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镐窝回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4134发布日期:2020-03-27 13:05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镐窝回填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养护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镐窝回填车。



背景技术:

捣固车在作业过程中,捣镐完成下插-夹持-提升等一系列动作后,在轨枕之间的道床石砟内形成了镐窝。回填每个镐窝所需石砟量较少,不宜使用目前已有的配砟车等具备道砟回填功能的大型机械,目前该镐窝的回填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每次捣固作业后,形成的镐窝数量巨大,完成该项工作的人工工作量巨大,消耗了大量人力成本。

例如公布号为cn10905643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枕间道砟养护作业装置,包括大车车架,大车车架下方装有道砟夯实小车,大车车架上装有镐窝回填装置。可集成于大型养路机械并配置相应的智能化检测控制系统同时进行捣固镐窝的自动回填和枕间道砟的自动夯实作业,能实现定点定量下砟作业和定点夯实作业,替代人工作业,不仅大幅节约人力成本,且能大幅提高养护作业效率。但是该作业装置中缺少补砟装置。

又例如公布号为cn10897836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镐窝回填、道砟夯实的作业小车,包括小车车架,小车车架下方装有轮对,小车车架上装有夯实作业单元和填砟作业单元。该发明可集成于大型养路机械并配置相应的智能化检测控制系统同时进行捣固镐窝的自动回填和枕间道砟的自动夯实作业,能够实现定点定量下砟作业和定点夯实作业,从而替代现有人工进行镐窝回填、道砟夯实养护作业,不仅大幅节约人力成本,且能大幅提高养护作业效率。但该发明中的作业小车则通过追车油缸推动前行并与大车连接,其结构复杂,并缺少补砟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镐窝回填车,实现可以自动对捣固形成的镐窝进行定点、定量回填,省去了人工回填镐窝所需人力和工时,节约了人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镐窝回填车,包括车体和镐窝回填装置,所述车体上装有补砟装置,补砟装置向镐窝回填装置内补充石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能够自动对捣固作业形成的镐窝进行定点、定量回填,恢复捣固作业后的道床形状,省去了人工回填镐窝所需人力和工时,节约了人工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采用两种取砟模式,即坡底取砟模式和边坡取砟模式。当石砟堆积于坡底时采用坡底取砟模式,通过吊臂将砟斗运动到坡底位置,抓取石砟,运送到砟斗内。当坡底没有石砟时,采用边坡取砟模式,通过侧犁拢起边坡石砟,将抓斗运动到边坡位置抓取石砟,运送到砟斗内。抓取石砟时抓斗底部沿着边坡角度,不破坏边坡形状;如不慎破坏了边坡形状,可采用侧犁进行边坡整形,恢复边坡形状。

镐窝回填车的作业模式包括:仅回填模式;回填加清扫模式;回填、清扫加夯实模式。根据不同作业模式形成不同整机布局。回填作业通过镐窝回填装置实现,清扫作业通过清扫装置实现,夯实作业通过道砟夯实装置实现。当采取回填、清扫加夯实模式时,优选沿作业方向,依次布置镐窝回填装置、清扫装置、道砟夯实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补砟装置包括吊臂和抓斗,抓斗与吊臂可拆卸地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补砟装置不工作时,抓斗位于车体上的材料斗内;补砟装置工作时,抓斗安装在吊臂的端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抓斗采取扇形贝壳形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该镐窝回填车还包括侧犁、清扫装置、道砟夯实装置、走行系统、动力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和电气系统。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车体包括车架、司机室和材料斗。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补砟装置通过吊臂和抓斗姿态变化,实现坡底取砟模式和边坡取砟模式。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该镐窝回填车采取三种模式结构,分别是:回填模式结构,不安装清扫装置和道砟夯实装置;回填加清扫模式结构,不安装道砟夯实装置;回填、清扫加夯实模式结构,沿作业方向,依次布置镐窝回填装置、清扫装置、道砟夯实装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镐窝回填装置包括砟斗、下砟装置、分砟装置和填砟作业动力机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砟斗的下方设置多套下砟装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砟装置的套数大于或等于。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分砟装置位于下砟装置的下方。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砟装置由填砟作业动力机构驱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道砟夯实装置包括升降组件和夯实组件。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升降组件与夯实组件之间通过减震器连接,对枕间道砟进行夯实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镐窝回填车,设置补砟装置、镐窝回填装置,可以自动对捣固作业形成的镐窝进行定点、定量回填,恢复捣固作业后的道床形状,省去了人工回填镐窝所需人力和工时,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补砟装置及作业模式具备操作简单、灵活,环境适用性强,结构简单可靠,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回填模式的整机布局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回填加清扫模式的整机布局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回填、清扫加夯实模式的整机布局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抓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图4中抓斗的工作状态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坡底取砟的状态图;

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图6中抓斗送砟状态图;

图8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边坡取砟的状态图;

图9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边坡取砟后送砟状态图;

图10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图1中镐窝回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图1中道砟夯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

车体1,车架11,司机室12,材料斗13,走行系统2,补砟装置3,吊臂31,抓斗32,侧犁4,镐窝回填装5,砟斗51,下砟装置52,分砟装置53,填砟作业动力机构54,清扫装置6,道砟夯实装7,升降组件71,夯实组件72,减震器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镐窝回填车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根据不同作业模式形成不同整机布局,分为三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镐窝回填车采取回填模式结构

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镐窝回填车包括车体1和镐窝回填装置5,所述车体1上装有补砟装置3,补砟装置3向镐窝回填装置5内补充石砟。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能够自动对捣固作业形成的镐窝进行定点、定量回填,恢复捣固作业后的道床形状,省去了人工回填镐窝所需人力和工时,节约了人工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采用两种取砟模式,即坡底取砟模式和边坡取砟模式。当石砟堆积于坡底时采用坡底取砟模式,通过吊臂将砟斗运动到坡底位置,抓取石砟,运送到砟斗内。当坡底没有石砟时,采用边坡取砟模式,通过侧犁拢起边坡石砟,将抓斗运动到边坡位置抓取石砟,运送到砟斗内。抓取石砟时抓斗底部沿着边坡角度,不破坏边坡形状;如不慎破坏了边坡形状,可采用侧犁进行边坡整形,恢复边坡形状。

参阅图1所示,镐窝回填车的作业模式包括:仅回填模式;回填加清扫模式;回填、清扫加夯实模式。根据不同作业模式形成不同整机布局。回填作业通过镐窝回填装置实现,清扫作业通过清扫装置实现,夯实作业通过道砟夯实装置实现。当采取回填、清扫加夯实模式时,优选沿作业方向,依次布置镐窝回填装置、清扫装置、道砟夯实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镐窝回填车采取回填模式结构,不安装清扫装置6和道砟夯实装置7。回填作业通过镐窝回填装置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该镐窝回填车还包括侧犁4、走行系统、动力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和电气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包括车架11、司机室12和材料斗13。

接下来参阅图4、图5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抓斗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砟装置3包括吊臂31和抓斗32,抓斗32与吊臂31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砟装置3不工作时,抓斗32位于车体1上的材料斗13内;补砟装置3工作时,抓斗32安装在吊臂31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补砟装置3通过吊臂和抓斗姿态变化,实现坡底取砟模式和边坡取砟模式。

补砟装置3不工作时,抓斗32位于车体1上的材料斗13内;补砟装置3工作时,抓斗32固定在吊臂31的端部,随着吊臂31的姿态变化,抓斗32可到达不同位置进行取砟。抓斗32在吊臂31的端部可大范围多角度旋转,实现不同抓取姿势。

结合道砟来源,本实用新型提出两种取砟模式,即坡底取砟模式和边坡取砟模式。当石砟堆积于坡底时采用坡底取砟模式(如图6、图7所示),通过吊臂31将砟斗32运动到坡底位置,抓取石砟,运送到砟斗51内;当坡底没有石砟时,采用边坡取砟模式(如图8、图9所示),通过侧犁4拢起边坡石砟,将抓斗32运动到边坡位置抓取石砟,运送到砟斗51内。抓取石砟时,抓斗32底部沿着边坡角度,不破坏边坡形状。如不慎破坏了边坡形状,可采用侧犁4进行边坡整形,恢复边坡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斗32采取扇形贝壳形状,通过开合实现石砟抓取和释放。抓斗32在吊臂31端部可大范围多角度旋转,实现不同抓取姿势。(如图5所示)

如图10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图1中镐窝回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镐窝回填装置5包括砟斗51、下砟装置52、分砟装置53和填砟作业动力机构5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砟斗51的下方设置多套下砟装置5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砟装置52的套数大于或等于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砟装置53位于下砟装置52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砟装置52由填砟作业动力机构54驱动。

最后参阅图11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镐窝回填车的图1中道砟夯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道砟夯实装置7包括升降组件71和夯实组件7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71与夯实组件72之间通过减震器73连接,对枕间道砟进行夯实作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镐窝回填车,设置补砟装置、镐窝回填装置,可以自动对捣固作业形成的镐窝进行定点、定量回填,恢复捣固作业后的道床形状,省去了人工回填镐窝所需人力和工时,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补砟装置及作业模式具备操作简单、灵活,环境适用性强,结构简单可靠,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实施例二:镐窝回填车采取回填加清扫模式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该镐窝回填车采取回填加清扫模式结构,不安装道砟夯实装置7。清扫作业通过清扫装置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该镐窝回填车还包括侧犁4、清扫装置6、走行系统、动力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和电气系统。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实施例三:镐窝回填车采取回填、清扫加夯实模式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该镐窝回填车采取回填、清扫加夯实模式结构,沿作业方向,依次布置镐窝回填装置5、清扫装置6、道砟夯实装置7。夯实作业通过道砟夯实装置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沿作业方向,依次布置镐窝回填装置、清扫装置、道砟夯实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该镐窝回填车还包括侧犁4、清扫装置6、道砟夯实装置7、走行系统、动力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和电气系统;清扫装置6可以清扫枕面石砟。

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加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镐窝回填车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是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