合料路面层,乳化沥青的铺设量为3kg/㎡,并趁热压实,并在路肩与路面的缝隙处、施工缝处填充止水材料,完成道路施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2所示,为了更加方便的控制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在步骤一形成路基后,沿路基长度方向的两侧铺设不锈钢的测量滑轨1,两道测量滑轨1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红外激光发射器2和接收座3。

步骤二至步骤四的每一层结构施工时,根据每层结构设计的双坡值i%和宽度l,计算出该层结构的中心点n的虚铺高程h,测量时调节使红外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水平并垂直于路基的长度方向,控制红外线与步骤一中路基顶面之间的间距为(h+h),h为红外线与该层结构填筑完成后之间的间距,设道路上任一测点r点与道路中线间的垂直间距为b,则r点处与红外线的设计间距为c=(b*i%+h),此时测量实际测点r与红外线之间的间距x,并得出实际间距与设计间距之间的差值y=【x-(b*i%+h)】,若y为正值则该层需要上抬,y为负值则需要下挖,y值即为抬量或挖量。

如图1和2所示,测量滑轨1的安装长度可以稍长于道路铺设的施工段长度即可,或者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定长度,在完成一段道路施工后可拆卸并移动至下一段道路施工区域进行重复利用。测量滑轨1呈工字型,底端固定安装于路基两侧的地面上,上端面安装有多个水平气泡,水平气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路基的长度方向设置,调节至水平状态后,可以用全站仪或水准仪多点复核,让整条滑轨保持较高的平整度。

如图1和2所示,两侧的两道测量滑轨1上均滑动连接有一个安装座6,安装座6为不锈钢方杆,且截面为下端开口的框状,安装座6内固定有一个滑轮4,滑轮4转动连接在中心杆上,中心杆则水平固定于安装座6的内侧壁上。滑轮4的底部伸出安装座6的开口并滚动抵接于测量滑轨1的上端面,从而安装座6可以在测量滑轨1上进行往复滑动。

两个安装座6上则分别安装有红外激光发射器2和接收座3,安装有红外激光发射器2的安装座6上固定有四个限位柱9,优选的限位柱9选用角钢,四根限位柱9围成的空间内竖直滑动连接有一个水平的调节平台8,红外激光发射器2转动连接于调节平台8上,而安装座6和调节平台8之间也还设有改变调节平台8高度的调节件。

如图1和2所示,安装座6上固定连接有一根调平油缸7,调平油缸7的活塞杆端部转动连接于红外线激光发射器上,红外激光发射器2上焊接有一根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安装座6上的一对耳座上,从而驱动调平油缸7的行程,即可实现对红外激光发射器2的调节,进一步的,调平油缸7的行程方向垂直于路基的长度方向,因此可以调节红外激光发射器2发出的红外线水平或处于特定的角度。

如图1和3所示,调节件为一根端部转动固定在安装座6上的调节丝杠,调节平台8的一端伸出四根限位柱9围设成的区域并螺纹套设于调节丝杠上,可以手动或者电机带动调节丝杠进行转动,从而驱动调节平台8升降,进而可以调节红外激光发射器2在不同的高度,提高适应性。

红外激光发射器2在安装座6的带动下可以沿测量滑轨1进行往复滑动调节位置,同时在调节平台8和调平气缸的作用下也可以调节高度和水平角度,满足了不同施工环境的要求,进一步的在安装座6的底端两侧还转动连接有一对呈l型的限位夹爪5,一方面为安装座6的滑动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在安装座6需要定位时,可以起到固定卡接的作用。

如图1和2所示,具体的,限位夹爪5的竖直段转动连接并抵接于安装座6内侧壁底部,限位夹爪5的水平段向靠近测量滑轨1方向延伸设置,且限位夹爪5的竖直段与安装座6之间还设有驱使限位夹爪5远离测量滑轨1的弹性件12,弹性件12选用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即可。

限位夹爪5的水平段靠近测量滑轨1的端部设有电磁铁,安装座6上设有启闭电磁铁工作的电源组件(图中未示出),电源组件由常规的电池、导线和开关组成即可,实现对电磁铁的供断电控制。当安装座6滑动至特定位置需要定位时,启动电磁铁,限位夹爪5紧密抵接于测量滑轨1的两侧,从而使得安装座6更加稳定。

至于接收座3和对应的安装座6之间也可以设置有调平油缸7,接收座3转动或固定连接于安装座6上,且接收座3上刻有竖直的刻度线,进行实际测量时将塔尺放置于接收座3上,启动红外线激光发射器后将红外线照射与接收座3上,此时通过塔尺即可计算出红外线的高程,并记录红外线照射在刻度线的位置,下次如果需要调节高度时即可作为参照。

实施例2,一种道路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和2所示,调节件为竖直固定于安装座6顶面的顶升油缸11,顶升油缸11的顶端活塞杆固定连接于调节平台8的底面,此时在四根限位柱9的限位作用下,控制顶升油缸11的行程即可控制调节平台8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的调平油缸7、顶升油缸11均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替换成其他驱动装置如气缸、螺纹丝杠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