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黄土地区的天桥逆作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26027发布日期:2020-01-18 03:2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黄土地区的天桥逆作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黄土地区天桥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黄土地区的天桥逆作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村与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野外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天桥作为连接路两侧村与村的重要通道,在公路中较为常见,工法也比较成熟,传统深挖路堑天桥施工一般是:土方开挖→桩基础→墩柱→搭设支架→浇筑箱梁,此施工方法不仅工期时间长,支架搭设技术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

在天桥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原有道路的正常通行,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一般需先行修筑绕行便道或钢栈桥,保证道路正常通行;但对于黄土丘陵—黄土梁地貌,地势起伏不平,冲沟发育,沟谷深切地段,乡村道路多位于沟谷或半山腰位置,出行道路单一,多数村落仅一条主干道与外界连通,临时征地修筑便道,时间长,村民绕行常有怨言且机动车爬坡能力有限,部分车辆无法驶入;临时修筑钢栈桥,费用太高,山区里修建不经济且栈桥基础修筑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黄土地区的天桥逆作施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天桥施工搭设便桥和支架施工的时间长成本高,安全风险高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黄土地区的天桥逆作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为:

步骤一、道路保通:将靠近山体一侧路堑土方开挖至原道路路面高程位置,然后,对该侧进行加宽硬化,在原道路一侧形成一条并行的临时便道;

步骤二、桩基施工:在桥墩位置开挖桩孔,桩孔直径同桩基直径;然后将桩基钢筋笼骨架绑扎焊接成型,并逐节吊入孔内;最后向桩基孔内灌注桩基混凝土;灌注高度应大于桩顶标高50~70cm;

步骤三、墩柱施工:首先采用环切工艺进行桩头破除,破除面控制在地系梁底标高位置,并调整孔内钢筋,调整好之后安装墩柱钢筋,墩柱钢筋与桩基钢筋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安装钢模板,模板安装时预埋地系梁钢筋;模板拼装至中系梁位置时,进行中系梁钢筋预埋;钢模板拼装完成后进行墩柱混凝土浇筑;墩柱施工完成后,开挖基槽施工墩柱顶部系梁,顶部系梁施工方法与传统地系梁施工方法类似,首先浇筑混凝土垫层,再进行钢筋绑扎及模板、混凝土施工;

步骤四、现浇箱梁施工:首先开挖土方至梁底以下32cm,然后进行地模基层施工,采用150mm碎石砂垫层+150mmc25混凝土地模面层+18mm竹胶板隔离层形成地模;然后在地模上依次进行箱梁模板施工、箱梁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箱梁混凝土凝固后拆除箱梁模板;

步骤五、桥面系施工:在桥面浇筑防撞墙,进行桥面铺装、桥面清理作业;

步骤六、土方开挖:天桥满足通车条件后,开始土方开挖,土方采用分层横向中间向两边先开挖;期间开挖到系梁位置,调直系梁预埋钢筋,预埋墩柱钢筋与系梁连接钢筋焊接牢固和墩侧系梁进行凿毛,安装系梁模板,绑扎钢筋,浇筑系梁混凝土,中系梁浇筑完成强度达到要求后,继续分层开挖土方至设计基底,完成施工。

本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天桥走向平面图。

图2为天桥侧视图。

图3为桩基和墩柱位置的天桥截面图。

图4为地模的截面图。

图5为地模的侧视图。

图6为土方分层开挖示意图。

1、桩基,2、墩柱,3、顶部系梁,4、中系梁,5、地系梁,6、箱梁,7、地模,8、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施工步骤为:

步骤一、道路保通:将靠近山体一侧路堑土方开挖至原道路路面高程位置,然后,对该侧进行加宽硬化,在原道路一侧形成一条并行的临时便道;便道形成后,采用标准化栏杆将施工区与便道进行隔离,并设置警示标志;

步骤二、桩基施工:在桥墩位置开挖桩孔,桩孔直径同桩基直径;然后在桩孔附近将桩基钢筋笼骨架绑扎焊接成型,并逐节吊入孔内,节间主筋连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检查定位情况确保钢筋笼位置准确;最后向桩基孔内灌注桩基混凝土,并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密实;灌注高度应大于桩顶标高50~70cm,浇筑完后及时土工布覆盖并洒水;

步骤三、墩柱施工:首先采用环切工艺进行桩头破除,破除面控制在地系梁底标高位置,并调整孔内钢筋,调整好之后安装墩柱钢筋,墩柱钢筋与桩基钢筋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安装钢模板,模板安装时预埋地系梁钢筋,模板地系梁端口位置采用竹胶板封堵,在竹胶板与预埋钢筋穿出位置打孔,并采用泡沫胶对孔洞间隙封堵;模板拼装至中系梁位置时,采用同样方法进行钢筋预埋;钢模板拼装完成后校核模板垂直度及平面位置,然后进行墩柱混凝土浇筑;墩柱施工完成后,开挖基槽施工墩柱顶部系梁,顶部系梁施工方法与传统地系梁施工方法类似,首先浇筑混凝土垫层,再进行钢筋绑扎及模板、混凝土施工;

步骤四、现浇箱梁施工:为便于梁板底模高程调整,首先开挖土方至梁底以下32cm,然后进行地模基层施工,采用150mm碎石砂垫层+150mmc25混凝土地模面层+18mm竹胶板隔离层形成地模;然后在地模上依次进行箱梁模板施工、箱梁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箱梁混凝土凝固后拆除箱梁模板;

步骤五、桥面系施工:在桥面浇筑防撞墙,进行桥面铺装、桥面清理作业;

步骤六、土方开挖:天桥满足通车条件后,开始土方开挖,土方采用分层横向中间向两边先开挖;期间开挖到系梁位置,调直系梁预埋钢筋,预埋墩柱钢筋与系梁连接钢筋焊接牢固和墩侧系梁进行凿毛,安装系梁模板,绑扎钢筋,浇筑系梁混凝土,中系梁浇筑完成强度达到要求后,继续分层开挖土方至设计基底,完成施工。

如图6所示,首先开挖(1)部分,为土方运输开出第一级施工平台,再开挖(2)、(3)部分;开挖(4)部分,为土方运输开出第二级施工平台,在开挖(5)、(6)部分,以此类推;先开挖中间部分,在开挖两边部分,直至开挖至路床;开挖(2)、(5)、(8)、(11)、(14)、(17)、部分时,预留距离设计开挖坡面50cm,即(3)、(6)、(9)、(12)、(15)、(18)部分,目的是有效控制边坡平整度,为确保边坡及路床平整度,(3)、(6)、(9)、(12)、(15)、(18)、(19)、(20)部分需要进行刷坡。

在步骤二中,挖孔过程中采用间隔式开挖(采取隔一打一施工),每次开挖深度根据不同的地质进行调整,最大不大于1m,并在孔内浇筑强度等级为c30砼的护壁砼,护壁厚度根据开挖深度的不同及时进行调整,当开挖深度超过10m时,护壁内适当加入φ8、φ12钢筋网。

在步骤二中,孔内应设置通风、排水、照明及通信装置;孔深超过10m时应向井下送风,每次施工之前,先进行通风,通风时间为10min,采用电动空压机压缩空气进行送风,挖孔时,采用四合一气体检测仪经常检查孔内有害气体浓度;孔内排水以抽为主,当在开挖过程中有少量水时,直接用瓢装到吊桶内运至场外即可。当孔内水量一般或暂停施工时间较长造成孔内积水较多时,采用潜水泵直接抽出即可;为保证安全生产,上下联络通过设置上下两部对讲电话或电铃进行。

在步骤二中,应进行桩基孔口防护,孔口四周1m范围内地面采用厚度10cm的c25混凝土硬化,孔口四周设置围栏(刷红白漆)及醒目的夜间能反光的安全警示标志,围栏预留合理作业口。

在步骤四中,在地模外侧50cm铺设防水土工布,砖砌30x40cm排水沟,在箱梁最低点0#桥台附近设置50x50cm集水坑,利用水泵将水抽出地模,排到路基排水沟中。

在步骤四中,箱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先浇筑底板、腹板,第二次浇筑顶板,采用汽车泵连续浇注,张拉、压浆完成后施工桥面附属。

在步骤五中,防撞墙采用定制钢模板,每次半幅浇筑,桥面铺装采用振动梁一次成型浇筑完成。

本发明具有显著的优点:

(1)相比传统天桥关键技术,本技术通过调整施工工序(先施工天桥后开挖土方),优化施工工艺加快了整体施工进度。

(2)箱梁地模法采取浇筑c25垫层砼做上部结构地模;墩柱系梁通过预留后浇带,待土方开挖至系梁底位置时,然后浇筑系梁等工艺,减少支架搭设工作量,工人操作容易,技术难度低,降低了工程造价和安全风险,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更好的借鉴和指导。

(3)施工效率高、安全性强:(碗扣、盘扣)满堂支架法或钢管柱加贝雷片支架法,在支架搭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搭设完成后支架还需经过验收及预压,周期最快需要45天,而采用地模就地进行现浇箱梁施工只需15天完成场地平整及垫层砼浇筑,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施工效率提高了3倍;箱梁支架地模法和墩柱系梁后浇带法施工,使得工人操作高度小于2m,属于低空作业,有效避免了传统高支模施工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危大工程风险源控制,提高了施工现浇箱梁的安全性。

(4)道路保通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现场地形险要、落差较大、边坡陡立,在施工过程中确保交通不间断,保证原有道路人员、车辆通行安全的前提下,仅通过对天桥所在段的原有道路靠近山体一侧改移3m进行拓宽4.5m的保通便道,对边坡挖除少量土方,进行刷坡修整,达到道路保通的目的。不仅减少了便道修筑长度,节约了建设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对周围村庄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确保原道路的正常通行;箱梁支架地模法和墩柱系梁后浇带法施工等工艺,只需投入箱梁竹胶板、系梁钢模板和加固等周转材料,降低了工程成本,实现了企业的降本增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