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苏堤拱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5890发布日期:2020-01-18 03:23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苏堤拱桥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是一种拱桥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苏堤拱桥构造。



背景技术:

拱桥以其造型优美、曲线圆润和富有动态感而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得到广泛设置。传统的现浇拱桥大都是以拱圈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将竖向压力分解成轴向压力,传递到两侧岸坡拱脚。为平衡向两侧承台方向的轴向力,往往需要增加桩基基础长度、增加钢筋配筋率等方法来加强基础抗剪能力,满足拱桥荷载。但是,由此不仅增加了工程造价,并且施工工期大大增加,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急需加以改进,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苏堤拱桥构造,可以有效减小拱桥水平轴向力,降低了承台台背回填的范围及压实度要求等,从而,可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苏堤拱桥构造,包括基础、承台和拱圈,所述基础为柱状,其下端伸入地下,其上端与所述承台相连;所述拱圈为圆弧形,开口向下,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承台相连接;所述拱圈的上部设置桥面;所述承台为矩形块状;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台之间设有系梁;该系梁为直杆状的预应力杆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承台。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包括桥台基础和桥墩基础;所述桥台基础为双排桩;所述桥墩基础为三排桩。

进一步的,每两个所述承台之间的系梁为多根,且平行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系梁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其中的预应力钢筋由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系梁与所述承台的连接处为湿接缝后浇带。

进一步的,所述承台与拱圈之间设有拱座;该拱座为上小下大的梯台形,其内部设有拱脚承压网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方便施工,可有效减小拱桥水平轴向力,降低了承台台背回填的范围及压实度要求等,从而,可降低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础;2-承台;3-拱座;4-系梁;5-拱圈;6-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苏堤拱桥构造,包括基础1、承台2和拱圈5。

所述基础1为柱状,其下端伸入地下,其上端与所述承台2相连。所述基础1包括桥台基础和桥墩基础;所述桥台基础为双排桩;所述桥墩基础为三排桩。

所述拱圈5为圆弧形,开口向下,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承台2相连接。该拱圈5的上部设置桥面6,供人行走。

所述承台2为矩形块状。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承台2之间设有系梁4。该系梁4为直杆状的预应力杆件,其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承台2,以便承受轴向力,增强承台2和基础1的横向刚度,提高总体的横向稳定性。每两个所述承台2之间的系梁4为多根,且平行均匀设置,可使受力均匀。所述系梁4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其中的预应力钢筋由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制成。

所述系梁4与所述承台2的连接处为湿接缝后浇带,可方便施工。

所述承台2与拱圈5之间设有拱座3;该拱座3为上小下大的梯台形,其内部设有拱脚承压网片,可增强所述拱座与拱圈的连接强度。

本发明的施工过程为:

采用传统正循环钻机进行基础施工。为确保所述桩基础1顶部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中应比设计桩顶标高超灌1m。基础施工完成后,将桩顶超灌的1m混凝土予以破除。为增强基础1与承台2的有效连接,需将基础1顶部混凝土凿毛。基础顶部混凝土超出部分的钢筋可作为与承台2连接的受力钢筋。

钢管,采用φ12的对拉螺杆。上下层钢筋网之间利用φ28钢筋支撑,布置成梅花状,防止砼浇筑过程中钢筋错位变形。采用泵送砼,分层浇注,机械振捣,输送泵的泵管宜直接伸入承台2内部,以保证底层砼自由坠落高度不超过2m。 所述的承台2的厚度约为2.0m,按照常规方法施工作业。按土方开挖深度进行支护施工,同步做好基坑的降水作业。所述的承台2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需预留与系梁4连接位置处的水平受力筋。所述承台2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或竹胶板,立模时需保持模板清洁、平整、接缝严密,支撑牢固、模板接缝处采用海绵系,以防浇筑时漏浆跑模现象发生。模板内外支撑都采用φ48

所述的承台2施工完成,随即进行系梁4的施工。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中的预应力钢筋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860mpa,单根钢绞线直径为φs15.2mm,钢绞线面积139.0mm2,弹性模量ep=1.95*105mpa。系梁4与承台2连接位置处1m长度为湿接缝后浇带,可采用c40微膨胀混凝土。系梁4除湿接缝部分结构施工工艺与承台2相同,特别的,在系梁4钢筋绑扎过程中,需提前埋设预应力张拉波纹管,并与周围主筋连接牢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造成波纹管移位影响后续张拉施工。待系梁4混凝土达到强度等级的9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满足砼张拉条件实施张拉。张拉完毕后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封锚,完成后即可进行湿接缝后浇带的施工。所述系梁可以设为三根,平行均布。

所述的系梁4施工完成后,进行拱座3施工。拱座3钢筋绑扎时需预留拱圈5纵向主筋至少4m的长度,以加强二者的连接。

所述的拱圈5在拱座3施工完成后进行。为了确保拱圈5支架基础的稳定性,需对支架基础进行平整处理并通过基础预压,确保满足施工条件要求。支架可采用传统的满堂碗扣支架为主,扣件式支架为辅搭设。同时,为消除地基沉降影响、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检验支架的刚度、稳定性、安全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同样需对已完成的支架进行分级预压。基础及支架沉降满足要求后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加固。拱圈砼浇筑从两处拱脚处开始,两侧对称连续向拱顶进行浇筑,并保持两侧同步。

拱圈5施工完成且养护达标后,进行桥面施工,包括侧墙施工、侧墙间泡沫轻质土拱上填料、15cmc30的海工混凝土,以及铺设6cm人行道面砖。

本发明通过基础和承台结构,并在承台间设置系梁,有效减小了承台所受的水平轴向力,从而,可降低承台台背回填的范围及压实度要求等,进而,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