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2289发布日期:2019-11-19 21:27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盖梁预应力张拉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桥梁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预应力钢绞线的高强度抗拉性能,能有效提高结构的刚度,防止或延缓结构开裂,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使桥梁整体更加稳定。

预应力张拉控制是确保混凝土结构达到既定使用功能的重要环节,若由于预应力安装和张拉过程中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预应力损失过大,使实际应力值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特别是在城市桥梁建设过程中,受施工作业场地限制,传统的脚手架搭设方式不仅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而且影响场内交通,增加危险因素。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预应力张拉装置,其整体性好,适应性强,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安全性优越,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其整体性好,适应性强,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安全性优越,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其特点是,包括底部框架、工作台、前支撑架、后支撑架、左底板、右底板、左u形防护体和右u形防护体,所述底部框架中空,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分别水平铺设在所述底部框架的左端和右端上,所述左u形防护体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左端和所述右端上,所述左u形防护体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相对设置,所述左u形防护体的下端环绕所述左底板,所述右u形防护体的下端环绕所述右底板,所述工作台位于所述左u形防护体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之间,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前支撑架和所述后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工作台下方、所述左u形防护体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之间、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之间以及所述框架的中部为盖梁容纳空间。

较佳地,所述底部框架为矩形框架。

较佳地,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均为双层防护板。

较佳地,所述左u形防护体包括左u形架体和左u形防护板,所述左u形架体设置在所述左端上,所述左u形防护板设置在所述左u形架体上,所述右u形防护体包括右u形架体和右u形防护板,所述右u形架体设置在所述右端上,所述右u形防护板设置在所述右u形架体上,所述左u形防护板和所述右u形防护板相对设置,所述左u形架体和所述右u形架体相对设置,所述左u形架体的下端环绕所述左底板,所述右u形架体的下端环绕所述右底板。

更佳地,所述左u形架体和所述右u形架体均为管架。

更佳地,所述左u形防护板和所述右u形防护板均为木防护板。

更佳地,所述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还包括左绑扎丝和右绑扎丝,所述左u形防护板通过所述左绑扎丝绑扎在所述左u形架体上,所述右u形防护板通过所述右绑扎丝绑扎在所述右u形架体上。

更佳地,所述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还包括左u形加强板和右u形加强板,所述左u形加强板位于所述左u形防护板的内表面,所述右u形加强板位于所述右u形防护板的内表面,所述左u形加强板和所述右u形加强板相对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左u形加强板和所述右u形加强板均为铝板。

较佳地,所述前支撑架和所述后支撑架均为m形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的底部框架中空,左右底板分别水平铺设在底部框架的左右端上,左右u形防护体分别设置在左右端上,左右u形防护体相对设置,左u形防护体的下端环绕左底板,右u形防护体的下端环绕右底板,工作台位于左右u形防护体之间,工作台的前后侧分别通过前后支撑架设置在底部框架的前后侧,工作台下方、左右u形防护体之间、左右底板之间以及框架的中部为盖梁容纳空间,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套设在盖梁上,工作台架设在盖梁上,左右底板位于盖梁的左右侧,张拉千斤顶放置在工作台上,工作人员站在左右底板上进行作业,因此,其整体性好,适应性强,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安全性优越,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的底部框架中空,左右底板分别水平铺设在底部框架的左右端上,左右u形防护体分别设置在左右端上,左右u形防护体相对设置,左u形防护体的下端环绕左底板,右u形防护体的下端环绕右底板,工作台位于左右u形防护体之间,工作台的前后侧分别通过前后支撑架设置在底部框架的前后侧,工作台下方、左右u形防护体之间、左右底板之间以及框架的中部为盖梁容纳空间,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装置和它们的组合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安装在盖梁上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安装在盖梁上的俯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底部框架;2工作台;3前支撑架;4后支撑架;5左底板;6右底板;7左u形防护体;8右u形防护体;9左端;10右端;11盖梁容纳空间;12左u形架体;13左u形防护板;14右u形架体;15右u形防护板;16左u形加强板;17右u形加强板;18盖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包括底部框架1、工作台2、前支撑架3、后支撑架4、左底板5(见图3)、右底板6、左u形防护体7和右u形防护体8,所述底部框架1中空,所述左底板5和所述右底板6分别水平铺设在所述底部框架1的左端9和右端10上,所述左u形防护体7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8分别设置在所述左端9和所述右端10上,所述左u形防护体7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8相对设置,所述左u形防护体7的下端环绕所述左底板5,所述右u形防护体8的下端环绕所述右底板6,所述工作台2位于所述左u形防护体7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8之间,所述工作台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通过所述前支撑架3和所述后支撑架4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1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工作台2下方、所述左u形防护体7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8之间、所述左底板5和所述右底板6之间以及所述框架的中部为盖梁容纳空间11。

所述左u形防护体7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8,三面防护,以提供作业人员安全操作的防护空间;所述左底板5和所述右底板6用于承受预应力张拉施工荷载。

所述底部框架1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框架1为矩形框架。

所述底部框架1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框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框架1是钢框架。具体可以采用工字钢和槽钢通过焊接及螺栓连接形成。

所述左底板5和所述右底板6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底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底板5和所述右底板6均为双层防护板。

所述左u形防护体7和所述右u形防护体8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构成,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u形防护体7包括左u形架体12和左u形防护板13,所述左u形架体12设置在所述左端9上,所述左u形防护板13设置在所述左u形架体12上,所述右u形防护体8包括右u形架体14和右u形防护板15,所述右u形架体14设置在所述右端10上,所述右u形防护板15设置在所述右u形架体14上,所述左u形防护板13和所述右u形防护板15相对设置,所述左u形架体12和所述右u形架体14相对设置,所述左u形架体12的下端环绕所述左底板5,所述右u形架体14的下端环绕所述右底板6。

所述左u形架体12和所述右u形架体14可以是任何合适部件形成的架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u形架体12和所述右u形架体14均为管架。即管件形成的架体,例如钢管架。

所述左u形防护板13和所述右u形防护板15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防护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u形防护板13和所述右u形防护板15均为木防护板。

所述左u形防护板13设置在所述左u形架体12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所述右u形防护板15设置在所述右u形架体14上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还包括左绑扎丝(图中未示出)和右绑扎丝(图中未示出),所述左u形防护板13通过所述左绑扎丝绑扎在所述左u形架体12上,所述右u形防护板15通过所述右绑扎丝绑扎在所述右u形架体14上。

所述左绑扎丝和所述右绑扎丝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绑扎丝,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绑扎丝和所述右绑扎丝是铁丝。

为了增强所述左u形防护板13和所述右u形防护板15的防护能力,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还包括左u形加强板16和右u形加强板17,所述左u形加强板16位于所述左u形防护板13的内表面,所述右u形加强板17位于所述右u形防护板15的内表面,所述左u形加强板16和所述右u形加强板17相对设置。所述左u形加强板16和所述右u形加强板17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夹片弹出伤人。

所述左u形加强板16和所述右u形加强板17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加强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u形加强板16和所述右u形加强板17均为铝板。

所述前支撑架3和所述后支撑架4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请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撑架3和所述后支撑架4均为m形支撑架。

所述前支撑架3和所述后支撑架4可以是任何合适材质的支撑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撑架3和所述后支撑架4均为钢支撑架。

使用时,请参见图2和图3所示,将本实用新型套设在盖梁18上,盖梁18位于盖梁容纳空间11中,具体地,盖梁18穿设底部框架1的中部而位于工作台2下方、左u形防护体7和右u形防护体8之间以及左底板5和右底板6之间,工作台2架设在盖梁18上,左底板5和右底板6位于盖梁18的左右侧,作业人员通过工具式笼梯进入挂篮内,然后将张拉千斤顶放置在工作台2上,作业人员站在左底板5和右底板6上进行作业,四面有左u形防护体7和盖梁18以及右u形防护体8和盖梁18遮挡防护,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操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安全性高,适应性强,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可有效解决操作平台搭设繁琐、架体结构整体性差、张拉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盖梁预应力张拉挂篮整体性好,适应性强,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安全性优越,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的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予以展示和说明,在不背离所述原理下,实施方式可作任意修改。所以,本实用新型包括了基于权利要求精神及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形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