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标志牌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0369发布日期:2020-02-25 11:3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标志牌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标志牌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通标志牌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标志是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的图形符号,用以管理交通、指示行车方向以保证道路畅通与行车安全的设施。一般由标志底板、标志面、立柱、紧固件、基础等几部分组成。一般的标志牌是涂覆的反光材料,用于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在夜间使用时,只能通过灯光照射进行显示。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901102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通标志牌及其安装结构,包括:深入地底的、用于安装交通标志牌的安装座;与交通标志牌的立柱及所述安装座同时装配的、用于将所述立柱及所述安装座进行装配的安装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组件周向的、用于将所述装配组件进行遮蔽的挡件;安装组件包括:底法兰盘、上法兰盘,其中底法兰盘由钢板制成,底法兰盘上开设有用于容置立柱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规格与立柱相匹配,上法兰盘由钢板制成,上法兰盘以及底法兰盘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安装座上,在立柱与上法兰盘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同时与立柱及上法兰盘、焊接。

安装交通标志牌的立柱时,首先在地面上明挖土坑进行安装座的浇注,将底法兰盘和地脚螺栓预埋在安装座上,再将立柱与上法兰盘连接,将加强筋焊接在立柱和上法兰盘上,将起吊设备上的吊带与立柱连接,将立柱和上法兰盘吊至安装座上方,使上法兰盘与底法兰盘以及地脚螺栓对齐,最后安装地脚螺栓的螺母将上法兰盘和立柱安装在安装座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吊装立柱时,将焊接好的立柱和上法兰盘吊至底法兰盘上方后,需要将上法兰盘上提前开设的供地脚螺栓穿过的开孔与地脚螺栓对正,才能完成立柱和上法兰盘的安装,但是地脚螺栓是在浇注安装座时一起放置的,部分露出安装座的地脚螺栓会发生弯折或倾斜,且在给上法兰盘上开孔时也会与地脚螺栓的实际位置存在误差,因此在将上法兰盘上的开孔与地脚螺栓对正时,需要在吊装过程中需要比对上法兰盘上的开孔和地脚螺栓的偏离程度,来修正地脚螺栓,调整过程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将立柱和上法兰盘起吊至地脚螺栓正上方进行比对后再吊离地脚螺栓正上方进行修正地脚螺栓,安装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通标志牌安装结构,其具有提高安装交通标志牌效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交通标志牌安装结构,包括深入地底的安装座和安装在安装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空心设置,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预埋板,所述预埋板上设有沿预埋板周向分布的地脚螺栓,所述立柱一端焊接有安装座上表面贴合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供地脚螺栓穿过的第一开孔,所述立柱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交通标志牌,所述安装板背离立柱的一侧设有与安装板一致的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上设有与第一开孔位置对应且一致的第二开孔,所述辅助板上设有轴向方向垂直于辅助板的导向杆,所述辅助板的中心设有供导向杆沿导向杆轴向方向滑移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与导向杆的外壁贴合,所述预埋板的中心设有与导向杆外壁贴合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板上的第二开孔的位置大小和安装板上第一开孔的位置大小均一致,在立柱上安装交通标志时吊装立柱之前,将辅助板放置在预埋板的上方,将辅助板的中心预埋板的中心对正,观察每个第二开孔是否和地脚螺栓对正并且能穿过对应的第二开孔,通过比对地脚螺栓与第二开孔的位置来判断地脚螺栓的偏离程度,并进行修正地脚螺栓,修正完成后,再起吊连接好的立柱和交通标志牌,使地脚螺栓对正安并穿过装板上的第一开孔安装螺母完成立柱与安装座的连接。相比在吊装立柱时通过吊装设别来不断移动连接好的立柱和标志牌,单独的辅助板有一个人就可以拿起来,方便比对,且在连接立柱和交通标志牌时进行,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吊装立柱时进行比对,立柱会不断晃动,需要多人扶稳立柱才能进行比对,而辅助板在使用时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比对,减小比对的次数,减小修正地脚螺栓使用的时间;在吊装时反复移动连接好的立柱和交通标志牌这个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使用辅助板进行调整可以减少移动立柱和交通标志牌的次数和时间,可以减小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将导向杆与第二通孔连接,导向杆保持与预埋板垂直,然后将辅助板上的第一通孔穿过导向杆,向地脚螺栓移动,使辅助板每次都尽可能以同样的位置和水平度去与地脚螺栓进行比对,减小每次比对之间的误差,就可以减小比对和修正地脚螺栓的次数,减小修正地脚螺栓使用的时间,提高安装交通标志牌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的截面为多边形,所述导向杆背离预埋板的一端呈锥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边形的导向杆可以减小导向杆在移动过程中减小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减小每次使用辅助板比对、修正地脚螺栓时调整辅助板位置的时间,从而提高修正地脚螺栓的效率,提高安装交通标志牌的效率;辅助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转动减小,使辅助板每次都尽可能以同样的位置和水平度去与地脚螺栓进行比对,减小每次比对之间的误差,就可以减小比对和修正地脚螺栓的次数,减小修正地脚螺栓使用的时间,提高安装交通标志牌的效率。导向杆锥形的一端方便第一通孔穿过导向杆,提高辅助板和导向杆连接的效率,提高安装交通标志牌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靠近预埋板的一端与预埋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与预埋板螺纹连接,可以在进行安装交通标志排的当天将导向杆与预埋件连接,避免提前安装导致的损坏或丢失的问题;减小了辅助板不能穿过导向杆的情况和辅助板穿过导向杆后第二开孔与地脚螺栓偏离较大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提高交通标志牌的安装效率。导向杆与预埋板螺纹连连相比导向杆与第二通孔贴合,可以方便导向杆进出导向杆,同时导向杆与预埋板可以连接的更加稳定,晃动减小,提高导向杆的稳定性,减小每次比对之间的误差,就可以减小比对和修正地脚螺栓的次数,减小修正地脚螺栓使用的时间,提高安装交通标志牌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立柱的内壁齐平,所述导向杆包括靠近预埋板一端与地脚螺栓长度对应的辅助导向段和高出地脚螺栓的安装导向段,所述立柱的内壁与安装导向段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完成地脚螺栓的修正后,使用吊装设备将连接好交通标志牌的立柱起吊至导向杆上方,使立柱内的空腔与导向杆的锥形端对准,调整立柱的角度,使安装板和预埋板对应的边侧相对后同时使立柱的内壁与导向杆的外壁对齐,再缓慢降低立柱,使立柱沿导向杆向预埋板移动,当安装导向段的外壁与立柱的内壁贴合后第一开孔即与修正后的地脚螺栓对正,随着立柱的不断降低,地脚螺栓即可穿过第一开孔,再安装地脚螺栓的螺母即可完成立柱的安装。安装过程中只需调整立柱的位置使立柱的内壁与导向杆的内壁贴合即可完成第一开孔与地脚螺栓的对正,在导安装向段的引导下安装板保持与预埋板平行与地脚螺栓垂直,地脚螺栓可以快速的穿过第一开孔,减小立柱在下降过程中的晃动,减小第一开孔与地脚螺栓对正需要的时间,提高安装标志牌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有与立柱内壁连接的吊杆,所述吊杆两侧设有供吊带穿过的间隙,所吊杆朝向安装板的一侧设有与立柱内壁连接且以吊杆的轴向方向为轴的弧形导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吊带穿过吊杆再与吊装设备连接,吊杆的设置方便吊带的固定,不用将吊带缠绕于立柱的外壁上进行吊装,减小吊装时的安全隐患;如果交通标志牌关于立柱成轴对称这种情况以吊杆为吊点可以更容易保持立柱竖直,减小人工对立柱的调整工作,使安装板上的第一开孔更容易对准地脚螺栓,提高立柱的安装效率。而弧形导向板的设置,在穿吊带时,吊带从吊杆的一侧间隙进入立柱可以顺着弧形导向板从另一侧的间隙伸出,减小连接吊带的时间,提高安装立柱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导向板的底点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弧形导向板的一端伸出立柱,所述排水管从弧形导向板的一端向伸出立柱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时排水管可以将弧形导向板上的雨水及时排出,防止雨水在弧形导向板和立柱的内壁之间积存,从而可以减小从弧形导向板和立柱内壁之间渗透至弧形导向板下方的雨水,减少雨水对立柱、安装板、预埋板的腐蚀,提高立柱、安装板、预埋板的连接,提高立柱的安装结构,提高交通标志牌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上设有至少两根连接交通标志牌的横杆,所述横杆的轴向方向垂直于立柱的轴向方向,所述横杆靠近立柱的一端和立柱朝向横杆的一侧均设有法兰,两个所述法兰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法兰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供螺栓穿过的第三开孔,任一所述法兰上朝向另一法兰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设置与相邻两个第三开孔的中心,另一所述法兰上设有与弧形凸起对应的弧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和立柱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方便在运输时分开运输,减小运输占用的空间,在需要安装交通标志牌时随横杆和立柱进行组。在连接时需要将两个法兰上的第三开孔对齐,然后才能将螺栓穿过;将横杆提升后,将横杆设有法兰的一端朝向立柱上的法兰,并且向立柱上的法兰移动,首先弧形凸起先与另一法兰的表面抵接,转动调整横杆,使弧形凸起进入弧形凹槽中。此时两个法兰上的第一通孔即可对准,提高两个法兰对正的效率,同时弧形凸块与弧形凹槽贴合后,两个法兰的不容易再发生偏离,方便螺栓穿过第三开孔,提高横杆和立柱连接的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的中部设有与吊带宽度对应的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的设置方便起吊横杆时与横杆连接,减少横杆从起吊设备上滑脱的情况,减小安装交通标志牌时的安全隐患。同时,当交通标志牌只是安装在立柱的一侧,那么在起吊连接好的立柱、横杆和交通标志牌时,起吊装置分别与横杆和立柱连接,通过调节两个吊点与起吊设备之间的长度可以使立柱尽量保持竖直,正常情况下,立柱会向横杆一侧偏,就需要提升横杆的高度来时立柱保持竖直方便第一开孔与地脚螺栓对正,而环槽的设置可以限制吊带的移动,减少连接提升横杆的过程中吊带移动至靠近立柱的一端,导致难以调节立柱的方向。因此环槽的设置通过限制吊带的位移,减小横杆和立柱连接的时间,减小立柱安装的时间,从而提高交通标志牌的安装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辅助板和导向杆的设置提高修正地脚螺栓的效率;

2.安装导向段和立柱的内壁贴合,减小第一开孔和地脚螺栓对正的时间,提高安装立柱的时间;

3.吊杆和环槽的设置方便调整立柱的方向,提高横杆与立柱的连接效率以及提高立柱与安装座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法兰和弧形凸起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法兰和弧形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竖向剖面示图。

附图标记:1、安装座;11、地脚螺栓;12、立柱;13、横杆;14、交通标志牌;2、预埋板;21、安装板;22、辅助板;23、第一开孔;24、第二开孔;3、导向杆;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第三通孔;34、辅助导向段;35、安装导向段;4、吊杆;41、弧形导向板;43、间隙;44、排水管;5、法兰;51、第三开孔;52、螺栓;53、弧形凸起;54、弧形凹槽;55、环槽;56、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交通标志牌安装结构,包括深入地底的安装座1和安装在安装座1上的立柱12,立柱12空心设置,安装座1上设有材质为钢铁的预埋板2,预埋板2上设有沿预埋板2周向分布的地脚螺栓11,立柱12一端焊接有安装座1上表面贴合且材质为钢铁的安装板21,安装板21上设有供地脚螺栓11穿过的第一开孔23,立柱12远离安装板21的一端设有交通标志牌14,立柱12上设有至少两根连接交通标志牌14材质为钢铁的横杆13,交通标志牌14通过包括与横杆13连接,本实施例中,设有两根横杆13,横杆13的轴向方向垂直于立柱12的轴向方向,横杆13靠近立柱12的一端和立柱12朝向横杆13的一侧均设有法兰5,两个法兰5通过螺栓52连接,两个法兰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供螺栓52穿过的第三开孔51。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横杆13和立柱12的连接,任一法兰5上朝向另一法兰5的一侧设有弧形凸起53,弧形凸起53设置与相邻两个第三开孔51的中心,另一法兰5上设有与弧形凸起53对应的弧形凹槽54。横杆13的中部设有与吊带宽度对应的环槽55。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修正地脚螺栓11,安装板21背离立柱12的一侧设有与安装板21一致的辅助板22,本实施例中,辅助板22为透明亚克力板,因为亚克力板透明易于观察,方便标记,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塑料或这钢铁材质。辅助板22上设有与第一开孔23位置对应且一致的第二开孔24,辅助板22上设有轴向方向垂直于辅助板22的导向杆3,本实施例中,导向杆3为钢铁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时塑料等其他硬质材料。辅助板22的中心设有供导向杆3沿导向杆3轴向方向滑移的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的内壁与导向杆3的外壁贴合,预埋板2的中心设有与导向杆3外壁贴合的第二通孔32。

如图4所示,进一步为了使辅助板22每次都尽可能以同样的位置和水平度去与地脚螺栓11进行比对,导向杆3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本实施例中,导向杆3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导向杆3背离预埋板2的一端呈锥形。锥形的端侧方便导向杆3穿过辅助板22。导向杆3靠近预埋板2的一端与预埋板2螺纹连接,导向杆3靠近预埋板2的一端为柱状且设有外螺纹,第二通孔32内壁上设有内螺纹。

如图4所示,进一步为了减小立柱12在下降过程中的晃动,减小第一开孔23与地脚螺栓11对正需要的时间,安装板21上设有第三通孔33,第三通孔33的内壁与立柱12的内壁齐平,导向杆3包括靠近预埋板2一端与地脚螺栓11长度对应的辅助导向段34和高出地脚螺栓11的安装导向段35,立柱12的内壁与安装导向段35贴合。

如图4所示,进一步为了方便吊带的连接,立柱12远离安装板21的一端设有与立柱12内壁连接的吊杆4,吊杆4两侧设有供吊带穿过的间隙43,所吊杆4朝向安装板21的一侧设有与立柱12内壁连接且以吊杆4的轴向方向为轴的弧形导向板41,弧形导向板41的弧面朝向吊杆4。弧形导向板41的底点上设有排水管44,排水管44远离弧形导向板41的一端伸出立柱12,排水管44从弧形导向板41的一端向伸出立柱12的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一部分人员进行将横杆13和立柱12连接起来,将立柱12的法兰5竖直向上,将吊带缠绕于环槽55中,使用起吊设备连接吊带将横杆13提升至立柱12的法兰5上方,将横杆13设有法兰5的一端朝向立柱12上的法兰5,并且向立柱12上的法兰5移动,首先弧形凸起53先与另一法兰5的表面抵接,转动调整横杆13,使弧形凸起53进入弧形凹槽54中,此时两个法兰5上的第一通孔31即可对准,将螺栓52穿过两个法兰5的第三开孔51使用螺母固定。在调整横杆13至水平状态,拆下吊带,通过抱箍56将交通标志牌14与横杆13连接。

将横杆13和立柱12连接的同时一部分人员将导向杆3一端与第二通孔32螺纹连接,调整导向杆3和辅助板22使辅助板22与预埋对应的边沿齐平后,将辅助板22套设于导向杆3上,控制辅助板22沿导向杆3向地脚螺栓11移动,观察每个第二开孔24是否和地脚螺栓11对正并且能穿过对应的第二开孔24,通过比对地脚螺栓11与第二开孔24的位置来判断地脚螺栓11的偏离程度,并进行修正地脚螺栓11,需要反复修正,直至地脚螺栓11可以全部穿过第二开孔24。

修正完成后,使用两根吊带,将两根吊带分别穿过吊杆4和环槽55,两根吊带分别与起吊设备的不同吊钩连接,调整两个吊钩上缆绳的长度,使立柱12尽量保持竖直,使立柱12内的空腔与导向杆3的锥形端对准,调整立柱12的角度,使安装板21和预埋板2对应的边侧相对后同时使立柱12的内壁与导向杆3的外壁对齐,再缓慢降低立柱12,使立柱12沿导向杆3向预埋板2移动,当安装导向段35的外壁与立柱12的内壁贴合后第一开孔23即与修正后的地脚螺栓11对正,随着立柱12的不断降低,地脚螺栓11即可穿过第一开孔23,再安装地脚螺栓11的螺母即可完成立柱12的安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