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护坡截水沟与泄水孔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5224发布日期:2020-02-21 20:31阅读:1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护坡截水沟与泄水孔的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挡土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护坡截水沟与泄水孔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量的房屋建筑中,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建筑结构功能及构造的需要,地下室的设置几乎遍布于各大中小区建筑和临街高层建筑中。但由于目前在地下室挡土墙的设计中存在着侧压力计算不准确、构造措施不完善的问题,容易产生挡土墙开裂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道路护坡截水沟与泄水孔的排水结构,该一种道路护坡截水沟与泄水孔的排水结构将雨水从截水沟中截断,减少雨水渗入挡土墙外围的地下中,并且地下旁设置有排水盲沟,能有效的挡土墙外的雨水排走,减小挡土墙所受的压力,防止挡土墙出现开裂造成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护坡截水沟与泄水孔的排水结构:包括有地表面、地下室挡土墙、泄水孔、截水沟、破土层、排水盲沟、垫层;所述地表面为围绕在地下室周边的土壤结构,该地表面中设置有斜边的地下室基坑;所述垫层为地下室垫板结构,该垫层设置在地下室基坑底部的表面上;所述地下室挡土墙为修筑在地下室外围的垫层表面上修筑成的护土墙结构;所述排水盲沟为矩形盲沟结构,该排水盲沟贴合设置在地下室挡土墙外侧面上的垫层表面上;所述泄水孔为贯穿地下室挡土墙、排水盲沟的pvc排水管,该泄水孔设置在排水盲沟内部的顶端位置,将排水盲沟过多的雨水排走,减少地下室挡土墙所受的压力;所述破土层是将土壤回填在地下室挡土墙外部的地下室基坑中,将该回填的土壤的表面整平为斜面,并夯实后铺设一层混凝土表面;所述截水沟为地下室基坑侧壁顶端的地表面上围绕着地下室基坑修筑成的矩形排水沟,并与道路排水渠连通,将地表面流入截水沟的雨水排走,减少雨水下渗地下,减少地下水的含量。

作为优选,所述截水沟修筑在距离地下室挡土墙1500mm-2000mm外的地表面下。

作为优选,所述泄水孔采用孔径为80mm-100mm的pvc排水管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道路护坡截水沟与泄水孔的排水结构将雨水从截水沟中截断,减少雨水渗入挡土墙外围的地下中,并且地下旁设置有排水盲沟,能有效的挡土墙外的雨水排走,减小挡土墙所受的压力,防止挡土墙出现开裂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为地表面,2为地下室挡土墙,3为泄水孔,4为截水沟,5为破土层,6为排水盲沟,7为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护坡截水沟与泄水孔的排水结构:包括有地表面1、地下室挡土墙2、泄水孔3、截水沟4、破土层5、排水盲沟6、垫层7;所述地表面1为围绕在地下室周边的土壤结构,该地表面1中设置有斜边的地下室基坑;所述垫层7为地下室垫板结构,该垫层7设置在地下室基坑底部的表面上;所述地下室挡土墙2为修筑在地下室外围的垫层7表面上修筑成的护土墙结构;所述排水盲沟6为矩形盲沟结构,该排水盲沟6贴合设置在地下室挡土墙2外侧面上的垫层7表面上;所述泄水孔3为贯穿地下室挡土墙2、排水盲沟6的pvc排水管,该泄水孔3设置在排水盲沟6内部的顶端位置,将排水盲沟6过多的雨水排走,减少地下室挡土墙2所受的压力;所述破土层5是将土壤回填在地下室挡土墙2外部的地下室基坑中,将该回填的土壤的表面整平为斜面,并夯实后铺设一层混凝土表面;所述截水沟4为地下室基坑侧壁顶端的地表面1上围绕着地下室基坑修筑成的矩形排水沟,并与道路排水渠连通,将地表面1流入截水沟4的雨水排走,减少雨水下渗地下,减少地下水的含量。

具体实施时,所述截水沟4修筑在距离地下室挡土墙21500mm-2000mm外的地表面1下。

具体实施时,所述泄水孔3采用孔径为80mm-100mm的pvc排水管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